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语族

✍ dations ◷ 2025-09-17 10:37:18 #波罗的语族
波罗的语族是印欧语系下的一族语言,使用地区处于北欧波罗的海沿岸。共分两支:“西波罗的语支”(其下语言已全部灭亡)和“东波罗的语支”(目前仍在使用的此族语言都在其中)。虽同属一族,立陶宛语、拉脱维亚语和普鲁士语的区别很大,相互之间无法理解。普鲁士语现已灭亡,是此族中最古老的语言。虽然波罗的海国家通常指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但从语言上来讲,爱沙尼亚语隶属于乌拉尔语系,和其他两国语言及所有其他印欧语系语言都没有迄今已知的联系。现代波罗的语使用者普遍聚居在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的边境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前苏联国家等地的移民群体也在使用。历史上此语族使用范围很广:西至今日波兰境内的维斯瓦河河口;东至今日白俄罗斯境内的第聂伯河,甚至可能延伸到莫斯科;南方可能延伸至基辅。此语族曾存在于这些地方的关键证据是,这些地区的“水文名称”(江河湖海等水域的名字)都明显带有波罗的语族的特征。一般可以根据水文名称来判断文化的传播影响范围,但不能测量岀具体时间。后来斯拉夫民族向南方和西方扩张、日耳曼民族向东方扩张,致使波罗的领土逐渐缩减至原来的一小部分。公元前13世纪左右,使用波罗的语前身语言的远古印欧语系民族,在波罗的海海岸的南方地区定居。后来逐渐往海岸移居,与当地使用乌拉尔语的原住民(渔民和农民等)融和,这些原住民在不同程度上被波罗的民族同化。于是不同的方言之间渐行渐远,转化为不同的语言,这个过程大约发生在公元后第一个千年内。古代历史学家早在公元前98年就提到了各种波罗的部落,但第一次证实波罗的语的存在却在1350年左右,证据是一本日耳曼语-普鲁士语字典,名为“Elbing普鲁士辞汇表”。1545年从一首赞美诗的翻译证实了立陶宛语的存在;第一本立陶宛语印刷书出现在1547年,为Martynas Mažvydas编著的基督教探题手册。1530年一首赞美诗中证实了拉脱维亚语;1585年出现了此语印刷版的探题手册。证实如此之晚的原因之一,在于波罗的民族比其他所有欧洲民族抵抗基督教化的时间都要久,所以书面文献出现很晚,他们的语言也基本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13世纪时,日耳曼国家在当时的普鲁士地区成立,很多波罗的语族之普鲁士人迁徙,普鲁士人也慢慢被同化,到17世纪末时,普鲁士语已经灭亡。1569-1795年的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期间,官方文献由波兰语、罗塞尼亚语和拉丁语书写,而立陶宛语通常是平民日常口头使用。波兰分裂后,大部分波罗的地区归入俄罗斯帝国管辖范围,当地语言有的时候被禁止书写或在公共场所使用。语言学者对波罗的语言有很浓厚的兴趣,因为此族语言保留了很多古语特征。学术界相信这些特征在原始印欧语的早期就已经存在。一些已经灭亡的波罗的语言几乎没有书面文献存在,只能从古代历史学者或人名地名中推断;此族下所有语言(包括现存的)的书面形式都相对出现得很晚,这两个主要原因和其他一些因素一起阻碍了对波罗的语族历史的研究,使学术界对此族语言在印欧语系中的地位争论不休。一些语言学家相信波罗的语言从印欧语系中单独分裂岀来;而另一些人认为它和斯拉夫语族或日耳曼语族有共同的祖先,应该称作波罗的-斯拉夫语或波罗的-日耳曼语。也有一些人将波罗的语和地理距离较远的阿尔巴尼亚语、达契安语和色雷斯语等联系起来。后来也有人认为,波罗的语族这个分法本身就是错误的。他们认为东西波罗的语有不同的祖先,后来才汇合到了一起。

相关

  • 吸烟吸烟(英语:Smoking),又称抽烟、烧烟、食烟(粤语),指燃烧特定物质,使它产生气体,之后再利用呼吸,让烟雾进入呼吸道及肺部,从而吸收其中的某些成分进入人体血管的行为。在人类社会中,最常
  • 氧头孢烯氧头孢烯(英语:Oxacephem)是一类抗生素,和头孢烯结构上类似,不过5号位置的硫原子由氧原子取代。例子包括拉氧头孢和氟氧头孢。羧基青霉素:羧苄西林(卡茚西林) · 替卡西林 · 替
  • 安德鲁·斯丁普森安德鲁·斯廷普森(英语:Andrew Stimpson,1980年-),英国苏格兰出生,他是被确认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十七个月后,测试结果呈阴性反应的英国男子。虽然过往在非洲曾经有受感染者成功击
  • 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机能低下症(Hypothyroidism),又称作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或是简称甲减,是一个因甲状腺无法分泌足够的甲状腺激素的内分泌疾病。此病可以造成很多症状,像是畏寒、疲劳、便秘、抑
  • 红统府红统府(泰语:จังหวัดอ่างทอง,皇家转写:Changwat Ang Thong,泰语发音:)是泰国中部的一个府。红统府以前称“威社猜餐城”,为大城府的前哨城市,以后在大城时代迁都至昭拍
  • 明亚明亚(阿拉伯语:منيا‎)位于埃及中部,是明亚省的首府。
  • 格拉纳达参数所指定的目标页面不存在,建议更正成存在页面或直接建立下列一个页面(建立前请先搜寻是否有合适的存在页面可以取代):注意如果条目名称是繁体字要使用繁体的“消歧義”,简体字
  • 梭曼梭曼英语:(Soman),学名甲氟膦酸频那酯(O-Pinacolyl methylphosphonofluoridate),由德国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理查德·库恩博士于1944年首次合成,为G类神经性毒剂中最重要的一种毒
  • 腹足动物见内文腹足纲(学名:Gastropoda)是软体动物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通常所说的蜗牛、海螺和蛞蝓,也是当中最大的纲,约6.5万到8万个物种。腹足纲是动物中仅次于昆虫纲(Insecta)的第二
  • 结构主义实证主义 · 反实证主义(英语:Antipositivism) 结构主义 · 冲突理论 中层理论 · 形式理论 批判理论人口 · 团体 · 组织(英语:Organizational theory) · 社会化 社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