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极超新星
✍ dations ◷ 2025-04-04 06:29:50 #极超新星
极超新星(英语:superluminous supernova 或 hypernova。也称为骇新星),是超新星的一种,是年老的极超巨星在临终前的爆发。这种超新星的威力比起一般的超新星要大得多,剩下的核心会直接塌缩为黑洞,在黑洞自转的两极会以接近光速射出高能量等离子体,充著伽玛射线,成为科学家认为伽玛射线暴的可能源头之一。透过近几年的多项观测结果,人们对伽马射线暴的了解增多。1990年代,极超新星是指爆炸能量相当于100倍超新星爆发。现在则将所有极超巨星发生的爆发全部归入极超新星的范畴。又由于会演变为黑洞的超巨星的数量极少,极超新星爆发的现象也同样极少,天文学家预测在我们的银河系内,平均每两亿年会出现一颗极超新星。人们认为,如果一颗极超新星在地球附近的位置爆发,其高能辐射定会摧毁地球的生命。根据2005年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及堪萨斯大学的科学家作出之共同研究结果,指出地球于4亿5000万年前的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有可能是一颗极超新星释出的伽马射线暴引起的,其过程持续了十秒,并摧毁了地球一半的臭氧层,使得太阳释出的紫外线袭击地球,导致地面及近海面的大量生物死亡,从而破坏食物链。如果极超新星仅发生于比太阳质量大40倍的恒星上,那地球将会安全,幸免于难。而最接近地球的极超新星之可能爆发者,是海山二(船底座η)星,它距离地球7,500光年,质量则为太阳的150倍。
相关
- 矿物质矿物质,又称为无机盐,除了碳、氢、氮和氧之外,也是生物必需的化学元素之一,也是构成人体组织、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等生命活动的主要元素,约占人体体重的4.4%。它们可以
- 生物半衰期生物半衰期(英语:Biological Half-Life)是一个物质(如代谢物、药、讯息分子、放射性核种)失去一半的药理、生理、或放射性效应所需的时间。通常这个词用来描述肝、肾或排泄过程将
- 角膜后沉积物角膜后沉积物(keratic precipitate),在角膜内表面的点状沉积物,可以通过裂隙灯看到。KP的出现有两个必要条件:也就是说,KP的出现前提是有眼内炎症的发生。正常的眼睛或者只有外
- 卡尔达肖夫指数卡尔达肖夫指数(英语:Kardashev Scale)是根据一个文明所能够利用的能源量级,来量度文明层次及技术先进程度的一种假说。1964年苏联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肖夫首先提出用能量级
- 顶叶顶叶(Parietal lobe)是大脑的一部分,位在额叶、枕叶和颞叶之间,而其与额叶的分界线为中央沟,另外顶枕沟为顶叶和枕叶的分界线。一般而言,顶叶为处理各类感觉讯息(包括痛觉、触觉等)
- 绿藻纲见内文绿藻纲(学名:Chlorophyceae)在生物分类学上是绿藻门中的一个纲。截至2018年3月22日 (2018-03-22),绿藻纲包括下列各个目:以下为过往属绿藻纲的分类单元:
- 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英语:Pacemaker、Artificial pacemaker),又称心脏节律器,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疗器材,使用电击对于心脏的肌肉做持续与规律的刺激,以维持心脏的持续跳动。1932年,美国的生
- 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兰西帝国(法语:Empire français),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法语:Premier Empire),是法国在1804年5月18日建立的帝国政权。时间分为两段:第一阶段从《共和十二年宪法》(《1804年宪法》)宣
- 佩德森查尔斯·约翰·佩德森(Charles John Pedersen,1904年10月3日-1989年10月26日),具有挪威、日本血统的美国化学家,因对冠醚合成的研究而与唐纳德·克拉姆、让-马里·莱恩共同获得198
- 加里·鲁夫昆加里·布鲁斯·鲁夫昆(英语:Gary Bruce Ruvkun,1952年3月26日-),美国分子生物学家 ,波士顿哈佛医学院遗传学教授。1973年在伯克利加州大学获学士学位,后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Ruv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