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心音

✍ dations ◷ 2025-04-04 11:23:42 #第一心音
在心脏生理学中,第一心音(英语:first heart sound,S1)是一种心音,并且是心动周期中第一个发出的心音,听起来像是“lub”或“啦”,通常由二尖瓣(M)和三尖瓣(T)处发出,与略颈动脉搏同步,通常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在心尖处有最大的震幅。第一心音是一个复合波,由房室瓣关闭与半月瓣开起的震动组成,始于房室瓣关闭终于半月瓣开起,通常振幅最高、历时最长、频率较低的心音。第一心音发生在心缩期,且是其开始的标志。第一心音为复合波,由四种震动波组成,分别为心室开始收缩、二尖瓣关闭、三尖瓣关闭、半月瓣开起,而前三者先发出,后三者震幅较大,平均频率约为40~60赫兹,以半月瓣开起时的震动有最大震幅,整体历时约为0.1~0.12秒,而以房室瓣发出的震波为首,历时约0.02~0.03秒,然后才出现半月瓣开起时的震动波,由于时间间隔过短,人耳无法分辨,但仍可由仪器测出。第一心音的振幅由心脏收缩力决定,心脏收缩力越强,第一心音振幅越大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间隔时间较短,比第二心音到下一心动周期的第一心音的间隔时间来的短,另外心尖或颈动脉搏通常与第一心音同步,但有时颈动脉搏会比第一心音晚数毫秒。第一心音发生在心室收缩,或者收缩期的开始,由于房室瓣(即三尖瓣和二尖瓣)关闭,逆向血流的突然被挡住所引起的。当心室开始收缩,每个心室里的心室乳头肌也会收缩。乳头肌通过腱索固定到三尖瓣或二尖瓣,使得尖点或单张的瓣膜关闭,腱索还防止由于收缩心室从瓣膜从吹入心房的压力上升。瓣膜的关闭防止血液从心室返流回心房。第一心音血液内的混响效果与血液逆流的突然被瓣膜挡住有关。第一心音是由四种震动波组成,其成因依时间发生先后顺序排列为:第一心音异常可能为振幅过大、振幅过小、振幅不固定或分裂。振幅过大者,可能患有二尖瓣狭窄、高热、贫血、甲亢等;而振幅过小或减弱者,可能患有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人体缺硒的克山病(Keshan disease)等,此外发生心房期外搏动时,也会使第一心音振幅过小或减弱,且波形会有变化并造成心脏漏跳和下次搏动时第一心音振幅据增;如果第一心音振幅强弱变化不规则,则可能患有心律不整,如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等。正常成人的二尖瓣与三尖瓣应该为同时关闭,但仍非绝对同步,但是若二尖瓣与三尖瓣关闭的时间有较大的差异(如差0.05秒)时,则第一心音将会听见两个声音,此为第一心音分裂。有第一心音分裂者,可能患有右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关闭延迟等。

相关

  • 鼻中隔Anterior ethmoidalnasopalatine nerves Medial posterosuperior nasal branches of pterygopalatine ganglionAnterior half to submandibular nodes Posterior half to
  • smallN/small新近纪(英语:Neogene,符号N),旧称晚第三纪,是地质年代中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23.03±0.05百万年,距今2.6百万年结束,持续了21.4百万年。新近纪内,动、植物已接近现代。货币虫已完全
  • 赤霉素赤霉素(英语:gibberellin,简称为GA)也称徒长素、激勃素、吉贝素(因提取自赤霉菌(英语:Gibberella fujikuroi)而得名),是一种植物激素,调节生长和影响各种发育过程,包括促进茎的伸长、发
  • 箭毒蛙箭毒蛙,即箭毒蛙科(Dendrobatidae),又名树棘蛙科或丛蛙科,是细小及白天活动的青蛙。它们是中美洲及南美洲的原住民,而当地部族将它们身上的毒素涂在箭上,故得此名。此科下有超过175
  • 臀部臀部,又称尻、腚,俗称屁股、屎窟、箩柚(碌柚谐音)、箩噼、噼噼,台语亦作尻川(kha-tshng),是猿类和人类盆骨部分后方的浑圆部位。亦是人类用来承受坐力的部位。臀部由臀大肌和臀中肌
  • 特发性病因不明症(英语:idiopathic disease)指的是任何病因不明的疾病。英文词汇idiopathic起源于古希腊语ἴδιος idios "one's own" and πάθος pathos "suffering", idiopa
  • 胞苷酸单磷酸胞苷(Cytidine monophosphate,或译胞苷一磷酸、胞苷酸;缩写CMP)是一种核苷酸,可见于RNA分子内。组成物为磷酸官能基、五碳糖以及碱基胞嘧啶。
  • 杰弗里·泰勒杰弗里·泰勒爵士,OM(英语:Sir Geoffrey Taylor, 1886年3月7日-1975年6月27日),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他研究的领域是流体动力学与波理论。泰勒出生于英国,伦敦。他的父亲是一位艺术
  • 李崇银李崇银(1940年4月15日-),中国气象学家。出生于四川达县。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 蒸发器蒸发皿(Evaporating Dishes)为实验室中常用的器皿,多以化学陶瓷为材质,也有以白金、石墨、碳化硅为材质。其用于将水溶液蒸发、使盐类析出、再结晶......。为可直接加热之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