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星形十二面体

✍ dations ◷ 2025-04-03 10:50:00 #多面体,星形正多面体

在几何学上,大星形十二面体是一个由五角星组成的非凸正多面体,是正十二面体的星形多面体,其在非凸均匀多面体被编号为U52、在温尼尔多面体模型被编号为W22。该多面体最早是由温佐·雅姆尼策尔(英语:Wenzel Jamnitzer)于1568年发现并描述。后来在1619年时,被约翰尼斯·开普勒重新发现。

大星形十二面体的对偶多面体也是一种星形正多面体,同时也是星形二十面体,其为由正三角形构成的大二十面体。

大星形十二面体共有12个面、30条边和20个顶点,其每个面都是全等的正五角星、每个顶点都是3个五角星的公共顶点,在顶点图为三角形,可以用(5/2)3来表示,施莱夫利符号中利用 {5/2,3} 来表示,考克斯特符号(英语:Coxeter-Dynkin digram)中利用CDel node.pngCDel 3.pngCDel node.pngCDel 5.pngCDel rat.pngCDel d2.pngCDel node 1.png来表示。

大星形十二面体是一种星形正多面体,因此具有所有角相等的性质。其二面角只有一个值,其值为五平方根倒数之反余弦:

边长为单位常且几何中心位于原点的大星形十二面体,其顶点坐标为:

简单多面体是指这个多面体中的面不会与同一个多面体的另一个面相交的多面体。若大星形十二面体要成为一个简单多面体,则需要在这多面体中相交的面上放置新的顶点和边,并将原本的五角星面分割成5个三角形面。这样的多面体共有60个面、90条边和32个顶点

大二十面体与其对偶的复合体为复合大二十面体大星形十二面体。其共有32个面、60条边和32个顶点,其尤拉示性数为4,亏格为-1,有12个非凸面,是一种截半二十面体的星形多面体。温尼尔在他的书中列出将这种形状编为W61

相关

  • 龙舌兰属龙舌兰属(学名:Agave),又名龙舌掌、番麻、万年兰、百年草,一般直接称为龙舌兰,属于天门冬科龙舌兰亚科龙舌兰属的多年生常绿灌木,原产于北美洲,其中在墨西哥有最多的种类,适于温暖气
  • 恩斯特·阿贝恩斯特·卡尔·阿贝(德语:Ernst Karl Abbe,1840年1月23日-1905年1月14日),德国物理学家、光学家、企业家。1840年出生于德国埃森纳赫。由于有他父亲的雇主的支持,恩斯特·阿贝能够
  • 亚胺结构亚胺是一种含碳-氮双键的官能团或有机化合物,通式为:R1R2C=NR3,其中氮原子连接一个氢原子(H)或一个有机基团(R3),碳原子则与另两个基团以单键连接。亚胺可视为醛或酮中氧原子被NR基团
  • 窦贤康窦贤康(1966年1月-),生于安徽泗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巴黎第七大学博士,空间物理学家,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2016年12月起任武汉大学校长、党委常委,2017年当
  • 左冠状动脉血管左冠状动脉(arteria coronaria sinistra,英文简称LCA),又称左主冠状动脉(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简称LMCA)为主动脉的一条分支,负责供应心脏左侧的血流。其源自于主动脉瓣(英语:ao
  • 标准分数标准分数(Standard Score,又称z-score,中文称为Z-分数或标准化值)在统计学中是一种无因次值,就是一种纯数字标记,是借由从单一(原始)分数中减去母体的平均值,再依照母体(母集合)的标准
  • 低温杀菌法巴氏消毒法,法国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于1864年发明的消毒方法,原理是用60~90°C的短暂加热,来杀死液体中的微生物,以达到保质的效果;确切温度和时间依照液体的种类和它所含的微生
  • 伯劳科伯劳科(学名:Laniidae)在鸟类全基因组测序分类系统中是鸟纲雀形目中的一个科。这是一种食肉的小型雀鸟,生性凶猛。伯劳古称“鵙”。《尔雅》记载,“鵙,伯劳也。”《曹子建集》卷十
  • 疾速号疾速号(英语:Sprinter,原意“短跑者”,又译:斯普林特号),全称北圣迭戈县轻轨(North County Transit District Sprinter),是一条服务于美国加州圣迭戈县的客运铁路线路,连接欧申赛德、维
  • 玉部玉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九十六个(五划的则为第二个)。俗称王字旁。就繁体中文中,玉部归于五划部首;简体中文拆分为玉部与王部。玉部通常是从下、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