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犀

✍ dations ◷ 2025-07-08 17:35:43 #IUCN近危物种,犀科,非洲哺乳动物,白犀属

白犀(学名:),又名白犀牛、方吻犀,是现存体型最大的犀牛之一。有 北白犀 和 南白犀 两个亚种,分别栖息于非洲中部和南部的草原。2018年3月19日,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苏丹(英语:Sudan (rhinoceros))”去世,目前仍确认存活的北白犀仅剩“Fatu”与“Najin”两头雌性,生活在肯尼亚的 奥佩杰塔自然保护区。南白犀现有约两万头,是数量最多的犀牛。

白犀的名称由来没有公论。事实上白犀的身体颜色与黑犀没有很大区别,其区别主要在于比较大的体型,和宽大的嘴唇。

一个常见的说法是白犀牛的白字是来自于荷兰语的“wijd”,意思是“宽”,最早移民非洲南部的欧洲殖民者荷兰人用宽嘴唇这个特征来和尖嘴唇的黑犀牛区分,之后说英语的人将“wijd”误译为“white”,即“白”,使得这个名字误导世人。事实上荷兰语中,也是用“黑”、“白”来命名这两种犀牛,而且即使早期荷兰语文献中也从来没有“宽”、“窄”犀牛这样的提法。

还有说法是白犀牛的白色指的是它白色的角,或者身上的白色的干泥巴。

白犀是陆地上体型第四大的动物,仅次于三种大象,与印度犀相当(印度犀更高而白犀更长)。北白犀重 1.4-1.6 吨,南白犀重 1.5-2.4 吨。角长可达 1.5 米。白犀牛并不好斗,但受威胁时还是能用每小时50多公里的速度飞奔,奔跑时会将重心放在后肢的三趾间,并利用臀部稳住前身。

白犀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主要以草为食。一天中一半时间用于进食,三分之一的时间休息,剩下的时间则做其他的事情。和其他犀牛一样,它们也喜欢呆在泥浆中,以降低身体的温度。

白犀以群居为主,它们会组成最多可达14头犀牛的群体,其中主要是母犀牛,未成年的公白犀会聚集在一起,跟着一头成年母白犀生活,公白犀则基本是独居,以粪便和尿液划分领域。只在交配的时候在一起生活。交配的白犀会一起生活2-3天甚至几周。

孕期约为16-18个月。每胎一子,出生时重量约为40-65公斤。断奶期为两个月到一年,出生后2-3年是比较不稳定的时间段。母白犀的性成熟期为4-5年,公白犀则需要10-12年。白犀的平均寿命一般为40-50年。

相关

  • 演化的树状图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
  • 2010年红场阅兵2010年红场阅兵于2010年5月9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这次庆典是为了庆祝65年前的1945年,纳粹德国投降和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2010年的庆典阅兵式是自1991年苏联解体后规模
  • 布伦特里布伦特里(英语:Braintree)是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诺福克县的一个市镇。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2000年统计,共有人口33,828人,其中白人占93.96%、亚裔美国人占3.14%、非裔美国人占1.18%
  • 卡夫拉卡夫拉(Khafra),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约公元前2558年-前2532年在位),名字的意思可能是“拉的皇冠”,为法老胡夫之子,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他为“齐夫伦”(Chephren),并把他描写成胡
  • 袭人袭人,姓花,又称花袭人,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人物,是服侍贾宝玉的四个大丫鬟之一,本名花珍珠。袭人原本是贾母的婢女,因为贾母疼爱宝玉,知道袭人心地善良且尽忠职守,遂将袭人给了宝
  • 肇庆肇庆市,简称肇,古称端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广东省西部。市境东北界清远市,东南临佛山市,西南接云浮市,西北达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贺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
  • 布依语布依语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布依族的语言,属壮侗语系侗台语族台语支。分布在贵州省南部。使用人口约200万。越南的热依族也说布依语。在贵州省的布依语按照语音特征大致可以分
  • 托马斯·R·马歇尔托马斯·赖利·马歇尔(英语:Thomas Riley Marshall,1854年3月14日-1925年6月1日)是美国民主党政治家,曾于1913至1921年伍德罗·威尔逊执政期间担任第28任美国副总统。马歇尔曾是印
  • 蟹守螺总科蟹守螺总科(学名:Cerithioidea,舊稱Cerithiacea),是腹足纲之下的一个超科,包括有200多个物种,广泛生活于海洋、咸淡水交界及淡水中。原属中腹足目,今属吸螺类(Sorbeoconcha)支序。另外
  • 大伾山大佛大伾山摩崖大佛及石刻位于中国河南省浚县大伾山天宁寺院内及附近,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原称大伾山寺,明代改称天宁寺,现有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