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的形成和演化

✍ dations ◷ 2025-08-08 18:06:56 #星系的形成和演化
在天文物理学中,有关星系形成和演化的问题有:星系是如何形成的,依然是天文物理学中最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并且继续延伸至星系演化的领域。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已经证实,在宇宙大爆炸之后,宇宙有一段时间是非常同质性的,其间的起伏低于十万分之一。今天最能被接受的观点是原始扰动的成长形成今天我们所观察到的所有结构,原始扰动诱发局部地区气体的物质密度增加,形成星团和恒星。这种模型的一种结果是在早期宇宙的一些地区因为有较高一点的密度而形成了星系, 因此星系的诞生与早期宇宙的物理息息相关。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有许多都聚焦在我们自己的银河系,因为它是最容易观察的星系。这些观察必须能解释,或至少不再增加分歧的意见,星系演化的理论,包括:在我们的银河系形成的现代理论中,最早期(据知是天文学家Els,之后提出论文的有Olin Eggen,Donald Lynden-Bell,和Allan Sandage)描述在一次单独(相对性的)的快速碰撞事件之后,银晕伴随着星系盘面诞生了。在1978年,出现另一种版本,(据知是SZ,作者有Leonard Searle and Robert Zinn)叙述的是一种渐进的过程,首先是较小的单位崩溃瓦解掉,然后才合并成为大的部分。更为现代的想法是银晕可能是曾经环绕银河系旋转的矮星系和球状星团被毁灭之后的碎片,那么银晕将是老的部分被回收更新成新天体的场所。在最近几年,主要的想法被集中关注在星系演化上的合并事件,在电脑技术上的快速进展允许对星系演化做更好的模拟,并且观测技术的改进也提供了许多遥远星系经历合并事件的数据与资料。在1994年发现我们的卫星星系,人马座矮椭球星系(SagDEG),正在被银河系逐渐的撕裂和吞噬之后,这种事件被认为在大星系的演化中是十分普遍的。麦哲伦云是我们的卫星星系,无疑的将来也会遭受和人马座矮椭球星系相同的命运。合并掉大的卫星星系的事件或许可以解释M31(仙女座大星系)看起来有双重核心的问题。人马座矮椭球星系环绕我们我们银河系的轨道几乎是垂直银河盘面的,他现在正在穿越盘面,每次穿越时恒星都会被剥离并进入我们银河系的银晕内,最后,人马座矮椭球星系将只会剩下核心。尽管如此,他剩余得质量仍然与巨大的球状星团,像半人马座ω星团和G1一样,但看起来则相当不同,因为有大量神秘的暗物质出现,使它的表面密度较低,而一旦成为球状星团,神秘的暗物质含量可能就很少了。更多的矮星系与银河系正在进行合并的例子是大犬座矮星系,被认为和2003年发现的麒麟座环和2005年发现的室女座星流有关。巨大的椭圆星系可能来自于规模较大或多次的吞噬作用。在本星系群的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M31)是重力的主宰者,两者正以高速彼此接近之中,由于我们还无法测出M31在垂直于视线方向上的速度,所以我们也不知道是否会与银河系相撞。如果这两个星系相遭遇的话,重力扰动会使两著都很剧烈的抛出一些气体、尘埃和恒星进入星系际空间。 她们将各自分开移动、减速,然后因为重力牵引的作用再度碰撞。最后,这两个星系可能合而为一,喷出的气流和尘埃在新生成的巨大椭圆星系周围狂舞著;在合并过程中抛出的气体之中,新的球状星团,甚至矮星系都可能出现,并且成为椭圆星系的星系晕。来自M31和银河系的球状星团也会留在晕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由于球状星团内的恒星是紧紧的互相牵引住的,因此在这种大尺度的星系交互作用下能免于被摧毁;在恒星的尺度上,发生的改变很少。如果有人能从各处观察合并的过程,他将进行得很缓慢,但是很壮观的事件。在视野中,扭曲变形的M31非常壮观,几乎盘据了整个天空,M31确确实实的被摧毁:边缘发生翘曲,这可能是与本身的伴星系交互作用造成的,也可能是不久前经过的矮扁球星系-残骸还是星系盘中能被看见的族群。 在我们的世代,星系的大集中(星系团和超星系团)依然在进行中,这张由下往上的图是"等级结构系统"(类似在大尺度下,星系形成的SZ图。)当我们对银河系与其他星系有更多的认识之后,关于星系形成与演化的最根本的问题,仍然只能做试探性的回答。NGC 3610显示了亮盘的一些结构,这表明它形成于不久之前。NGC 891, 非常薄的盘状星系Messier 101的图像, 一个原型的正向旋涡星系涡旋星系ESO 510-G13,因与其他星系碰撞而发生了翘曲。当与之碰撞的星系被完全吸收后,这种畸变将会消失。这一过程的时标约几百万年。

相关

  •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是氮的化合物,化学式NO,分子量30,氮的化合价为+2,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由于一氧化氮带有自由基,这使它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具有顺磁性。当它与氧反应
  • 纬度纬度(φ)是地球表面一个点的南北地理位置的表示法。纬度与经度通常一起使用以确定地表上某点的精确位置。纬度是一个角度,其范围从赤道的0度到南北极的90度。在英文文本中,纬度
  • 泊松过程Poisson过程(Poisson process,大陆译泊松过程、普阿松过程等,台译卜瓦松過程、布瓦松過程、布阿松過程、波以松過程、卜氏過程等),是以法国数学家泊松(1781 - 1840)的名字命名的。
  • 弗里斯兰语弗里斯兰语(Frysk、Frasch、Fresk或Friisk),又译弗里西语、弗里西亚语、弗里斯语,是荷兰及德国内靠近北海南部处一族人所使用的语言,使用人数大约在40万左右。弗里斯兰语属于日耳
  • 飞轮储能飞轮能量储存(英语:Flywheel energy storage,缩写:FES)系统是一种能量储存方式,它通过加速转子(飞轮)至极高速度的方式,用以将能量以旋转动能的形式储存于系统中。当释放能量时,根据能
  • 夏道行夏道行,是一位中国数学家。1930年生于中国江苏省泰州,数学家。1946年考入江苏学院数学系,后又入山东大学数学系,1950年入浙江大学数学研究所,师从陈建功教授。1952年进入复旦大学
  • 南投县政府坐标:23°54′09″N 120°41′26″E / 23.9025996°N 120.6904995°E / 23.9025996; 120.6904995南投县政府是中华民国台湾省南投县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
  • 国际工业设计协会国际工业设计协会(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ICSID),成立于1957年,是一个由多个国际工业设计组织发起成立的非营利组织,旨在提升全球工业设计
  • 郎道理论物理研究所坐标:55°42′32″N 37°34′34″E / 55.7090°N 37.5762°E / 55.7090; 37.5762朗道理论物理研究所(俄语:Институт теоретической физики им.
  • 尤金纽斯·瓦尔明约翰尼斯·尤金纽斯·比洛·瓦尔明(Johannes Eugenius Bülow Warming,1841年11月3日-1924年4月2日)为丹麦植物学家,生态学的建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