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规模进攻
✍ dations ◷ 2025-08-23 16:12:22 #大规模进攻
波罗的海 – 黑海 – 北极 – (跳马 – PQ-17船团 – 仙境)1941年巴巴罗萨 – (比亚韦斯托克及明斯克 – 斯摩棱斯克 – 乌曼 – 列宁格勒 – 第一次基辅 – 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 – 罗斯托夫 – 莫斯科) – 芬兰 – 车臣1942年热泽夫战役 – (托罗佩茨–霍尔姆 – 德米杨斯克 – 大卢基 – 火星) – 第二次哈尔科夫 – 蓝色方案 – 斯大林格勒 – (天王星 – 冬季风暴)1943年第三次哈尔科夫 – 库尔斯克 – 第二次斯摩棱斯克 – 下第聂伯河 – 第二次基辅1944年第聂伯河及喀尔巴阡山脉 – 列宁格勒及大诺夫哥罗德 – 纳尔瓦 – 胡贝的包围战 – 克里米亚 – 雅西-奇西瑙 – 卡累利阿 – 巴格拉基昂 – 利沃夫及桑多梅日 – 第二次雅西-奇西瑙 – 波罗的海 – 德布勒森 – 佩察莫-希尔克内斯 – 匈牙利1945年布达佩斯攻势是苏联红军为消灭在匈牙利王国领土上的德意志国防军及其轴心国盟军的攻势。攻势从1944年10月29日开始到1945年2月13日布达佩斯陷落宣告结束。这场攻势是苏军在中欧进行的攻势之中最艰难复杂的一次。苏联收获了一场大捷,瓦解了纳粹德国在欧洲的最后一个盟友,并大幅提早了欧洲战场终战的到来。苏军在夏季的雅西-奇西瑙攻势中占领罗马尼亚王国之后继续挺进巴尔干半岛。苏联红军在8月31日攻占布加勒斯特,并随即向西穿越喀尔巴阡山脉进入匈牙利王国,向南进入保加利亚王国。同时,一部分苏军联合南斯拉夫游击队参与了贝尔格莱德攻势。在此过程中,苏军诱使德军从华沙-柏林轴心抽调预备队,再次围歼了德国第6军团,并迫使德国南乌克兰集团军辖下的第8军团的残兵向西撤入匈牙利王国。从1944年10月起,乌克兰第2、第3及第4方面军进入匈牙利,当在12月底孤立了匈牙利的首都后,苏军发动布达佩斯围城战开始攻城,1945年2月13日,该市陷落。根据史料,布达佩斯战役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布达佩斯攻势之后,南方集团军的主力几乎全军尽墨。维也纳,捷克斯洛伐克,和德国南境对于苏军及其盟友而言可谓门户大开。根据苏联统计,布达佩斯一战德国和匈牙利方战死490000人,1100000人被俘,269辆坦克被击毁。当此地区之大部分德军被消灭后,德军从西部战线急调部队,并在3月与巴拉顿湖地区实施命运多舛的春季觉醒行动。该行动之目的是保护轴心国最后一个可用的原油产地及夺回布达佩斯,但却落得无功而返的结局。
相关
- 污染者自付原则污染者自付原则(英语:polluter-pays principle,略称PPP),又称污者自付原则,是一个环境法上的概念,要求制造污染者需要自己付出清除污染的代价。这项原则在1992年6月于巴西里约热内
- 锰4s2 3d52, 8, 13, 2蒸气压第一:717.3 kJ·mol−1 第二:1509.0 kJ·mol−1 第三:3248 kJ·mol−1 (主条目:锰的同位素锰是原子序为25的化学元素,其元素符号为Mn。锰不会以元素
- 基线字体排印学中,基线(英语:Baseline)指的是多数字母排列的基准线。如右图所示,大多字母都沿着红色基线排列,唯有“p”向下延伸超过基线,超过的部分称为降部。段落中连续行的基线间的
- 美国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病学会美国儿童与青少年精神医学会(英语: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AACAP)是一个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非营利专业技术协会,致力于提倡儿童与
- 临床血液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血液学(英语:Hematology或haematology)是
- 燧石燧石俗称火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硅质岩石,主要由隐晶质石英(SiO2)组成,致密、坚硬,多为灰、黑色,敲碎后具有贝壳状断口,根据其存在状态,分为两种类型:燧石由于坚硬,破碎后产生锋利的断口
- 福煦大街福煦大街(法语:Avenue Foch)是法国巴黎的一条街道,开辟于1854年,最初以拿破仑三世的皇后命名为皇后大街,1929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法国元帅费迪南·福煦重新命名。福煦大街位
- 腕管综合症腕隧道症候群(英语:Carpal tunnel syndrome),缩写为CTS)又称腕道症候群、腕管综合症,俗称鼠标手,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多发于电脑(键盘、鼠标)用户、木匠、装配员等需要做重复性腕部活
- 审美美学(英语:aesthetics),在欧洲又名感觉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乃哲学其中一个重要分支。欧洲的美学概念的词语来源于希腊语:aisthetikos,最初的意义是“对感
- 舍脂舍脂(梵语:शची,转写:Śacī),又译为舍支、设支,婆罗门教-印度教中的一个重要的女神,雷神因陀罗的妻子。她有许多别名,如因陀罗尼、补卢弥,等等。在梨俱吠陀中就已经出现过因陀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