祐子内亲王家纪伊(日语:祐子内親王家紀伊/ゆうしないしんのうけ の きい */?,1035年-1113年11月之后),是日本平安时代后期女房(日语:女房)和歌人,女房三十六歌仙和《百人一首》歌人之一,有31首作品收录于敕撰和歌集。按《尊卑分脉》记载,她是从五位上民部大辅(日语:民部省)春宫亮平经方之女,兄弟有从四位上出羽守平知信,不过同时也记载她是从四位下刑部权大辅源忠重(日语:源忠重)之女,兄弟有从五位下左卫门大尉(日语:衛門府)源定重和右卫门大尉源定宗,《敕撰作者部类》则记载她是散位(日语:散位)平经重之女,也有说法认为她可能是藤原师长之女堀河院御乳母典侍纪伊三位师子,萩谷朴(日语:萩谷朴)认为源忠重之女实际上是祐子内亲王家骏河(日语:祐子内親王家駿河),另外按《水左记(日语:水左記)》康平8年正月7日(1065年2月14日)条记载,平经方当时获任命为杂色,因此也难以想像年少的他与纪伊为父女关系,加上同时期的女房尚有前斋院纪伊、纪伊内侍和纪伊三位等人,导致难以对其出身下定论,其母按二十卷本(日语:類聚歌合)内于宽治8年8月19日(1094年10月1日)举行的高阳院歌合记载则是小弁(日语:小弁)。另外,《和歌色叶(日语:上覚)》记载她是素意(日语:素意)之妹,《袋草纸(日语:袋草紙)》则指她为素意之妻。生卒日期方面,《女人和歌大系》虽然记载她生于长元8年(1035年)前后,大概死于长治2年(1105年),但是按《夫木和歌抄(日语:夫木和歌抄)》记载,她参加了在永久元年(1113年)11月举行的少纳言定通歌合,因此她至少在这时候尚在人世。
纪伊总共有31首和歌收录于《敕撰和歌集》,歌风方面擅于在概念和演绎上随机应变,作品也带有技巧,《今镜》形容她是时令的歌人,源经信也认为她熟知和歌。她与其母一同出仕于后朱雀天皇之女祐子内亲王(日语:祐子内親王 (後朱雀天皇皇女)),直至其在长治2年11月7日(1105年12月15日)死去为止。歌合方面,她先后参加了在天喜4年4月30日(1056年6月15日)举行的皇后宫宽子春秋歌合、康平4年3月19日(1061年4月11日)举行的祐子内亲王名所歌合、承历2年4月30日(1078年6月12日)举行的内里后番歌合、宽治8年8月19日(1094年10月1日)举行的高阳院歌合、康和4年闰5月2日和7日(1102年6月19日和24日)举行的堀河院艳书合、长治元年5月26日(1104年6月20日)举行的左近权中将俊忠朝臣家歌合以及永久元年(1113年)11月举行的少纳言定通歌合。
《百人一首》入选作是:
这首和歌收录于《金叶和歌集》二度本卷第八“恋部下”,《新编国歌大观》编号是469,词书是“返歌”(返し)。此歌出自堀河院艳书合,为回应藤原俊忠(日语:藤原俊忠)的作品“相思人不知,浩荡海风浪。愿借荒矶浪,心扉为君开。”(人しれぬ おもひありその うらかぜに なみのよるこそ いはまほしけれ,《金叶和歌集》二度本收录歌歌,《新编国歌大观》编号468)的和歌,藤原定家同时将此歌采录至《定家八代抄》、自笔本《近代秀歌(日语:近代秀歌)》和《八代集秀逸》,而俊忠本身则是定家的祖父,与定家有血缘关系的人的相关《百人一首》入选作尚有周防内侍以及源俊赖的和歌。此歌以高师滨(现大阪府堺市西区滨寺(日语:浜寺町)至高石市一带的海岸)来接俊忠的荒矶之浦(ありそのうら,现富山县高冈市伏木(日语:伏木町)至冰见市的富山湾),同时以挂词(日语:掛詞)“高し”(远近驰名)和“かけ”来接其的“あり”(有)和“よる”(涌上来),同时缘语(日语:縁語)则以“浜”(海岸)、“波”(海浪)和“濡れ”(沾湿)来接“浦”(海岸)、“浪”(海浪)和“寄る”(涌上来),吉海直人(日语:吉海直人)形容此歌的对比技巧非常精彩。内容上此歌语带讥讽,委婉的同时却又强硬地拒绝了男性的心意,实际上纪伊当时已年约70岁,与当时年仅29岁的俊忠有着婆孙般的年龄差距,因此这两首作品其实不过就是艳书合中的题咏,而非真的在描述两人之间的恋情。
首句“音にきく”的意思是声名远播,其中“音”是名声、传闻的意思,也可以解释成是海浪声,变相是第三句“波”(海浪)的缘语。第二句“たかしの浜の”(高师滨)为歌枕(日语:歌枕),“たかし”与“高し”(远近驰名)形成挂词关系,同时承接了第一句。第三句“あだ波は”的意思是无风起浪,也用于比喻出轨,承袭自《后撰和歌集》的收录作(《新编国歌大观》编号1159)。第四句“かけじや袖の”中的“かけ”同时有恋慕(思いをかける)和被海浪沾湿(波をかける)的意思,“じ”是表示否定的助动词(日语:助動詞 (国文法)),“や”则是表示感动的间投助词或终助词,在此形成句切(日语:句切れ),“かけじや”本身则是首次出现于敕撰集内。末句“ぬれもこそすれ”意思是不能弄湿,其中“ぬれ”是下二段动词“濡る”的连用形(日语:連用形),同时有被海浪或泪水沾湿衣袖的意思,“も”和“こそ”均是表示强调的系助词,通过重复使用来反映对未来的担忧,“すれ”是サ变动词“す”的已然形(日语:已然形),与“こそ”形成系结。
纪伊的家集(日语:家集)是《一宫纪伊集》,又称《祐子内亲王家纪伊集》,总共收录了78首和歌,内容方面最初是高阳院歌合以及祐子内亲王名所歌合的作品,紧接的是堀河院艳书合的和歌以及与恋爱有关赠答歌,后半部分是堀河百首中的29首以及两组赠答歌,推测由她自己在堀河百首成作的康和4年(1102年)之后的数年内写成。家集现存的版本均出自于同一系统,镰仓时代的手抄本分别有天理大学附属天理图书馆(日语:天理大学附属天理図書館)藏旧吴文炳氏藏本和穗久迩文库本,近世的手抄本则分别有宫内厅书陵部旧禁里本、岛原松平文库本、神宫文库(日语:神宮文庫)本、三手文库、龙谷大学写字台文库以及圣母清心女子大学(日语:ノートルダム清心女子大学)黑川家旧藏本等等。其中,《私家集大成》以天理本为底本,后藤祥子(日语:後藤祥子)称其为长13.2厘米,宽13.7厘米的定家笔枡(日语:枡)形列帖装,春名好重(日语:春名好重)在《古笔大辞典》中则指其为长13.2厘米,宽13.6厘米的胡蝶装(日语:粘葉装),封面是缥色的雁皮纸(日语:雁皮紙),驹井鹅静则在《书道辞典》指是灰白色的鸟之子纸(日语:鳥の子紙)。撒有金银砂子,也有切箔,外题写有定家字体风的“一宫纪伊”四字,料纸方面,《古笔大辞典》记载为雁皮纸,《书道辞典》则是鸟之子纸,总共20页,其中4页为白纸,一面九至十二行,行距较窄,和歌一首两至四行,三行或四行是行的高度有些微差异。《新编国歌大观》则以穗久迩文库本为底本,长15.3厘米,宽15.5厘米的缀叶装,总共14页,一面十一至十二行,和歌一首二行,表纸靠左上角的外题写有定家字体风的“一宫纪伊”四字,出自藤原为家(日语:藤原為家)手笔,与天理本之间的差异也仅有第30首的和歌和词书有两三处不同,以及没有天理本第16首、第22首、第26首和第74首之后的空白部分,与后西天皇笔,灵元天皇题签的书陵部本以及松平文库本属于同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