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水

✍ dations ◷ 2025-02-23 14:25:45 #胶水
黏着剂也称胶黏剂、黏合剂、胶水,在1942年被哈利·库弗博士(英语:Harry Coover)发明。指将两个物体黏附在一起的材料,根据所要黏合材料的特性(主要是表面特性,如粗糙度),使用不同的黏着剂。黏合剂其实是稀释的树脂,而树脂本身就具有黏性。但有的胶水成分是:聚乙烯醇、水、防腐剂。透明胶水是平时文书处理、从事美劳创作常用的一种黏着剂,它的成分是聚乙烯醇和及硼砂。聚乙烯醇是一种水溶性塑胶,当把聚乙烯醇加入水时,聚乙烯醇会溶解在水分中,再把硼砂加入时,硼原子与氧原子会将聚乙烯醇分子串在一起,所形成的黏稠状液体就是胶水。而胶水在空气中会慢慢凝固,而且是不可逆的。透明胶水是一种黏着剂,其黏着的原理如下:当透明胶水涂在纸张上时,胶水本身的分子和纸张的分子会出现“键结”,胶水会有黏性原因是胶水的分子亲水基团多导致以水为中介,彼此互相吸引纠缠产生黏性,胶水的凝固是一个化学反应。液态的透明胶水用手摸起来感觉黏黏的原因是:聚乙烯醇含有许多羟基(醇基,R-O-H),具有极性,且可与水形成氢键,彼此互相吸引纠缠产生黏性。如果把胶水用更多水稀释,此时胶水分子被水分子隔开太远了,黏性就会快速下降。 而快干胶又称AA胶或超能胶,则使用Cyanoacrylates作为主要的组合剂。当胶水一接触到空气,那些空气中的水分会与它作用,把溶剂蒸发接合剂聚合放热,变成强韧的所谓Super Glue胶黏贴著接触面。由于它的溶剂在瞬间蒸发,所以你会嗅到它的气味。黏合剂亦可以用天然材料制造。某地农村的工人经常出去贴传单,在贴的过程中发现用煮熟的马铃薯做黏合剂非常好用。因为马铃薯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是天然的固体胶。

相关

  • 微血管微血管(capillary)又称为毛细血管或微丝血管,连接动脉与静脉,是由动脉分支为较小的动脉,再分支多次的血管。微血管是管壁最薄的血管,只有一层细胞的厚度,利于细胞之间物质的交换。
  • 干燥器干燥器是一种实验室玻璃仪器,用于暂时储存对潮湿敏感的试剂。常见干燥器形状是一个带盖的玻璃缸,下部有一塑料圆盘隔开的隔层,用于装填干燥剂。使用时在缸体和盖结合处涂上凡士
  • 皮加勒区皮加勒区(Pigalle)是巴黎环绕皮加勒广场的地区,位于巴黎第九区和巴黎十八区,得名于雕塑家让·巴蒂斯特·皮加勒(Jean-Baptiste Pigalle)。皮加勒是一个著名的观光区,皮加勒广场和主
  • 岳母岳母,即妻子的母亲,也叫作丈母娘、泰水,粤语称外母。丈母则为父执辈的妻子,可作为岳母、姨母、姑母、结拜兄弟的母亲的称谓。唐玄宗封禅泰山(五岳之首),张说因此提升其女婿郑镒的官
  • 主小行星带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在已经被编号的120,437颗小行星中,有98.5%是在这里被发现的。小行星是由岩石或金属组成,围绕着太阳运动的小天体
  • 导水管周围灰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简称PAG)位于中脑的腹侧被盖区,是聚集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的神经细胞构成的灰质。PAG的已知功能包括对疼痛的下行调控、防卫行为、生殖行
  • 泰德·邦迪西奥多·罗伯特·“泰德”·邦迪(Theodore Robert "Ted" Bundy,1946年11月24日-1989年1月24日),原名西奥多·罗伯特·考维尔(Theodore Robert Cowell),是美国一个活跃于1973年至1978
  • 蒙古征战蒙古人占领大部分之欧亚大陆中亚(花剌子模) – 格鲁吉亚与亚美尼亚 – 伏尔加保加利亚(萨马拉弯 – 比拉尔) – 安纳托利亚(克塞山) – 欧洲(立陶宛(英语:Mongol invasions of L
  • 灵骨塔纳骨塔,或称灵骨塔、骨灰龛、宝塔,是存放往生者骨灰的建筑,骨灰则存封在骨灰坛里。在佛教里,纳骨塔紧邻或附属于寺院、墓园。这种习惯让死者家属能够到寺院里进行追悼及崇拜。在
  • 统领统领,中日朝之称号中一 :统领,军官名。宋代时居于都统制、统制之下,正将之上 。清朝八旗部队各设有护军统领,掌管本旗军政、军令。帝都燕京设有步军统领,掌管京师卫戍门禁与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