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越文平

✍ dations ◷ 2025-11-06 02:53:17 #1860年出生,1922年逝世,旅顺市市长,宫城县出身人物

大越文平(1860年-1922年1月2日),出身日本宫城县,日本政治人物,旅顺市役所首任市长。

大越文平于万延元年一月二十日(1860年)生于仙台市,比姐姐まつゑが小四岁。1870年(明治三年),其父大越文五郎“悔悟前非而自首获得免罪”(“先非ヲ悔悟自首候ニ付御寛典ヲ以テ罪指シ免セラレ”),后来迁居东京,信仰东正教。

大越文平早年有志于到海外发展,起初于1872年(明治五年)来到东京。1873年(明治六年),自幼生长在维新的混乱期的姐姐まつゑが嫁给了大越家旧本领北目大崎村的旧郷士泽田金五郎,1876年(明治九年)年5月7日,生下了长女。在父亲大越文五郎的感化下,大越文平自幼亲近东正教,后与父亲一起成为信徒。稍长,大越文平学习俄语(日本称“露语”),1879年(明治十二年)年从东京外国语学校(现东京外国语大学)露语科毕业。

1879年(明治十二年)7月,他在东京任俄国驻日本公使馆(俄语:Посольство России в Японии)通译,同年9月转任俄国驻长崎领事馆附。

1884年(明治十七年),尼古拉堂动工建设,其父大越文五郎被推举为会计,尔后继续任该教会的会计监督。1885年(明治十八年),大越文平辞去了俄国驻长崎领事馆附的职务,回到东京,独自从事商业经营并从事俄语翻译。当时其父大越文五郎受命缮写尼阔赖师所译的经典草藁,可能大越文平也参与了这一工作。1887年(明治廿年),其父大越文五郎获得赦免,“东京大越家”再度兴起。1891年(明治廿四年),大越文平和其父为之付出大量心血的尼古拉堂经过七年的工期终于建设完成了。

1902年(明治三十五年)10月,大越文平到达旅顺。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2月,他获俄国关东总督的许可,任旅顺居留日本人会长。

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大越文平一度归国。同年6月他到芝罘(今烟台)经营漕业。《外务省外交资料馆所蔵文书》中“日野文平”一名多见。大越家也藏有许多署名“日野文平”的书信,可见大越文平一度曾因某种理由自称“日野”。

日俄战争中,日军进行了苦战,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1月占领旅顺。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3月,大越文平任辽东守备军司令部附,参与旅顺的军政事务,并独力从事商业活动。同年9月,通过《朴茨茅斯条约》,日本从俄国手中夺取了南满洲的铁路和旅顺、大连的租借权。在旅顺,日本继承了俄国获得的权益,使这里成为日本租界地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将关东州厅(从大连迁来)、関东军司令部(从新京迁来)、海军基地、要塞均设于旅顺,旅顺也成了日本的大陆政策的要地。

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11月,南满洲铁道会社(满铁)成立。后来随着军政的撤废,大越文平受托组织旅顺卫生组合并任委员。1907年(明治四十年)9月旅顺协会创立并选举领导人。1911年(明治四十四年)4月,大越文平被选为旅顺协会会长。1913年(大正二年),大越文平的外甥泽田俊郎随母亲まつゑは上京,入竹桥的近卫连队。

1915年(大正四年)10月1日,旅顺市会议员选举旅顺市长,大越文平当选第一任旅顺市役所市长。1916年(大正五年)1月,之前入狱并被废嫡的长兄大越弘毅在狱中死亡。同年10月12日,其父大越文五郎以85歳高龄去世,此时大越文平56歳,其姐姐まつゑは60歳。

当时,大越文平将妻子留在东京的大宅“大越屋敷”中,自己只身赴任,所以大越文平频繁在日本和满洲之间往来。大越文平的侄子,也是其长兄大越弘毅的长子大越十郎,在偕妻子新婚旅行时访问了旅顺。大越文平的长子大越茂文等人也在学校放假之际到旅顺探望父亲。1918年(大正七年),从近卫连队除队的外甥泽田俊郎独自来满洲投奔大越文平,后经大越文平斡旋,进入了满铁。1920年(大正九年)8月,泽田俊郎归国到仙台结婚,后偕新婚妻子再度回到满洲。1921年(大正十年)6月,泽田俊郎的长男在满洲出生。

1922年(大正十一年)1月2日,大越文平逝世,享年61岁。安葬于旅顺市共同墓地。

Flag of the Russian Empire (black-yellow-white).svgFlag of Russia.svg 达里尼特别市市政厅市长

附:苏联大连地方自卫委员会委员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 旅顺市人民委员会(县级市)市长

相关

  • 马丁乌斯·贝杰林克马丁努斯·威廉·拜耶林克(荷兰语:Martinus Willem Beijerinck,1851年3月16日-1931年1月1日),荷兰微生物学家和植物学家。他出生在阿姆斯特丹。拜耶林克就读于荷兰莱顿大学,并成为
  • 现象现象(古希腊语:φαινόμενoν;英语:phenomenon,复数型:phenomena)是指能被观察、观测到的事实。通常是用在较特别的事物上。“现象”一词源为“可见的东西”,英文的“phenomen
  • 三日疟Haemamoeba malariae Feletti and Grassi, 1889 Plasmodium malariae var. quartanae Celli and Sanfelice, 1891 Plasmodium malariae quartanae Kruse, 1892 Haemamoeba l
  • 俄罗斯行政区划俄罗斯行政区划可以作以下几种分类:俄罗斯本身是一个联邦国家,共由85个不同大小的联邦主体(俄语:субъекты)组成。这些联邦主体虽然大小不一,但都有着相同的联邦权利,同样有
  • 脊髓半切综合征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équard syndrome,布朗-塞加尔综合征)是一种在脊髓受到侧向半切时发生的综合征,可导致感觉官能丧失和肌肉瘫痪。该病首先与1850-1851年间由神经生理学家
  • 呐喊 (绘画)《呐喊》(挪威语:Skrik),或译称《尖叫》,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1893年的作品,表现主义绘画风格的代表作,表达了强烈的“存在性焦虑”。《呐喊》是挪威表现派画家爱德华·蒙克的代
  • 格奥尔格·冯·特拉普格奥尔格·路德维希·里特尔·冯·特拉普(德语:Georg Ludwig Ritter von Trapp,1880年4月4日-1947年5月30日),又译盖尔·冯·特拉普,奥匈帝国海军少校。今日的奥地利人视之为民族英
  • 杭州南站杭州南站,前称萧山站,是沪昆线和萧甬线两线枢纽,同时是杭甬客运专线和沪昆客运专线的车站,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北干街道。离杭州站27公里。在杭州东站关闭改建期间,杭州南站作为杭州
  • 妮娜·库特妮娜·伊迪丝·库特(1883年9月23日至1945年1月6日)是爱尔兰的槌球(英语:croquet)玩家。妮娜·伊迪丝·库特于1883年9月23日出生于英格兰肯特郡的皇家唐桥井。她是奥兰多·罗伯特
  • 奥尔良公爵腓力八世奥尔良公爵腓力八世(法语:Louis Philippe Robert d’Orléans;1869年8月24日-1926年3月28日),法国国王路易腓力后裔,是自1894年到1926年法国奥尔良派(英语:Orléanist)的王位觊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