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奔奔石
✍ dations ◷ 2025-08-08 15:13:51 #奔奔石
奔奔(Benben)是从太初水域升起的原始丘,在古埃及宗教赫里奥波里斯的创世神话中,原始丘是由雌雄同体混沌水神努恩(Nun)巨卵而生成的,然后诞生了亚图姆又衍生为九柱神团共同成为宇宙万物创造神。奔奔石(也称方尖锥(英语:pyramidion))是埃及金字塔的顶端石。也和方尖碑有关联。游戏王主角武藤游戏戴的千年积木改编自奔奔石。在金字塔铭文(英语:Pyramid Texts)中,如语词587和600,亚图姆(Atum)本人就是有时被称为“丘”("mound")。那时已经变成了一个小金字塔,在赫里奥波里斯创世神话中是亚图姆神的住所。其他城市发展出各自的原始丘(the primeval mound)神话。在孟菲斯 神学中,一切的创造都被看成是同一位神祇的功劳,也就是卜塔神的独立创世,卜塔就成为拟人化的原始丘。奔奔石,就是原始丘的别名,在古埃及赫里奥波里斯太阳神庙的神圣石头。这是接收太阳第一缕曙光的位置。被公认为以后方尖碑和大金字塔的封顶盖石(英语:capstones)是以它为原型设计的。封顶盖石或金字塔尖也被称为顶角锥(英语:pyramidion)。在古埃及,这部分可能是镀金的,在阳光下会闪闪发光。顶角锥(pyramidion)也被称为“奔奔石”。许多这样的奔奔结石,常刻有图像和铭文,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可见到。贝努鸟,在赫里奥波里斯神话中被尊崇为能浴火重生的火凤凰,原始丘是其住所。根据巴里·肯普(英语:Barry Kemp (Egyptologist))认为奔奔、凤凰和太阳之间的连接是很可能基于在金字塔铭文(英语:Pyramid Texts)语词600,§1652中对亚图姆歌颂表达的:太阳上升,对生活在原始丘的永生的贝努鸟发出光芒。从最早的时候,奔奔的象形书写程式有下列的形式:这大概就是原始奔奔以优美的竖立作为诚心祈求,和尊崇的目标。在埃及第五王朝,奔奔的描画正式被固为坐立的方尖碑。后来,在中王国时期,成为一个长而细的方尖碑。在阿马尔那时期的非尼哈贵族古墓(英语:Panehesy),奔奔成为一个大而圆的平顶石柱立在高起的平台上。
相关
- 类语辞典索引典(英语:thesaurus),也称为叙词表或类语辞典,同义词辞典,是主题分析的一种实作方法。所谓主题分析是指辨识某作品之知识内涵,分析其特性,并使用某些文字、代号描述其主题。主题
- 立克次氏体目立克次体目是变形菌门中的一目,大部分已知的物种都只是以其他细胞的内共生体的形式存在。其中有一些是很有名的病原体,包括立克次体,它引起许多人类的疾病。另一方面,对立克次体
- 核内体胞内体(英语:Endosome,又称内体)在细胞生物学中指的是一种真核细胞中的膜结合细胞器,属于一种囊泡结构。作为细胞内吞作用中运载途径的一个区室,胞内体从细胞质膜被传递到溶酶体被
- 国术馆武馆是指教授和学习各种武术的组织机构。多数武馆以某种武术派门为基础设立教授徒弟,亦有部分综合学习武术的的武馆,例如精武体育会。一般中国武术的武馆,又叫国术馆,早期开课教
- 南洋理工大学南洋理工大学(英语: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缩写为NTU),简称南大,是新加坡的一所综合类研究型大学。其校址前身是成立于1955年的南洋大学校址。南大的主要校园被称为“
- 路易斯酸酸碱电子理论,也称广义酸碱理论、路易斯酸碱理论,是1923年美国化学家吉尔伯特·路易斯提出的一种酸碱理论。该理论认为:凡是可以接受外来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为酸(路易斯酸
- 金属晶体金属是一种具有光泽(对可见光强烈反射)、富有延展性、容易导电、传热等性质的物质。金属的上述特质都跟金属晶体内含有自由电子有关。由于金属的电子倾向脱离,因此具有良好的导
- 视网膜黄斑衰退症黄斑部退化(英语:Macular degeneration),也被称为老年性黄斑部病变(英语: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簡寫為AMD或ARMD),会出现视力模糊(英语:blurred vision)或中央视野(英语:visua
- 米歇尔·劳德鲁普米歇尔·劳德鲁普(丹麦语:Michael Laudrup,1964年6月15日-),是一名丹麦前足球运动员,退役后担任主教练,球员时期司职中场,曾效力布隆德比、尤文图斯、巴塞罗那、皇家马德里等。教练时
- 李奥波德与勒伯案李奥波德与勒伯案(Leopold and Loeb),纳森·李奥波德(Nathan Freudenthal Leopold, Jr.,1904年11月19日-1971年8月30日)、李察·勒伯(Richard A. Loeb,1905年6月11日-1936年1月28日)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