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星形十二面体

✍ dations ◷ 2025-04-02 17:52:44 #多面体,星形正多面体

在几何学上,大星形十二面体是一个由五角星组成的非凸正多面体,是正十二面体的星形多面体,其在非凸均匀多面体被编号为U52、在温尼尔多面体模型被编号为W22。该多面体最早是由温佐·雅姆尼策尔(英语:Wenzel Jamnitzer)于1568年发现并描述。后来在1619年时,被约翰尼斯·开普勒重新发现。

大星形十二面体的对偶多面体也是一种星形正多面体,同时也是星形二十面体,其为由正三角形构成的大二十面体。

大星形十二面体共有12个面、30条边和20个顶点,其每个面都是全等的正五角星、每个顶点都是3个五角星的公共顶点,在顶点图为三角形,可以用(5/2)3来表示,施莱夫利符号中利用 {5/2,3} 来表示,考克斯特符号(英语:Coxeter-Dynkin digram)中利用CDel node.pngCDel 3.pngCDel node.pngCDel 5.pngCDel rat.pngCDel d2.pngCDel node 1.png来表示。

大星形十二面体是一种星形正多面体,因此具有所有角相等的性质。其二面角只有一个值,其值为五平方根倒数之反余弦:

边长为单位常且几何中心位于原点的大星形十二面体,其顶点坐标为:

简单多面体是指这个多面体中的面不会与同一个多面体的另一个面相交的多面体。若大星形十二面体要成为一个简单多面体,则需要在这多面体中相交的面上放置新的顶点和边,并将原本的五角星面分割成5个三角形面。这样的多面体共有60个面、90条边和32个顶点

大二十面体与其对偶的复合体为复合大二十面体大星形十二面体。其共有32个面、60条边和32个顶点,其尤拉示性数为4,亏格为-1,有12个非凸面,是一种截半二十面体的星形多面体。温尼尔在他的书中列出将这种形状编为W61

相关

  • 再生不良性贫血再生不良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plastic anaemia)也叫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指骨髓未能生产足够或新的细胞来补充血液细胞的情况。一般来说,贫血是指低的红血球统计,但患有
  • β-内酰胺酶结构 / ECOD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s),又称为盘尼西林酶(Penicillinase)、头孢菌素酶(Cephalosporinase),是一类由某些细菌生成来提供多重抗药性,对抗β-内酰胺类抗生素(比如青霉素
  • 对立违抗性障碍对立反抗症(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简称ODD,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英语:DSM-5))中列在“破坏性,冲动控制和行为障碍”(Disruptive, impulse-control, and con
  • 周 琪周琪(1970年4月-),山东莱州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中国干细胞和发育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1996年取得东北农大理学博士学位。担任中国科学院
  • 阿斯利康制药阿斯特捷利康制药公司(英语:AstraZeneca plc.),是一家由瑞典阿斯特拉公司(Astra AB)和英国捷利康公司(Zeneca Group PLC)于1999年4月6日合并而成的大型英瑞合资制药企业。英国捷利康
  • 有益生物有益生物泛指进行对人类有益作用的生物。界定有益生物的标准相当主观:人类往往衡量某个品种的生物对人类的贡献多寡去判断其是否有益。例如从农业的角度看,种植农作物是首要的
  • 劳亚古大陆劳亚大陆(英文名:Laurasia)又译劳拉西亚大陆,为地质史古陆之一,存在于侏罗纪到白垩纪。劳亚大陆包含现今北半球大部分陆地。由劳伦大陆、波罗地大陆、西伯利亚大陆、哈萨克大陆、
  • 舍利舍利(梵语:शरीर śarīra,汉语拼音:Shèlì),又作坚固子、舍利子、设利罗,意为尸体或身骨,常指骨灰。其中有的结晶体形色各异。最早指佛陀释迦牟尼遗体自行火化后遗留的固体物,后
  • 中古法语中古法语(法语:moyen français)是法语其中一个历史分期,主要由1340年至1611年,主要特点有:中古法语其中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变格的消失(历时多个世纪)。名词再没有主格和间接格的分别,
  • 伊罗戈区伊罗戈斯(Ilocos Region)是菲律宾的第一大区,位于吕宋岛西北,包括南伊罗戈省、北伊罗戈省、拉乌尼翁省和班诗兰四个省,菲律宾第三大种族伊罗戈斯族主要聚居区,总面积为13 055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