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犀

✍ dations ◷ 2025-04-27 03:44:44 #IUCN近危物种,犀科,非洲哺乳动物,白犀属

白犀(学名:),又名白犀牛、方吻犀,是现存体型最大的犀牛之一。有 北白犀 和 南白犀 两个亚种,分别栖息于非洲中部和南部的草原。2018年3月19日,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苏丹(英语:Sudan (rhinoceros))”去世,目前仍确认存活的北白犀仅剩“Fatu”与“Najin”两头雌性,生活在肯尼亚的 奥佩杰塔自然保护区。南白犀现有约两万头,是数量最多的犀牛。

白犀的名称由来没有公论。事实上白犀的身体颜色与黑犀没有很大区别,其区别主要在于比较大的体型,和宽大的嘴唇。

一个常见的说法是白犀牛的白字是来自于荷兰语的“wijd”,意思是“宽”,最早移民非洲南部的欧洲殖民者荷兰人用宽嘴唇这个特征来和尖嘴唇的黑犀牛区分,之后说英语的人将“wijd”误译为“white”,即“白”,使得这个名字误导世人。事实上荷兰语中,也是用“黑”、“白”来命名这两种犀牛,而且即使早期荷兰语文献中也从来没有“宽”、“窄”犀牛这样的提法。

还有说法是白犀牛的白色指的是它白色的角,或者身上的白色的干泥巴。

白犀是陆地上体型第四大的动物,仅次于三种大象,与印度犀相当(印度犀更高而白犀更长)。北白犀重 1.4-1.6 吨,南白犀重 1.5-2.4 吨。角长可达 1.5 米。白犀牛并不好斗,但受威胁时还是能用每小时50多公里的速度飞奔,奔跑时会将重心放在后肢的三趾间,并利用臀部稳住前身。

白犀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主要以草为食。一天中一半时间用于进食,三分之一的时间休息,剩下的时间则做其他的事情。和其他犀牛一样,它们也喜欢呆在泥浆中,以降低身体的温度。

白犀以群居为主,它们会组成最多可达14头犀牛的群体,其中主要是母犀牛,未成年的公白犀会聚集在一起,跟着一头成年母白犀生活,公白犀则基本是独居,以粪便和尿液划分领域。只在交配的时候在一起生活。交配的白犀会一起生活2-3天甚至几周。

孕期约为16-18个月。每胎一子,出生时重量约为40-65公斤。断奶期为两个月到一年,出生后2-3年是比较不稳定的时间段。母白犀的性成熟期为4-5年,公白犀则需要10-12年。白犀的平均寿命一般为40-50年。

相关

  • 小肠炎小肠炎(英语:Enteritis)是小肠的发炎。最常见的原因是食物或饮料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如沙雷氏菌(英语:Serratia)。也可能是其他原因,例如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古柯碱、放射治疗,以及
  • 疥疮疥疮(Scabies),是由疥螨(英语:Sarcoptes scabiei)在人体皮肤表皮层内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为严重搔痒和泛红丘疹。偶见患者皮肤上会有疥螨移行的痕迹(英语:burrow
  • 支架蛋白质在生物学中,“支架蛋白质”(英文:Scaffold protein)是许多关键信号通路的关键调节因子。尽管目前对支架的功能没有严格的定义,但已知它们会与信号传导途径的多个成员相互作用或结
  • 英格·莱曼英厄·莱曼,或译为雷曼(丹麦语:Inge Lehmann,1888年5月13日-1993年2月21日),丹麦女性地震学家暨地球科学家。1936年发现了地球的地核不是单一的熔融球体,而是有物理状态相当不同的内
  • 刺史,中国古代职官名,本为御史的一种,始于汉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又有州牧一职与之类似。其等级和职权范围随朝代不同而多有变迁,但经常是各地方重要官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
  • 金玉和金玉和,辽东人。明末降清将领,隶正黄旗。明朝开原千总。努尔哈赤攻克开原,金玉和投降,授甲喇额真,予世职三等副将。汉军旗制定,隶正黄旗。天聪五年,擢礼部承政。六年,皇太极检阅军队
  • 大韩民国国军13个国家海外共计1,104(2016)主要派驻国家大韩民国国军(朝鲜语:대한민국 국군/大韓民國國軍,英语:Republic of Korea Armed Forces),通常简称为韩军或韩国军,是大韩民国的国家武装部
  • 亚眠《亚眠和约》(法语:Paix d'Amiens,英语:Treaty of Amiens),于拿破仑战争发生期间的1802年3月,由当时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拿破仑·波拿巴的兄长约瑟夫·波拿巴及英国的康沃利斯
  • 米南加保人米南佳保人(印尼语:Minangkabau)也称“米南人”(Minang)或“巴东人”(Padang),是印度尼西亚西苏门答腊省高地的原住民。他们的文化是母系继嗣的,财产与土地是由母亲传给女儿,然而宗教
  • 官窑官窑广义是指朝廷开设的窑场,狭义是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官府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开设的瓷窑场。官窑是中国古时五大瓷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之一。后世广义上官窑意指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