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酸沼木乃伊
✍ dations ◷ 2025-05-15 13:59:07 #酸沼木乃伊
酸沼木乃伊(Bog body),又称沼泽木乃伊、沼泽人、湿地遗体,是指在酸沼中自然木乃伊化的人类尸体。目前被发现的数具酸沼木乃伊来自全球各地,年代从公元前8000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皆有。 其共通点是它们都在酸沼中被发现,并被部分保存。个体间的保存程度差异很大,从完整保存到仅剩骨骼。由于强酸性水质,低温和缺氧的特殊环境,使酸沼木乃伊呈现表皮黑化,内脏与皮肤保存完好的状态。但酸沼中的酸性物质会溶解磷酸钙,所以骨骼通常无法留下。酸沼木乃伊是自然形成,而非人为制造的木乃伊。沼泽提供极度酸性的环境,其中存在高浓度的有机酸和醛。泥炭藓和泥炭层将身体组织隔绝在防水,低氧的空间里,达到防腐的作用。酸沼环境的另一个特点是能够保存尸体的头发,衣服和皮革制品。目前发现的沼泽木乃伊大多有局部腐烂,或是保存状况差的现象。当它们暴露在正常大气中会迅速分解,许多个体因而损毁。截至1979年,发现并成功保存的标本数量为53具。自铁器时代,人类就开始从沼泽中采集泥炭作为燃料来源。历史上第一具酸沼木乃伊发现于1640年的德国荷斯坦。其后的18-19世纪,也有多起发现。此时期的发现者通常会将酸沼木乃伊移出,并为其进行隆重的基督教葬礼。自19世纪以来,人们开始将酸沼木乃伊视为有价值的古文物,许多已安葬的酸沼木乃伊被重新挖出并送入博物馆。20世纪初现代考古学兴起,考古学家开始有意识的挖掘和研究酸沼木乃伊。
相关
-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英语: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简称DIC),又称消耗性凝血病,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活化,使凝血酶增多,微
- 1313号染色体是人类23对染色体中的一对,正常人拥有2条13号染色体。13号染色体缠绕了约1亿1400万碱基对(构筑DNA的材料),并包含了人类细胞中约3.5%至4%的DNA。每条染色体上的基因识
- 毛毛可以指以下事物:
- 三相点三相点是指在热力学里,使一种物质三相(气相、液相、固相)达到热力学平衡共存时的一组温度和压强数值。比如,水的固-液-气-三相点是0.01℃(273.16K)及611.73Pa (约等于标准大气压101
- FeBrsub3/sub溴化铁,化学式为FeBr3,棕黄色或深红棕色固体。易溶于水,溶于水略显酸性,其水溶液可以结晶出暗绿色的FeBr3·6H2O。可溶于给电子溶剂(如乙醚、乙醇)中。固体溴化铁具有和氯化铁相似
- 漳州漳州市(闽南语: Tsiang-tsiu-tshī),简称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福建省南部。市境东北临厦门市,北接泉州市,西北界龙岩市,西南连广东省梅州市、潮州市,南滨南海,东
- 凸眼性甲状腺肿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Toxic diffuse goiter),又称格里夫氏症(Graves' disease),为一种主要侵犯甲状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为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最常见的原因,且会导致甲状腺肿
- 化学过程化学过程(英文:Chemical process)在科学上是一种改变一个或多个化学物质或化合物的手段。这类过程的发生,可能由自身或外在所引起,并且涉及某种形式的化学反应。就工程学而言,一个
- hypomagnesemia低血镁症(Hypomagnaesemia)是描述血液中的镁离子含量低于正常值的现象。正常人体内的血镁约介于 1.7–2.2 mg/dL 之间,如果血镁值低于 1.7 mg/dL(0.7 mmol/L)就是低血镁症。症
- 肃清大屠杀肃清大屠杀(又称大检证)是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占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时一个针对当地华人与反日分子有系统的种族清洗。虽然在1946年已经有人用“肃清”来形容这个大屠杀,新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