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增长极理论
✍ dations ◷ 2025-07-19 02:10:41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英语:Growth pole theory)是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于1950年代提出的非均衡区域发展理论,尤其对于中国、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规划起到了显著的影响。增长极理论是以非均衡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在发展经济的产业关联研究上作出了重大贡献。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最早在在他的著作《经济空间:理论的应用》、《略论发展极的概念》等中,率先提出了以“增长极”为标志和以“不平等动力学”为基础的区域非均衡增长的理论。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的实质是一种阐释区域非均衡发展原理的理论,他关注“增长或发展如何产生?”“如何进一步发展的”等经济学议题。佩鲁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区域的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因此,在增长极理论的指导下,区域发展的实质过程便是区域极化和扩散的过程,区域规划的方法便是促进具有区位和资源禀赋优势的地区激化和扩散。佩鲁在研究区域经济空间时,首先将经济空间划分为三种类型,即:佩鲁研究的经济空间主要指“作为力场的空间”,“经济空间由那些能产生离心力和向心力的中心构成”。佩鲁从抽象的经济空间出发,认为经济空间存在着若干中心、力场或极,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各种离心力和向心力,从而产生相互联合的一定范围的“场”,并总是处于非平衡状况的极化过程之中。
“作为力场的空间”的区域空间结构随着区域发展而演变,一般包括四个阶段:中国先后推动发展深圳特区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浦东新区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滨海新区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作为三个增长极,以及滨海新区获批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经济学和区域规划理论依据便是增长极理论
相关
- 子囊子囊(ascus)是子囊菌门真菌通过单倍体胞核进行有性生殖并辗转产生而产生子囊孢子的细胞。子囊一般位于产囊菌丝的顶端,形状不一,多数子囊呈现圆柱状,也有瓶状或棒状。子囊大多通
- Cn5f14 6d10 7s22, 8, 18, 32, 32, 18, 2第一:1154.9 kJ·mol−1 第二:2170.0 kJ·mol−1 第三:3164.7 kJ·mol−1 (六方密排主条目:[[鎶的同位素]]'鎶'(Copernicium)是一种人工合成
- 光气碳酰氯,俗称光成气(英语:phosgene;化学式:COCl2),简称光气,从化学结构上看是碳酸的二酰氯衍生物,是非常活泼的亲电试剂,容易水解,是剧烈窒息性毒气,高浓度吸入可致肺水肿,毒性比氯气约大1
- 麻黄麻黄为汉药,或中药中所称“发散风寒药”;古时别名龙沙、卑相、大麻。包括有三种麻黄属的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与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采
- 瑞利约翰·斯特拉特,第三代瑞利男爵,OM,FRS(英语:John Strutt, 3rd Baron Rayleigh,1842年11月12日-1919年6月30日),英国物理学家。他与威廉·拉姆齐合作发现氩元素,并因此获得1904年诺贝
- 华伦海特丹尼尔·加布里尔·华伦海特(德语:Daniel Gabriel Fahrenheit, 1686年5月14日-1736年9月16日),德国物理学家、工程师(虽然他基本定居在荷兰),华氏温标的创立者。华伦海特出生于但泽(
- 冖冖部,就汉字索引来说,是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十四个(两划的则为第八个)。冖部归于二划部首,通常是从上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为冖部。用布巾覆盖物体,
- Sn锡(Sn,原子量:118.710(7))共有71个同位素,由于锡的质子数为幻数50,因此锡的同位素相较于邻近的核素都有较稳定的趋势,例如锡有7个稳定同位素和3个观测上稳定的同位素,这是所有化学元
- C-17C-17“环球霸王III”(英语:C-17 Globemaster III)是美国麦道公司(现为波音)为美国空军研制生产的战略军用运输机,是同时具备战略战术空运能力于一身的短场起降(英语:Short Takeoff a
- 叶脉曲张病毒属叶脉曲张病毒属(Varicosavirus),是病毒的一属。代表种是莴苣大叶脉联合病毒(Lettuce big-vein associated virus)。名称来源:“Vari”从拉丁语静脉曲张(varix),异常的扩张(abn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