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帽子,又名贴标签、咒骂法、斗臭法、井里下毒(英语:Poisoning the Well),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政治宣传与修辞手法,也是一种典型的人身攻击,让阅听人在还无法深入了解、思考之前,就率先被某人身上负面的标签所影响,使阅听人对其事有种“先入为主”的负面认知与不良的刻板印象。
另外,由于“扣帽子”和其他相关词汇的负面意涵,因此说他人“扣帽子”、“贴标签”等行为本身,也有可能是在扣人帽子;另外若讲的事情是纯粹的事实,那不管内容再怎么难听,甚至听起来像是咒骂,都不能算是扣帽子。
贴标签的手法十分普遍、历史久远,根据美国宣传分析中心(英语:Institute for Propaganda Analysis)1937年在《宣传的艺术》(The Fine Art of Propaganda)中归纳的宣传7大手法中,贴标签就名列第一,属于最常用在宣传上的文字游戏。与贴标签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着重于自身正面宣传的手法称为“光辉普照”法。
美国宣传分析中心认为,贴标签在历史与个人人格发展上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力。贴标签不但可以摧毁一个人的名誉,也可以激励一个人达到非凡成就、或把人送入监狱、让人疯狂挑起战争并屠杀同袍。标签可以贴在个人身上,也可以贴在团体、帮派、部落、学校、政党、邻居、城邦、国家或种族身上。
贴标签的手法将上述的个人或团体,也可能是一种事物,与一个负面的符号连结在一起。宣传者希望利用这种技巧,让阅听人在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单单凭借著被赋予的负面符号就直接拒绝某种事物或人物。
扣帽子的语境在存在前长期被污名化使用,所以一部分耳熟能详的用词既是扣帽子又是污名化:傻子(疯子)、精神病和吃软饭等。两者的区别是污名化的内容映射的事件一定程度存在,而扣帽子的内容可以是完全虚有的。
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诸如“走资派”、“反革命”之类的“帽子”经常出现在人民生活中。除了口头上的扣帽子行为,在文革时期的批斗会上甚至出现了写有被批判者“罪名”的真正的帽子。现今中国大陆,一些人将经常给人贴标签的人称为“文革余孽”,然而动辄称他人为“文革余孽”的行为本身也可能是一种扣帽子的行为。
在政党斗争中,贴标签也是一种常见的操作方法,除了政治宣传外,贴标签也常利用于商业或广告上,藉以打击对手的产品。而在家庭、校园中,小朋友甚至教师也经常在无知的情形下替其他小朋友贴标签;而在社会上的一些兴趣群体当中,部分同好会因一些理由而对某些人士/单位/项目贴标签。可是,以上行为经常会对人格发展、社群和谐甚至民众对知识之认知,皆造成莫大的伤害与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