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佩斯围城战

✍ dations ◷ 2025-04-26 17:38:02 #布达佩斯围城战

布达佩斯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军在布达佩斯攻势中围攻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战役,围城战长达50天。

当1944年12月26日苏军包围了由德国国防军及匈牙利军防守的布达佩斯,围城战就此开始。围城期间约有38,000名平民死于饥饿或战火。守军在1945年2月13日无条件投降。此次围城是盟军向柏林推进过程中的一场策略性的胜利。

匈牙利在对苏作战的三年期间蒙受了将近200000人的惨重伤亡。随着战争前线不断逼近自己的城镇,匈牙利在1944年初已经准备好退出二战。当匈牙利国内政治势力企图实现停火的时候,德国在3月19日先发制人,实施马格丽特行动派兵进驻匈牙利。

到了1944年10月,西线盟军在诺曼底战役和法莱兹包围战中节节胜利,东线苏军则在巴格拉基昂行动中大获全胜。匈牙利摄政王霍尔蒂·米克洛什再次企图与盟军单独媾和。希特勒得悉霍尔蒂的图谋后发动了铁拳行动,迫使匈牙利继续依附轴心国,并迫令霍尔蒂退位。霍尔蒂和他的政府由箭十字党的法西斯领袖萨拉西·费伦茨代替。新上台的右翼政府及其德国盟友紧锣密鼓地在首都布防的同时,辖两个武装党卫队师的第九武装党卫军山地军受命开赴布达佩斯以增强当地守备力量。

参与围城战的苏军隶属于罗季翁·雅科夫列维奇·马利诺夫斯基指挥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实际参与战斗的部队包括第53集团军,近卫第7集团军,以及乌克兰第3方面军的一部分,包括第46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7集团军。

守军包括了德国国防军,武装党卫队及匈牙利军(HonvedHonvédség)。布达佩斯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围城战之一

1944年10月29日苏联红军开始进攻布达佩斯,超过1百万人分成两个机动集团向该城进发,计划将布达佩斯与余下的德国及匈牙利军队分割,11月7日苏联军队进入布达佩斯旧城区20英哩的郊区,12月19日,红军经过一轮休整后恢复进攻。12月26日,苏联军队切断了连接布达佩斯和维也纳的公路,完成对布达佩斯的合围。纳粹拥立的“国家领袖”萨拉希·费伦茨早在12月9日就逃之夭夭。

苏军的包围圈困住了布达佩斯城内将近33,000名德国及37,000名匈牙利士兵,还有超过800,000名平民,阿道夫·希特勒不但拒绝授权部队撤退,还宣布布达佩斯是一个要塞城市(Festung(英语:Festung) Budapest),守军必须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第九武装党卫军山地军的指挥官卡尔·匹菲费尔-瓦登布里契受命负责城市的防务。

布达佩斯是约瑟夫·斯大林的主要目标,当时雅尔塔会议正准备召开,斯大林希望向温斯顿·丘吉尔及罗斯福展示他的强大力量,因此他命令罗季翁·雅科夫列维奇·马利诺夫斯基将军尽快攻占该城。

1944年12月28日夜间,乌克兰第2和第3方面军通过电台和喇叭喊话接触城内德军,以图为城市投降展开交涉。苏军承诺会善待俘虏并会开出人道的投降条件,而且保证特使不会携带武器,其座车会悬挂白旗。

次日,两组苏联特使如期到达。乌克兰第3方面军派出的第一组特使于早晨10时抵达布达霍克区域,并被带到瓦登布里契的指挥所。谈判最终破裂了,瓦登布里契拒绝了投降条件,并将苏联特使送回战场上。正当特使返回营地时,德军突然开火击毙了奥斯塔朋科上尉。奥尔洛夫中尉与戈尔巴秋克上士果断跳进一条壕沟方能侥幸逃生。由于德军炮火猛烈,苏军延至12月29日夜间才抢回奥斯塔朋科上尉的遗体。上尉以军礼下葬于布达霍克。

乌克兰第2方面军派出的第二组特使于早晨11时抵达基斯佩斯特区域。特使到达后德国守军旋即对其开火。特使的领袖米克洛什·斯泰因梅茨上尉苦求展开谈判无果,并在德军击中其座车后与两名手下齐齐牺牲。

苏军从城市东部近郊开始进攻,逐步攻入佩斯城,并利用它宽阔的主干道加快突进的速度,德国及匈牙利守军无力坚守战线,只得用空间换取时间,延滞苏军兵力。为了缩短战线,守军最终选择了撤退,希望借助布达城的山区地形进行防守。

1945年1月,德军先后组织了3次代号为康拉德行动(英语:Operation Konrad)的反攻。在这次行动里,德国及匈牙利的联军企图解救困守布达佩斯的部队。

1月1日,德军实施康拉德I号行动。德军武装党卫队第4装甲军从塔塔市开始进攻,企图穿越布达佩斯西北部的山地以突破苏军的包围圈。1月3日,苏军司令部增调4个师迎击德军,并在布达佩斯北面20公里的比克斯克成功阻击进犯之敌,1月12日,德军被迫撤退。

1月7日,德军实施康拉德II号行动。德军武装党卫队第4装甲军从艾斯特根向布达佩机场斯发起进攻,试图夺取机场以便空军向城内空运补给品。这次攻势在机场附近遭到阻击而失败。

1月17日最后一部分的康拉德行动康拉德III号行动(英语:Operation Konrad III)被实施,德军武装党卫队第4装甲军及德军第3装甲军从南面进攻及试图包围苏军10个师,但最终失败。

与此同时,布达佩斯城内的街巷战越发残酷。由于费里海吉机场早在围城之前1944年12月27日就已失手,因此物资供应变得十分重要。直到1945年1月9日之前,德军仍然能冒着不间断的炮击将一些主要街道及布达城堡一带的公园布置成降落场,以供飞机和滑翔机降落。在多瑙河封涷前,一些驳船能借助黑夜和浓雾的掩护向城市输送物资。然而,粮食短缺越发频繁,迫使士兵们自发寻找口粮。有些士兵甚至不得不杀食自己的马匹,而严寒的天气亦影响德国及匈牙利守军。

苏军很快便发现自己面临昔日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城内的处境,但是他们仍然能借助狙击手及工兵稳步推进。由于交战双方都利用下水道来转移兵力,使得下水道也变成战场。6名海军步兵战士甚至利用下水道潜入城堡山,俘虏一名德军军官,然后返回己方战线。但是,由于当地居民协助轴心国部队在下水道内设伏,相类似的战绩非常偶然。

1月中切贝尔岛和岛上的多间工厂被攻占。这些工厂仍在生产反坦克手雷发射器及发射体,同时在佩斯城,情况开始恶化,守军面对防守区被苏军一分为二的危险。

1945年1月17日希特勒接受将所有余下守军从佩斯城撤退到布达城的建议,所有5座位于多瑙河上的桥梁塞满了撤退的民众及军队,1月18日虽然匈牙利军官反对,德军最终炸毁了这5座漂亮的桥梁。

1945年1月20日德军发起第2次主要进攻,这次他们在南面突破包围圈,在城市南面打开了一个20公里的突破口及向苏军的供应基地德布勒森进攻。

斯大林命令其军队不惜一切代价坚守,两个方面军暂时停止围攻及移向南面应付德军的进攻,但德军因疲劳及物资供应短缺而在城市外20公里被迫停止进攻,布达佩斯的守军被苏军容许可离开城市及包围圈,但希特勒拒绝。

1月28日德军不能在维持战线及被迫撤退,布达佩斯的守军再度被封锁。

与兴建在平原的佩斯城不同,布达城兴建在山上,这令守军能在进攻者头上架设火炮及防御工事,令苏军推进减慢,主要堡垒,盖勒山丘由武装党卫队防守,他们数次击退了苏军的进攻,在附近,苏军与德军在市内墓园激战,在墓碑的战事持续了数天。

战斗在多瑙河中间的玛格丽特岛特别残酷,该岛与守军余下防守区域仍由余下一半的玛格丽特桥连接,它被用作伞降区及简便机场供给小型飞机升降。

2月11日经过6个星期战斗,苏军从3个不同方向突破守军防御及胜利攻占盖勒山丘,从此苏军炮火范围最终能覆盖全城,剩下的轴心国守军集中在少于2平方公里的范围,他们大部分都是营养不良及染病,每天的配给口粮只有150克的面包及宰杀马匹而来的马肉,但他们仍然拒绝投降及逐街逐屋防守,与苏军士兵及坦克作战,这时一些匈牙利士兵(布达自愿旅(英语:Volunteer Regiment of Buda))已归附于苏军向德军及自己国人进攻。

经过两天血战后,苏军攻占南部火车站,他们向城堡山进攻,2月10日,经过一轮交响乐式的炮轰,苏军在城堡山建立了桥头堡,同时将守军切成两半。

希特勒禁止德军指挥官,武装党卫队上将卡尔·普费弗-维尔登布鲁赫(英语:Karl Pfeffer-Wildenbruch)放弃布达佩斯或尝试突围,不过空运物资供应已在数天前停止及空投物资,突围亦不可能。

维登布鲁赫决定不顾一切率领守军突围,正常地,德军指挥官不需征询市内匈牙利指挥官的意见,非同寻常地,他与匈牙利指挥官伊万·欣迪(英语:Iván Hindy)将军一同突围。

2月11日晚上有25,000名德军及匈牙利军开始从城堡山走下来,他们分成3批,每一批里有数千名平民,整个家庭推著婴儿车,蹅著冰雪出来,不幸地,苏军正等待这些逃亡者。

军队及平民利用雾作掩护,第一批出来时令苏军士兵及炮兵目瞪口呆,因此有一些人逃脱,但第2批及第3批就没有这么幸运,苏军大炮及火箭弹飞向逃走区,造成多人死亡,虽然付出惨重代价,但5,000至10,000人安全逃至布达佩斯西北面的山林地带及向维也纳走去,大约7,000名德军逃脱了。

大部分试图逃脱的人被杀、受伤或被苏军俘虏,维登布鲁赫及欣迪亦被俘虏。

1945年2月13日剩余的守军最终投降,布达佩斯成为废墟,超过80%的建筑物损毁或被破坏,著名历史建筑物如匈牙利国会大厦及城堡已被严重破坏,所有5座横跨多瑙河的桥梁亦被破坏。

德军及匈牙利军损失惨重,几乎所有师团被消灭,最少德军损失了整个或大部分德军第13装甲师、统帅堂装甲掷弹兵师、德军武装党卫队第8弗洛里安·盖依骑兵师及第22玛丽娅·特蕾西娅志愿骑兵师,匈牙利第1集团军包括第10步兵师、第12步兵师及第1装甲师全部被消灭。

大约40,000名平民死亡,另有数不尽的因饥饿或染病而死,很多10岁至70岁的妇女被强奸,在布达佩斯,估计有50,000名妇女被罗马尼亚或苏联红军士兵强奸。

除这年3月实施的惊蛰行动(Unternehmen Frühlingserwachen)外,围攻布达佩斯是德军在南部战线的最后一次大型军事行动,围攻耗尽了德国国防军特别是武装党卫队的资源,对苏军来说,布达佩斯战役是柏林战役前最后一次大型采排,它亦令红军实施维也纳战役,1945年4月13日布达佩斯投降后刚好两个月,维也纳宣告沦陷。

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布达佩斯、依格多及克里斯蒂娜城的部分,是根据居民的回忆录及日记而成的,László Deseő,1944年时15岁与家人住在美莎露丝街32号,这地区是战事最激烈的地区,因为它接近宰部火车站及战略上非常重要的山头据点,Deseő保留了他的日记记录了整个围城时期,András Németh的回忆录亦描述了整个围攻及轰炸空置的学校建筑物,他和跟随他的士兵在之前利用此地观察敌人的动向。


相关

  • 三氧化二氮三氧化二氮,一种酸性氧化物,是亚硝酸的酸酐,可溶于苯、乙醚、氯仿、四氯化碳、酸碱。不稳定,常压下即可分解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将等量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在低温(-21°C)混合
  • 水路里程这是一个各国水路总里程列表,大部分数据基于2009年5月的世界概况。数据中“水路”的定义包括可航行的河流、运河及其他内陆水体。
  • 平安祭平安祭(希伯来语:Zebhah,slaughter offering 或Zebhah shelam,sacrifice-of-peace offering,有时简称为shelam,peace offering)是《圣经·利未记》中提到的第三种献祭,宰杀祭牲。she
  • 让爱传出去 (电影)《让爱传出去》(英语:),是一部2000年的美国戏剧电影,改编自凯瑟琳·赖安·海德(Catherine Ryan Hyde)的同名小说,由咪咪·莱德执导,凯文·史派西、海伦·亨特、海利·乔·奥斯蒙特
  • 海因里奇·温克海因里奇·温克(丹麦语:Heinrich (Henry) Emil Charles Wenck,1851年3月10日-1936年2月3日)是丹麦一名建筑师,1894年至1921年间任丹麦国家铁路首席建筑师。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正值丹
  • 阿尔卑斯带阿尔卑斯带,也称为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是从爪哇岛、苏门答腊岛伸延至喜马拉雅山脉、地中海以及大西洋的地震带和造山运动带,是一个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地区,板块
  • 张得功张得功(?-?),中国清朝武官官员,本籍江西。行伍出身的张得功于1707年(康熙46年)奉旨接替张应金,于台湾地区担任台湾水师协副将。而隶属台湾镇之下的此官职是台湾清治时期中的这阶段,全台
  • 2017年威斯敏斯特袭击事件2017年3月22日下午约2点40分,英国议会大楼外发生恐怖袭击。一男子首先在附近的威斯敏斯特桥上用汽车冲撞行人,造成大量伤亡,再持刀攻击国会大楼警卫。疑犯被当场击毙。事件造成6人死亡,约50人伤。在下午2时40分左右,一辆汽车在威斯敏斯特桥上冲撞多达十位行人。其后,一名穿着黑色衣服的男子在Old Palace Yard用刀攻击警察。在警方警告无效后,两名便衣警员向他开了3至4枪。空中救护员随后到达,尝试为凶手进行急救。案发后,大部分下议院议员留在会议厅避难作预防措施,其他国会工作人员也被告知要留在办公室
  • 布莱恩·邓恩布莱恩·克里斯托弗·邓恩(Brian Christopher Deane,1968年2月7日-)出生于英格兰约克郡利兹,是一名前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是英超于1992年成立后首位入球的球员,单计英超于分别效力4支球队期间合共射入70球。布莱恩·邓恩虽然在利兹出生及成长,出身利兹城男童队(Leeds City Boys),其于在1984年加入利兹联青年队,效力一年后被放弃,因而于1985年12月加盟邻近位列丙组的唐卡斯特当学徒球员,1988年季后唐卡斯特降级丁组,邓恩却在1988年7月19日以3万英镑(于上
  • 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俄语:Николай Андреевич Римский-Корсаков,1844年3月18日-1908年6月21日),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在季赫温出生。他和鲍罗丁、穆索尔斯基、巴拉基列夫和居伊并称为“强力集团”。1856年在圣彼得堡入海军军官候补生队,同时业余时间学习钢琴演奏、观赏歌剧及听音乐会,与巴拉基列夫等人交往,交流音乐创作感受。1862-65年出海航行。1865年完成他的第一部交响乐。1869年续成达尔戈梅日斯基的歌剧《石客》(The St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