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缪勒

✍ dations ◷ 2025-10-03 19:28:15 #1823年出生,1900年逝世,德国语言学家,德国东方学家,莱比锡大学校友,德国印度学家,英国枢密院顾问官,萨克森-安哈尔特人,宗教研究学者

弗里德里希·马克斯·缪勒(德语:Friedrich Max Müller,1823年12月6日-1900年10月28日),生于德意志邦联德绍,是一位德国文字学家和东方学家,专长于印度学,是西方学术领域中印度研究与宗教比较等学科的奠基者之一。缪勒对印度的兴趣除了以学术著作展现之外,也以小说的形式来呈现,使得英国的广大读者能够接触并认识印度学。而他所领导翻译多达50册的《东方圣典》()更是维多利亚时代学术的永久性纪念碑。

缪勒认为,吠陀时期的文化代表着自然崇拜的一种形式。他视《梨俱吠陀》中的神明为各种自然的力量,被想像为超自然的人格性存在,但只具部分的人格性。基于此想法,缪勒演绎出他视神话为“语言之疾”的理论。意思是,神话将观念转型成各种存在物和故事。依缪勒之见,神明起源于用来表达抽象概念的文字,但后来转变成各种想像出来的人格性存在。由此,印欧语中的父性神明就以几种不同的名字出现:宙斯、邱比特、和特尤斯等。对缪勒而言,这些名字都可以追溯到同一个字“Dyaus”;这字的意思依他的了解是“发光”或“光辉”,由这个字而引出了deva、deus、theos等神的统称,以及宙斯、邱比特(引自deus-pater父神)等名字。这样,一个隐喻就人格化和固定化了。缪勒这方面的思想与后来尼采的想法很相似。

梁启超亦曾在1905年发表的文章《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引用缪勒名言“血浓于水,语浓于血”。

相关

  • 磺胺甲恶唑磺胺甲
  • 传染感染是指由病原体物种在身为宿主的个体内进行有害的复制、繁殖过程。具传染性的生物体会寻找并且利用宿主体内资源,以利自身生存,但这个过程一旦干扰了宿主正常的生理运作,可能
  • 导电性电传导(英语:electrical conduction)是指介质内,载电荷的粒子的运动。称这些粒子为电荷载子。它们的运动形成了电流。这运动可能是因为感受到电场的作用而产生的,或是因为载子分
  • 西班牙皇家学院西班牙皇家语言学院(西班牙语:Real Academia Española,简称RAE)是西班牙王室设立的一个机构,负责翻译西班牙语。总部设在马德里,座右铭是“它清理、修复,并创造辉煌”(Limpia, fija
  • American Scientist《美国科学家》(英语:American Scientist)(非正式的缩写是AmSci)是美国发行的一本关于科学和技术的双月刊杂志。自1913年由Sigma Xi科学研究学会出版。每期都包括著名科学家和工
  • 攻击性在心理学、其他社会学或行为科学领域,侵略是一种造成伤害或痛苦的行为,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二方面。作为行为,即使没有造成实际的伤害或痛苦可能是侵略;意外造成伤害或者痛苦不是侵
  • 日本内地内地(日语:内地/ないち Naichi */?)是日本在大日本帝国时期使用的专有名词,意指本土区域,等同于现今的日本列岛。其对应词为外地。出生于内地者为大日本帝国国民,或称“内地人”;
  • 马踏里东山马踏里东山进攻战斗又称“三打马踏里”,是朝鲜战争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第三阶段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6军第136师对美国陆战第一师守卫的马踏里东山及其以北无名高地(美军称Outpo
  • 王文华 (作家)王文华(英文名:Tom Wang,1967年12月17日-),台北市人,为作家、主持人、企业家、经理人及教师。擅长写作都会爱情故事、都会观察、人性剖析、行销企划、职场趋势、励志书籍等作品,读者
  • 莱奥什·雅那切克莱奥什·雅那切克(捷克语:Leoš Janáček,1854年7月3日-1928年8月12日),捷克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与民俗音乐学者。其主要的创作融入了大量摩拉维亚与斯拉夫的名俗音乐元素,并运用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