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犁鼻器
✍ dations ◷ 2025-01-22 23:57:13 #犁鼻器
犁鼻器(vomeronasal organ (VNO)、Jacobson's organ、或称 茄考生氏器、犁鼻器)是一种辅助嗅觉感觉器官,在多种动物中均能找到。这器官是由菲德里·勒伊斯(Frederik Ruysch(英语:Frederik Ruysch))率先发现,其后在1813年,路德威·贾可布森(Ludwig Lewin Jacobson(英语:Ludwig Lewin Jacobson))也发现了这一器官。如同其他嗅觉系统,化学分子借由与G-蛋白受器结合而产生讯息。犁鼻器的神经元受器可分为三类:V1R,V2R及FPR。每种受器都是独有的,种类相当多,但都是从主要嗅觉系统衍生而来。根据广泛研究,很多动物都有犁鼻器,大量研究亦显示犁鼻器对繁殖与社交行为至为重要,但人类犁鼻器的功能尚有争议,大部分研究认为人类的犁鼻器在胎儿发育过程中产生回退现象(退化)。因为许多跟犁鼻器有关的基因在动物中有作用;但在人类的却没有作用。虽然人类的犁鼻器中有一些化学讯息沟通的功能,但不代表犁鼻器具有与其他动物一样的作用。1703年荷兰医生Frederik Ruysch为一个脸部受伤的士兵治疗时发现这个器官。1811年丹麦解剖学家Ludwig Levin Jacobson第一次描述了它的解剖结构。几乎同时,法国自然学者乔治·居维叶发表论文。(值得提出的是:Ludwig Levin Jacobso 是居维叶的学生)。瑞士物理及解剖学家阿尔伯特·冯·科立克于1877年在德国维尔茨堡发表了一篇专著 《关于人类的犁鼻器器官》,他是第一次提供关于犁鼻器器官人类胚胎和成年个体的组织学证明的。1950年推出Pheromon(费洛蒙)这个概念,一种令另一动物通过嗅觉系统达到特定响应的分泌物。在胚胎发展初期,犁鼻器从神经板前端的鼻基板逐渐生成。犁鼻器是一种化学受器,位于鼻腔内,为一对盲囊,并由软骨组织支撑著。属于一种管状构造,由鼻中膈成两支成一对。算是辅助嗅觉系统的第一站,因为化学刺激讯号经由嗅球传递之后便到此,然后传送到杏仁核与终纹床核,由下视丘负责整合。证据显示哺乳类的犁鼻器也可借由感觉神经元感受不挥发物质的味道,这些不挥发物质直接与神经元接触而接受到气味,这些不挥发物质当中有一些是费洛蒙(费洛蒙是一种在同种生物间传递的化学讯息)。不像嗅球将神经讯息传至嗅觉皮质,犁鼻器将神经讯息传至嗅球然后传送,然后传送到杏仁核与终纹床核,由下丘脑负责整合。由于下丘脑是主要神经内分泌中心,这也许可以解释侵略行为与交配行为,例如很多脊椎动物的脑部感觉讯息经过下丘脑可以侦测季节的改变并判断是否适合交配。之后下丘脑便会分泌生殖激素来加强养育,因此整体而言与嗅觉系统和费洛蒙的关联性相当高。犁鼻器是成对而被包覆在鼻子上皮细胞中的管状构造,开口于口腔顶壁,犁鼻器整体位于鼻腔底部,当其搏动时,会使鼻壁上的液体流过犁鼻器的化学受器,进而产生讯号。讯号经传递会到嗅球,再上传到脑部引发性或直觉型的行为的区域。Kudjakova等人对非纯血统鼠作了一些试探性的实验,这些实验室切除非纯血统鼠的犁鼻器。实验结果显示,没有犁鼻器的非纯血统鼠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这些非纯血统鼠的社交能力较弱,同时造成了物种与物种之间接触的频率。另一个由Beauchamp等人所做的研究调查了公天竺鼠的社会行为。实验将其中一半的天竺鼠切除犁鼻器;另一半则保留左半边的犁鼻器。结果显示,犁鼻器是公天竺鼠用来侦测异性气味的必要器官,但实验也发现完全切除犁鼻器的公天竺鼠仍可以使用其他嗅觉系统来与异性天竺鼠作互动。这些动物行为相关的研究显示犁鼻器是动物每天活动联络同种动物的重要器官,尤其是繁殖与社会互动。具有功能的犁鼻器出现在许多动物之中,包含所有的蛇类、蜥蜴,也包含许多哺乳类,例如鼠、大鼠、象、牛、狗、猫、山羊、猪。除此之外,蝾螈具有敲鼻子的行为,应用此种方法加强犁鼻器的功能。蛇则使用犁鼻器来捕捉猎物,他们的犁鼻器位于口腔内的上颚部分, 以分叉舌头在空气中收集气味分子再送回犁鼻器。象使用嘴上方的执握器(有时候被称做指头),内含犁鼻器,可以接收化学分子的刺激。锦龟使用犁鼻器来闻水底下的东西。家猫使用犁鼻器闻到他们喜欢的气味时会扮鬼脸,该行为称为裂唇嗅反应。专家曾进行大量研究以确定在成年人中犁鼻器是否确实存在。D. 特罗捷(D. Trotier)等人估计他们实验对象中约92%的人至少拥有一个完整的犁鼻器,而这些实验对象是从未接受过鼻中隔弯曲矫正手术(septal surgery)的。相反,克亚尔(Kjaer)与费雪(Fisher)指出胎儿发育时犁鼻器会消失,这现在也出现于灵长类动物身上。但是,史密斯(Smith)与巴特纳格尔(Bhatnagar)于2000年断言克亚尔和费雪完全忽略了可在较成熟胎儿中找到犁鼻器这一事实。。除此之外,因为科学家大都直接观察犁鼻器这个器官,而未一一分析这些细胞是否为管状上皮细胞,所以可能未发现犁鼻器或误认犁鼻器。根据约翰尼.沃恩(Johnny Won)的证据,他在22具尸体中的其中13具尸体里找到犁鼻器,占总数59.1%,而他的78位病人中则有22位拥有犁鼻器,占总数的28.2%。基于这些研究结果,一些科学家曾认为成年人是拥有犁鼻器的。但是使用了最新的微解剖技术并未发现犁鼻器具有像其他动物那么强大的功能。
相关
- 溶液在化学中,溶液(英语:Solution),又称为单一相均匀混和物(英语:Homogeneous Mixture),是由两种或以上纯物质所混合成的均相、稳定的分散体系;可能是固态、液态或是气态甚至是其组合;可能
- NF-κB核因子活化B细胞κ轻链增强子(英语:nuclear factor kappa-light-chain-enhancer of activated B cells,简称为NF-κB)是一种控制DNA转录的蛋白复合体。NF-κB几乎存在于所有类型
- 大流行瘟疫,指大型且具有传染力又会造成死亡的流行病,在广大区域或全球多处传染人或其他物种。现代医学卫生发达,许多会造成大量死亡的瘟疫都有效控制为流行病等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 锈菌亚门参见内文Urediniomycotina柄锈菌亚门(学名:Pucciniomycotina)是属于担子菌门的一个亚门。据《真菌词典》(Dictionary of the Fungi)统计,该亚门共包括8个纲、18个目、36个科。医学
- 马铃薯片马铃薯片(美式英文:potato chip),简称为洋芋片或薯片,是指由马铃薯制成的零食。制作方法是把马铃薯用切或碾压成型等方式制成薄片,然后炸或烤至脆口并加以调味即可,营养成分表的脂
- 油脂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 triacylglycerol, TAG, or triacylglyceride),亦作三酸甘油酯,常称为油脂,为动物性油脂与植物性油脂的主要成分,一种由一个甘油分子和三个脂肪酸分子
- 2015年东南亚霾害2015年东南亚霾害是一场影响东南亚多个国家的空气污染危机,受灾地区包括文莱、印度尼西亚(印尼;特别是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岛)、 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南部、越南南部和菲律宾,
- Tb4f9 6s22, 8, 18, 27, 8, 2蒸气压第一:565.8 kJ·mol−1 第二:1110 kJ·mol−1 第三:2114 kJ·mol主条目:铽的同位素铽(Terbium)符号Tb,为镧系元素,原子序65,是银白色的稀土金属,
- 小亨利·摩根索小亨利·摩根索(Henry Morgenthau, Jr.,1891年5月11日纽约州纽约 - 1967年2月6日纽约州波基普西),美国政治家,曾任美国财政部长。
- 真核细胞真核生物(学名:Eukaryota)是其细胞具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总称,它包括所有动物、植物、真菌和其他具有由膜包裹着的复杂亚细胞结构的生物,而不包括细菌和古菌,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