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润滑

✍ dations ◷ 2025-04-26 13:54:28 #超润滑
超润滑(Superlubricity)是指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的摩擦力几乎为零甚至完全消失的现象。即使在干摩擦条件下,当两个晶体表面间处于非公度(共度)态接触时,超润滑也可能发生,因此也称为结构超润滑。结构超润滑概念在1991年被提出,2004年在纳米石墨片之间获得实验证实。石墨中的碳原子以六边形的方式周期性排列,形成原子尺度的“峰-谷”景观,看上去就像生活中的鸡蛋托盘。当两个石墨表面处于公度态接触时(每旋转60度),两石墨表面间的摩擦力最大,当两石墨表面间发生相对旋转至非公度态接触时,摩擦力会极大地降低。这就像两个相互接触的鸡蛋托盘,当旋转使得它们不能互相“咬合”时,更容易发生相对滑动。2012年,微米尺度的石墨超润滑现象通过微米石墨片的自缩回运动获得实验证实。最初对超润滑的研究受限于苛刻的实验条件,而通过自缩回运动研究石墨超润滑现象即使在微米尺度以及大气环境下也能稳定地、重复地实现,这使得超润滑现象有望在微机电系统(纳机电系统)中获得应用。当一根针尖在平坦的表面滑行,并且所施加的载荷低于某一阈值时,也能实现超低摩擦状态。根据Tomlinson模型,该“超润滑”阈值与针尖-表面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材料间的接触刚度密切相关。并且该阈值可以通过激发滑动系统的共振频率而显著降低,这揭示了一种可减少纳机电系统中磨损的方法。需要指出的是,“超润滑”一词与“超导”,“超流”等名词的类似性具有一定的误导,因为其他能量耗散机制也可能导致有限的(通常很小)摩擦力。

相关

  • 神经眼科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神经眼科学(英语:Neuro-ophthalmology)
  • 体液免疫体液免疫,即通过B细胞产生抗体来达到保护目的的免疫机制,属于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作用机制如下:当抗原(细菌、病毒、外来物)第一次感染人体时,会被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所吞噬、
  • 次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英语:Secondary metabolites,又称为次生代谢物、二代谢物)是不直接涉及到生命正常生长、发育或繁殖的有机化合物。不像初级代谢产物,缺少次级代谢产物不会导致立即
  • 犹太教犹太教(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ey A
  •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3年估计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人类发展指数 以下资讯是以2018年估计密
  • 兄弟战争《Brothers Conflict》(ブラザーズ コンフリクト),是由叶濑敦子企划、水野隆志编写的日本多媒体作品,原作为小说形式于杂志电击SYLPH连载,并改编为游戏及2013年7月2日开始播放的
  • 嗅神经嗅神经是第一对脑神经,编号Ⅰ。嗅神经由特殊内脏感觉纤维组成,由上鼻甲以上和鼻中隔以上部粘膜内的嗅细胞中枢突聚集而成,包括20多条嗅丝。嗅神经的主要功能是将气味的感觉传递
  • 蛀牙龋齿(英语:dental caries, tooth decay, cavities, caries,其中caries起源于拉丁文的“腐烂”),俗称蛀牙,指牙齿因细菌活动而造成分解的现象。常见的龋齿菌种是乳酸链球菌(lactococ
  • 托(符号为Torr),与毫米汞柱(符号为mmHg)近乎等价,为压强、压力的单位,但并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SI unit) 的成员之一。原本的 1 mmHg 是指“将幼细直管内的水银顶高一毫米之压力”,而正
  • 乙醛酸循环乙醛酸循环(英语:Glyoxylate cycle)又称乙醛酸途径、乙醛酸旁路,其名称来自于此路径经由产生乙醛酸来节省柠檬酸循环所会损失的两个二氧化碳。此路径只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