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后法兰西王国
✍ dations ◷ 2025-04-26 13:19:59 #后法兰西王国
法兰西王国(法语:Royaume de France或法语:Royaume des Français)是一个短暂的君主立宪王国,自1791年9月3日法王路易十六签署1791年宪法至1792年9月21日废除君主制为止。理论上,旧的君主专制王国在立宪后正式结束。在此之前,法国是实行君主专制。1792年8月10日发生八月十日事件后,法国境内开始出现要求废除君主、实行共和的声浪。同年9月,成年男子普选的国民公会成立,并于9月21日正式决议废除君主,改建共和,1793年1月以叛国罪名将路易十六处死,波旁王朝灭亡。波旁复辟后,由路易十八继承王位,一直到七月革命爆发查理十世退位为止。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国民议会顺势掌握政权,宣布废除封建制度,取消贵族头衔及特权,并发表《人权和公民权宣言》,路易十六在革命的压力下不得不妥协,签署宪法同意法国为君主立宪的国家。路易十六一方面安抚国民会议,另一方面不断暗中向各个欧洲王室请求支援镇压革命,并企图逃出法国,出逃失败后遭到软禁。1791年8月27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二世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共同发表《皮尔尼茨宣言》,警告法国人民不得伤害路易十六,此一事情激起法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也为日后法兰西王国的灭亡埋下种子。1791年9月路易十六被迫签署1791年宪法,宪法中明确规定法国国王是“法国人民的王”(King of the French)以彰显主权在民的原则,保障“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中央政府采行三权分立原则,法国国王行使行政权,立法会议掌握立法权,司法权则交由各级法院,法官经民选产生,大幅度的削弱了王权。皮尔尼茨宣言发表后,激起法国人民的愤怒,于是1792年4月20日法国正式向奥地利宣战,同年8月普奥联军到法国边境,普奥联军总司令卡尔·威廉·斐迪南(Charles William Ferdinand)发表《布伦瑞克宣言》,强调要是敢动路易十六的一根寒毛,绝对会严惩法国人民,此一事件激起巴黎人民的怒火,导致八月十日革命的发生,此时立法会议充斥着废除君王的呼声,同年9月,成年男子普选的国民公会成立,并于9月21日正式决议废除君主,改建共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法兰西王国正式灭亡。
相关
- 兼性厌氧兼性厌氧菌是一类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能够进行无氧呼吸或发酵的微生物。在氧气充足时,它们会通过有氧呼吸来产生ATP(三磷酸腺苷),但当氧气缺乏时,它们的呼吸方式就会变为无氧呼
- 叠氮氯霉素叠氮氯霉素(英语:Azidamfenicol)是一种酰胺醇类抗生素,其结构与氯霉素相似。叠氮氯霉素只能外用,其制品(如滴眼液、软膏等)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感染。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
- 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简称国政基金会)是一个中华民国台湾智库,原为1993年连战担任行政院院长时以个人名义成立之私人智囊机构,后于2000年7月29日扩大为中国国民党的智库:
- 中子中子(英语:Neutron)是一种电中性的粒子,具有略大于质子的质量。中子属于重子类,由两个下夸克、一个上夸克和用于在它们三者之间作用的胶子共同构成。夸克的静质量只贡献出大约1%
- 尖团合流尖团音是指存在于汉语中的两组对立的声母。在官话里、(漢語拼音:i, ü)前的声母、、(拼音:z, c, s)称为尖音,声母、、(拼音:j, q, x)称为团音。民国成立不久后于1913年建立的国语规范
- 光线在太阳引力场中的偏折广义相对论中的开普勒问题,是指在广义相对论的框架下求解存在引力相互作用的两体动力学问题。在典型情况下以及本文中,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 m
- 美国儿科学会美国儿科学会(英语: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簡稱AAP)是美国的儿科研究学会,总部位于伊利诺伊州埃尔克格罗夫村(英语:Elk Grove Village),并在华盛顿特区设有办公室。该学会由
- 颤藻目颤藻目(学名:Oscillatoriales),为一类原核生物,归于蓝菌门(Cyanophyta)蓝菌纲(Cyanobacteria)。
- FeS硫化亚铁(化学式:FeS)是铁(II)的硫化物,标准状态下为黑褐色难溶于水的六方晶系晶体,具有非计量性质。它易被空气氧化,生成高价的铁氧化物(如四氧化三铁)和硫。粉末状的硫化亚铁会发
- 让·博德里亚Lucile Baudrillard 、让·鲍德里亚(法语:Jean Baudrillard,1929年7月29日-2007年3月6日),又译为让·博德里亚,生于法国兰斯,殁于巴黎,社会学家及哲学家。他被称为“知识的恐怖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