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粘液病毒科

✍ dations ◷ 2025-04-25 22:59:43 #副粘液病毒科
副粘液病毒科包括二个亚科,副粘液病毒亚科(Paramyxivirinae)及肺炎病毒亚科(Pneumovirinae)。副粘液病毒亚科除已归类六属病毒外,还有尚未归类之马麻疹病毒属(Equine Morbillivirus);肺病毒亚科则含有二属。呼吸道病毒属包括人型、鼠型、牛型三型病毒。德国麻疹病毒属内有新城病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家禽副流行性感冒病毒(Avian paramyxoviruses 2-9)、狗副流行性感冒病毒(Canine parainfluenza virus 2)、猪德国麻疹病毒(Porcine rubulavirus)、腮腺炎病毒(Mump virus)、人副流行性感冒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es 2, 4a, 4b)。麻疹病毒属则有牛瘟病毒(Rinderpest virus)、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海豚瘟热病毒(Dorphin distemper virus)、鼠海豚病毒(Porpoise distemper virus)、牛麻疹病毒(Bovine morbillivirus, MV-K1)、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肺炎病毒属则含有牛融合性呼吸道病毒(Bovine respiratory ryncytial virus)、鼠肺疫病毒(Pneumonia virus of mice),人融合性呼吸道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间质肺炎病毒属则含有火鸡鼻气管炎病毒(Turkey rhinotracheitis virus)。副粘液病毒及麻疹病毒(Morbillivirus)为直径约125至250 nm的类圆形的病毒,但有些病毒颗粒很小(100 nm),有的为丝条状可长达500至1000 nm,核蛋白衣(nucleocapsid)外面包着一层约10 nm 厚的封套(envelope),封套上有排列整齐的含有血球凝集抗原与神经氨酸酶抗原的突起,核蛋白衣为一宽约 18 nm,中间空约 4 nm,间隔约 4 nm的螺旋形锯齿状结构,于负染色观察时极似串鱼骨或成串的鞭炮,此为与流行性感冒 A 或 B 区别的一种重要依据,且副粘液病毒很少为丝条状,而流行性感冒病毒常成丝条状,一般而言副粘液病毒较正粘液病毒大。(副粘液病毒为150-250 nm,正液病毒为 70-120 nm)其突起较正粘液病毒者短且较密,麻疹病毒及相关病毒以负染色法观察时,其型态与副粘液病毒完全一样,但它的抗原性与副粘液病毒并不共通。麻疹病毒的突起有血球凝集素的活性,但无神经胺酸酶的活性。且麻疹病毒有溶解猴子红血球的脂溶性因子,且会使培养细胞造成巨细胞,麻疹病毒株间尚未发现抗原性改变的情形。副粘液病毒属包括一些引起人类及动物呼吸道疾病的病毒,此属之病毒间有血清学上的相关性,但与麻疹病毒,肺病毒及正粘液病毒间并无相关性,所有的副粘液病毒皆有三种特异性抗原,即表面血球凝集抗原(hemagglutinin surface antigen),表面神经胺酸酶抗原(neuraminidase surface antigen)及内部核白衣抗原(internal nucleocapsid antigen)但麻疹病毒的血球凝集抗原通常叫做V(病毒;Virus)抗原而核糖核蛋白(ribonucleo protein)抗原则称做S(可溶性;Soluble)抗原。副粘液病毒为高度多形性病毒其结构较正粘液病毒脆弱,负染色时经常破裂使核酸溢出。人类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cal virus, RSV)为小儿疾病的最主要病原之一的呼吸道病毒,它会影响整个呼吸道造成不同症状,如感冒,喉气管支气炎及其他疾病,它被称为 RSV 系因它会使培养细胞造成大的融合块。 RSV 因有一些特征故可与副粘液病毒及麻疹病毒分开来。它的病毒表面有排列整齐棍棒状突起,但缺少血球凝集素,神经胺酶,或溶血活性, RSV 很易形成丝条状且常为多形性,具病毒颗粒大致为圆形,直径平均为 90 至 130 nm。很大或很小的病毒颗粒较少见,核蛋白衣(nucleocapsid),宽约 14 nm,呈约间隔 7 nm 的锯齿状排列,病毒表面有 10-14 nm 长的突起。台湾自1900年时,即有牛瘟感染报告出现,1950年正式扑灭此病,至今再无病例报告出现。而新城病则自1954年始至今,都困扰著养鸡朋友们。犬瘟热病毒感染则历史非常久远,而小反刍兽疫则至今未有病例报告。1994年时,吕荣修等人针对火鸡鼻气管炎病毒利用酵素连结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鸡群中阳性反应,发现阳性率为86.4% 。为台湾首次大规模之调查,并证实此病毒之存在。

相关

  • 金刚烷胺金刚烷胺(英语:Amantadine,常用名金刚胺)是美国FDA所批准的抗病毒和抗帕金森病药。金刚乙胺与金刚烷胺有着相似的结构和性质。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100%的季节性H3N
  • 心胸外科手术胸腔外科学或称心胸肺外科(英语:Cardiothoracic Surgery),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包括心脏、肺、气道与呼吸系统、胸壁、纵隔、膈肌和食道等,以及这些器官与部位的诊断
  • 基因基因(英语:gene)在生物学中指DNA或RNA内编码基因产物(RNA或蛋白质)的合成的核苷酸序列。基因也可视作基本遗传单位,亦即一段具有功能性的DNA或RNA序列。弄清其序列本身的过程叫基
  • 子宫颈癌子宫颈癌又称宫颈癌(英语:Cervical cancer),为发生在子宫颈的癌症 ,源自于不正常细胞的生长,甚至能侵袭或转移至身体其他部位。早期通常并不会有症状,而晚期时可能有不正常的阴道出
  • 水生栖热菌水生栖热菌(Thermus aquaticus)是一种嗜热细菌,其DNA聚合酶——Taq酶被全世界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广泛应用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多个多关节炎(英语:polyarthritis)是一次有五个或五个以上关节同时发炎的关节炎。自身免疫是常见的病因。多关节炎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且没有特别的性别偏向。若一次只有一个关节受
  • 奶嘴奶嘴,或奶咀,是由橡胶、塑料或硅胶造成,给婴儿或幼儿吸吮的用品。标准奶嘴的外观包括一个人造乳头,以及口盾和手柄。口盾或手柄应当足够大,以避免孩子窒息或吞咽的危险。
  • 斑疹伤寒斑疹伤寒(Typhus),是由立克次体引起的传染病,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是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 Louseborne typhus)与地方性斑疹伤寒(Endemic Fleaborne typhus)。斑疹伤寒是流行性斑疹
  • 细胞穿孔在生物学中,去极化(英文:Depolarization)指的是细胞的膜电位向膜内负值减小的变化。在神经元和其他的细胞中,一个足够大的去极化作用将会导致动作电位。过极化与之相反并抑制
  • 隐团菌纲Colacosiphon 隐团菌属(Cryptomycocolax)隐团菌纲(学名:Cryptomycocolacomycetes)是担子菌门柄锈菌亚门下的一个纲。该纲仅含一个目与一个科,即隐团菌目(学名:Cryptomycocolacales)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