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波罗的语族
✍ dations ◷ 2025-05-15 23:37:57 #波罗的语族
波罗的语族是印欧语系下的一族语言,使用地区处于北欧波罗的海沿岸。共分两支:“西波罗的语支”(其下语言已全部灭亡)和“东波罗的语支”(目前仍在使用的此族语言都在其中)。虽同属一族,立陶宛语、拉脱维亚语和普鲁士语的区别很大,相互之间无法理解。普鲁士语现已灭亡,是此族中最古老的语言。虽然波罗的海国家通常指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但从语言上来讲,爱沙尼亚语隶属于乌拉尔语系,和其他两国语言及所有其他印欧语系语言都没有迄今已知的联系。现代波罗的语使用者普遍聚居在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的边境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前苏联国家等地的移民群体也在使用。历史上此语族使用范围很广:西至今日波兰境内的维斯瓦河河口;东至今日白俄罗斯境内的第聂伯河,甚至可能延伸到莫斯科;南方可能延伸至基辅。此语族曾存在于这些地方的关键证据是,这些地区的“水文名称”(江河湖海等水域的名字)都明显带有波罗的语族的特征。一般可以根据水文名称来判断文化的传播影响范围,但不能测量岀具体时间。后来斯拉夫民族向南方和西方扩张、日耳曼民族向东方扩张,致使波罗的领土逐渐缩减至原来的一小部分。公元前13世纪左右,使用波罗的语前身语言的远古印欧语系民族,在波罗的海海岸的南方地区定居。后来逐渐往海岸移居,与当地使用乌拉尔语的原住民(渔民和农民等)融和,这些原住民在不同程度上被波罗的民族同化。于是不同的方言之间渐行渐远,转化为不同的语言,这个过程大约发生在公元后第一个千年内。古代历史学家早在公元前98年就提到了各种波罗的部落,但第一次证实波罗的语的存在却在1350年左右,证据是一本日耳曼语-普鲁士语字典,名为“Elbing普鲁士辞汇表”。1545年从一首赞美诗的翻译证实了立陶宛语的存在;第一本立陶宛语印刷书出现在1547年,为Martynas Mažvydas编著的基督教探题手册。1530年一首赞美诗中证实了拉脱维亚语;1585年出现了此语印刷版的探题手册。证实如此之晚的原因之一,在于波罗的民族比其他所有欧洲民族抵抗基督教化的时间都要久,所以书面文献出现很晚,他们的语言也基本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13世纪时,日耳曼国家在当时的普鲁士地区成立,很多波罗的语族之普鲁士人迁徙,普鲁士人也慢慢被同化,到17世纪末时,普鲁士语已经灭亡。1569-1795年的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期间,官方文献由波兰语、罗塞尼亚语和拉丁语书写,而立陶宛语通常是平民日常口头使用。波兰分裂后,大部分波罗的地区归入俄罗斯帝国管辖范围,当地语言有的时候被禁止书写或在公共场所使用。语言学者对波罗的语言有很浓厚的兴趣,因为此族语言保留了很多古语特征。学术界相信这些特征在原始印欧语的早期就已经存在。一些已经灭亡的波罗的语言几乎没有书面文献存在,只能从古代历史学者或人名地名中推断;此族下所有语言(包括现存的)的书面形式都相对出现得很晚,这两个主要原因和其他一些因素一起阻碍了对波罗的语族历史的研究,使学术界对此族语言在印欧语系中的地位争论不休。一些语言学家相信波罗的语言从印欧语系中单独分裂岀来;而另一些人认为它和斯拉夫语族或日耳曼语族有共同的祖先,应该称作波罗的-斯拉夫语或波罗的-日耳曼语。也有一些人将波罗的语和地理距离较远的阿尔巴尼亚语、达契安语和色雷斯语等联系起来。后来也有人认为,波罗的语族这个分法本身就是错误的。他们认为东西波罗的语有不同的祖先,后来才汇合到了一起。
相关
- 遗传遗传(英语:Heredity),俗称随根,是指经由基因的传递,使后代获得亲代的特征。遗传学是研究此一现象的学科,目前已知地球上现存的生命主要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除了遗传之外,决定生物
- 营养器官营养器官通常指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 营养器官的基本功能是维持植物生命,这些功用抱括了如:光合作用等。但在某些状况之下,可能有 无性生殖/营养生殖,意指,这些营养器官可能
- 载体蛋白载体蛋白(英语:carrier protein)简称“载体”,是参与离子、小分子或高分子跨越生物膜进行运输的一类多回旋折叠蛋白质。载体蛋白都是跨膜蛋白,它们能在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过程中
- 地方病地方性流行(Endemic)又称地方病或风土病,在流行病学中,指毋须从外界输入,便能在人口内持续出现的疾病,例如:在英国,水痘是地方性流行病,而疟疾并不是。虽然每年在英国都会出现数宗本
- 镰刀型红血球疾病镰刀型红血球疾病(英语:Sickle-cell disease, SCD)是一组通常由双亲遗传而来的血液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叫做镰状红血球贫血症(Sickle-cell anemia, SCA)。该疾病会引起红
- 磺胺甲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是一种磺胺类抗菌药物,其INN名称是“Sulfamerazine”。该药物可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等病症。该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尚不明确,在大鼠体内的LD50(半致死量
- 苏糖苏糖(英语:Threose,C4H8O4)在分类上属于丁糖与醛糖,从费希尔式的角度看,中间两个碳原子上的羟基在碳骨架的异侧。有机化学的习惯命名法中,使用“苏”或“苏式”("threo")表示相邻两碳
- 神义论神义论(英语:theodicy),是一个神学和哲学的分支学科,主要探究上帝内在或基本的至善(或称全善)、全知和全能的性质与罪恶的普遍存在的矛盾关系,这个术语来源于希腊语theos(表示“上帝
- 喙喙是鸟类上下颌包被的硬角质鞘,相当于哺乳动物吻突、唇和齿的功能。喙的主要功能是取食和梳理羽毛。某些恐龙也有类似的构造,不过不一定与鸟类同源。达尔文正是研究了加拉帕戈
- 东京都东京都(日语:東京都/とうきょうと Tōkyō to */?)是位于日本关东地方的一级行政区,与道、府、县同属日本第一级行政区划(广域地方公共团体(日语:地方公共団体)),为实际上的日本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