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

✍ dations ◷ 2025-04-02 10:38:35 #戒烟
戒烟是指吸烟者戒除吸用尼古丁的毒瘾,亦是目前世界各国一项主要健康议题。当人类吸入尼古丁后,会影响脑中的奖赏路径(reward pathways),使吸食者感到愉悦,不少初期吸食者均认为自己不会上瘾,约数周至数月后逐渐成瘾。跟喝酒的人不同,大部分持续抽烟者均受烟瘾影响,但经常喝酒的人之中,只有少数为酗酒者。当成瘾者停止抽烟后,由于血压和心跳下降,身体吸氧量亦相应减低,会出现晕眩、烦躁、咳嗽、干渴、胃部不适、便秘、疲累、手脚轻微发热,此种不适反应称为“烟瘾”。如果成瘾者拒绝吸烟,让血管中尼古丁含量大减,约数日后,成瘾症状会大幅纾缓甚至消失,但不少成瘾者只要抽几口烟,数秒内亦能即时解除烟瘾,直到烟瘾在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后再次发作为止(一些吸烟新手的戒断症状可以在数日至数星期后才发作)。正因为自然调节过慢、而吸入尼古丁能即时暂解烟瘾,不少人难以停止抽烟,最终演变成恶性遁环,吸入更多的尼古丁,倚赖性更强。尼古丁与可卡因等毒品,被视为最难戒除的毒瘾之一。乾隆帝早年嗜烟,但晚年因健康问题,说戒就戒,因此高寿89岁。曾国藩早年烟瘾极重,数次戒烟不成,他将戒烟喻为“婴儿断乳”,说明戒烟的痛苦。道光21年(1841)7月11日,陈岱云、梁俪裳来访,吃完中饭后,曾国藩陪陈、梁2人抽大烟。道光22年(1842)10月21日,曾国藩再次戒烟,毁烟袋,还立下毒誓:"如再食言,明神殛之!”道光22年(1842)11月16日,他又立下三戒:“戒烟、戒妄语、戒房闼不敬。”好友李广文甚至主动与他结成戒烟同盟。这次曾国藩终于戒烟成功,毕生不再吸烟。历史上首场由政府主导的反吸烟运动始于30年代的纳粹德国,希特勒于青年时期曾每日抽25至40根烟,但后来视此为“红人”(指印第安人)毒害“白人”的毒药,并认为吸烟颓废。当他当政后,他却大力推动禁烟运动,包括限制香烟广告、谴责吸烟、增加烟税、禁止在公车上吸烟,甚至限制德军的香烟配额。希特勒曾经因为他的情人吸烟痛斥她。他甚至承诺,给他周遭成功戒烟者一只金表。但是希特勒自杀后,不少纳粹军官和秘书开始抽烟了。20世纪后期,世界各国陆续举办戒烟相关活动,美国于1977年开始举办全国无烟日(英语:Great American Smokeout),时效仅1日性,每年举办1次。1984年,英国举办“无烟日”(No Smoking Day)活动,之后于每年3月的第2个星期三固定举办。1986年,芬兰举办了第1届“Quit & Win”的比赛,奖励成功戒烟者。到了1994年,这项比赛成为跨国性比赛,主要在欧洲国家举行,并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比赛每2年举行一次,到了2002年,共有来自80个国家的70万人参与。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定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1990年代,不少国家陆续禁止香烟广告,包括电视广告、巴士车身广告等。有计划地戒烟并确实进行,能提高戒烟的成功率。尼古丁戒断症候群是指惯性使用或连续使用含尼古丁产品数周以上,在突然停止使用时,使体内尼古丁浓度降低所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心情易不安、忧郁、焦虑、易怒、躁动、精神不集中、失眠、心跳减慢、食欲增加或体重增加等。戒烟还有可能导致食欲增加,这是因为戒烟后的血糖降低导致的,根据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研究,戒烟者在戒烟一年后平均会增重 10 磅,其中大部分增重发生在戒烟的前三个月。若在戒烟24小时内产生四种以上的症状,即可能被判定为尼古丁戒断症候群,持续的时间可达两周至一个月。较新的研究显示,尼古丁戒断症候群在抽一两根烟以后就可能发生,而且其发作时间最常可达数周后才发作;一些吸烟者(常见于刚开始吸烟的青少年)对尼古丁戒断症候群的哀嚎与重烟瘾者及教科书的描述相同,但除此之外大大不同,他们不需要长期吸烟就成瘾、可以在停止吸烟后数天至数周才发生症状、吸烟量非常的少就可以舒缓症状,发作间隔常会随着时间缩短,可能会在数年后让人必须一天吸五根以上。尼古丁戒断症候群会使戒烟者有吸烟的念头,除了可靠意志力来控制外,亦可利用尼古丁贴片、嚼片、吸入器、喷鼻器或其他诊断药物等补充品替代烟品。除了用药物和补充品外,也可以借由调整生活作习、运动、饮食习惯、冥想等方式减低不适感。对于患上烟瘾的人是指对烟草中的尼古丁产生依赖性,戒烟也属于一种医疗行为,可降低罹患癌症的机会,也可以避免伤口无法愈合(主要是手术前后禁烟可以有效降低风险、甚至一些手术不禁烟是不可能成功),而帮助戒烟的门诊所采用的医疗方式主要分为尼古丁替代疗法和非尼古丁替代疗法。尼古丁替代疗法是指在烟品戒断过程中,利用烟品以外的尼古丁制品,来协助达成戒烟的目的,这些产品可以透过不同于吸烟的管道使身体获得尼古丁。常见的制品包括尼古丁贴片、口嚼锭、含片、鼻腔喷雾剂。对烟瘾者而言,尼古丁替代疗法被视为是一种有效的戒烟方式,每年约500万人死于烟害,并非完全是尼古丁所致,还有吸烟烟雾中的一氧化碳和焦油等有害物质。和直接吸烟相比,尼古丁替代疗法也是一种安全获得尼古丁的方式。电子烟在理论上也是一种尼古丁替代疗法,但实务上却不尽然,因为电子烟可分为含有尼古丁成分与不含尼古丁成分,若未来能达到品质控管等等因素,才能算得上正式的疗法。尼古丁贴片上的尼古丁会经由皮肤吸收、尼古丁嚼片和吸入剂是经口摄取尼古丁而达到如同吸烟的效果。疗法的过程使吸烟者停止吸烟的行为,但身体仍然可摄取尼古丁。使用此疗法者在疗程过程中不宜吸烟,否则易产生体内尼古丁量过高的危险。非尼古丁替代疗法的药物包括一些忧郁症药物,可以避免戒烟初期的心理痛苦;可和尼古丁竞争烟碱接受体的物质、或是调节尼古丁引起的的神经传递物,可与尼古丁乙酰胆碱接受体结合,产生近似吸烟的感觉。

相关

  • 中耳炎中耳炎是一系列中耳发炎疾病之统称。其中以急性中耳炎(AOM)和中耳积水两型最为常见(OME)。急性中耳炎为急性感染所致,耳朵疼痛为其常见的临床症状。罹患急性中耳炎的幼童,常有拉扯
  • 寄生虫寄生虫(英语:parasitic worm)指一种生物,将其一生的大多数时间居住在另外一种生物体内,且会危害被居住的生物体的生理机能,被寄居的生物则称为宿主或寄主。寄生虫会在宿主或寄主体
  • 抽烟吸食烟草(英语:Tobacco smoking,或称抽烟、吸烟,粤语作食烟,闽南语作食薰)是从燃烧烟草产品吸入烟草的致瘾化学物质尼古丁,特别是吸食香烟、吸食雪茄、使用烟斗等行为,香烟的主要成
  • 冠状病毒冠状病毒亚科(英语:Coronavirus)是一类在动物与人类之间传播的人畜共患的RNA病毒。冠状病毒可感染哺乳动物、鸟类,引起牛和猪的消化道疾病或鸡的上呼吸道疾病。自然界常见,已知可
  •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特发性间质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简称IIP),又称非感染性肺炎(noninfectious pneumonia),属于一种间质性肺病。该疾病通常侵袭肺间质,有些也会侵袭气道(例如Cryptog
  • 不特定的间质性肺炎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简称NSIP)属于一种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症状包含咳嗽、呼吸困难,以及疲倦。目前认为属于一种自体免疫有关,可能为未分化
  • 器官器官是动物体或植物体的由不同的细胞和组织构成的结构,用来完成某些特定功能,并与其他分担共同功能的器官,一起组成各个系统(动物体)或整个个体(植物体)。植物体的器官分为生殖器官
  • 生命征象生命体征(英语:Vital signs),或称生命迹象,医学术语,是一组4到6个最重要的人体基本生理功能(维持生命)的表征。这些测量结果被用于评估个体的身体健康,提供潜在疾病的线索,并显示出
  • 喘鸣喘鸣(英语:Wheeze, Sibilant Rhonchi),又称啰音,是指呼吸过程中呼吸道持续产生的粗糙声音。哮鸣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呼吸道的某些部分缩小或被堵塞,亦可能是呼吸道内的气流速度提高。
  • 退伍军人菌属Legionella adelaidensis Legionella anisa Legionella beliardensis Legionella birminghamensis Legionella bozemanii Legionella brunensis Legionella busanensis Le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