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病变

✍ dations ◷ 2025-10-28 18:05:00 #黄斑病变
黄斑部退化(英语:Macular degeneration),也被称为老年性黄斑部病变(英语: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簡寫為AMD或ARMD),会出现视力模糊(英语:blurred vision)或中央视野(英语:visual field)视力障碍的症状。初期通常不会有症状出现。部分病患会随时间有阶段性的恶化,这可能影响单眼或双眼。虽然此病未造成完全的失明,但是中央视力的丧失,可能会使患者在脸部辨识、驾驶、阅读或其他日常活动产生困难。患者有可能出现视幻觉,但是并不会太严重,也不表示有精神病。黄斑部病变通常发生于年长者。基因、抽烟以及过度接触阳光照射也会有所影响。这是由于视网膜黄斑的损伤所造成。可以完整的视力测试诊断得知。眼科医生会进行放大瞳孔检查眼底作初部检查,医生亦可能会建议患者接受眼底萤光造影及光学同步眼底扫描作进一步检查,判断是哪一种黄斑点病变及病情。病情依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重度的老年性黄斑部病变可被另外分成干性与湿性,而90%为干性老年性黄斑部病变。预防老年性黄斑部病变的方法包含戒烟、运动及健康的饮食。补充维生素没有明显的预防效果。一旦视力已经丧失,就无法痊愈或治疗恢复。在湿性老年性黄斑部病变的治疗方式有眼内注射抗血管内皮增生因子(英语:anti-VEGF medication),较少见的激光光凝固治疗(英语:laser coagulation)或光动力疗法都可能减缓病情恶化。已有老年性黄斑部病变的的患者,补充有益的营养成分可以减缓病情恶化。在2010年全球有两千三百万的人有老年性黄斑部病变。在2013年,中度到重度的病患有一千三百四十万人,且这是在继白内障、早产及青光眼后造成失明的第四常见的主要因素。超过五十岁的人较容易出现老年性黄斑部病变,在美国,老年性黄斑部病变为造成此年龄族群失去视力的主要因素。年龄50到60岁的人,约有0.4%有此疾病;而60到70岁的人约有0.7%有;年龄70到80岁的人约2.3%有,在超过80岁的人中则有将近12%的人有老年性黄斑部病变。

相关

  • 弗雷德里克·图尔特弗雷德里克·威廉·图尔特 FRS(Frederick William Twort,1877年–1950年)是一位英格兰细菌学家,他在1915年发现了噬菌体。 他曾在圣托马斯医院研究医学,是布朗动物研究所(Brown In
  • CD4+1CDH, 1CDI, 1CDJ, 1CDU, 1CDY, 1G9M, 1G9N, 1GC1, 1JL4, 1Q68, 1RZJ, 1RZK, 1WBR, 1WIO, 1WIP, 1WIQ, 2B4C, 2JKR, 2JKT, 2KLU, 2NXY, 2NXZ, 2NY0, 2NY1, 2NY2, 2NY3, 2NY4
  • 类器官类器官是原生动物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结构,负责执行类似高等动物器官的功能,也有人将其归入细胞器。类器官也可是一种科学研究技术,指一些细胞的培养物,能够包含其代表器官的一些关
  • 银川市银川市,简称银,古称中兴路、兴庆府、怀远镇、宁夏省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位于宁夏中北部。市境北接石嘴山市,东抵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南达吴忠市,西界内蒙古
  • 唯名论唯名论(英语:Nominalism),形而上学的观点之一,根源于古希腊柏拉图学派,经中古欧洲经院哲学家发展,长时间成为哲学探讨的主题。在哲学中,它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争论,它讨论的是关于事物的
  • 统计统计学是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测定、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反映数据数据,以便给出正确消息的科学。这一门学科自17世纪中叶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它广泛地应用在各门学科,从自
  • 有颌下门有颔下门(Gnathostomata)原为有颔总纲(Gnatha),是脊椎动物亚门中拥有颔的一群,与无颔总纲相对应,属于较高等的一类。有颔下门生物之下颌骨系于距今约四亿三千万年前开始发展形成,即
  • 米歇尔-里夏尔·德拉朗德米歇尔·理查德·德拉兰德(法语:Michel Richard Delalande,1657年-1726年6月18日),又译德拉朗德,作为一位多产的法国巴洛克作曲家,他是法国大经文歌的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写了将
  • 吴培亨吴培亨(1939年-),上海人,中国超导电子学家,南京大学教授。1939年生于上海。196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现任南京大学超导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兼中国电子学会超导电子学分会主任。20
  • 第三中间时期第八第十第三中间时期,即古埃及自法老拉美西斯十一世于公元前1070年代死后,至普萨美提克一世于前664年驱逐第二十五王朝的努比亚统治者、创立第二十六王朝之前的一段时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