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矩阵

✍ dations ◷ 2025-11-19 13:40:12 #基础矩阵

在计算机视觉中,基础矩阵(Fundamental matrix) F {displaystyle mathrm {F} } 是一个3×3的矩阵,表达了立体像对的像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对极几何中,对于立体像对中的一对同名点,它们的齐次化图像坐标分别为 p {displaystyle p} p {displaystyle p'} F p {displaystyle mathrm {F} p} 表示一条必定经过 p {displaystyle p'} 的直线(极线)。这意味着立体像对的所有同名点对都满足:

F矩阵中蕴含了立体像对的两幅图像在拍摄时相互之间的空间几何关系(外参数)以及相机检校参数(内参数),包括旋转、位移、像主点坐标和焦距。因为 F {displaystyle mathrm {F} } 矩阵的秩为2,并且可以自由缩放(尺度化),所以只需7对同名点即可估算出F的值。

基础矩阵这一概念由Q. T. Luong在他那篇很有影响力的博士毕业论文中提出。Faugeras则是在1992年发表的著作中以上面的关系式给出了 F {displaystyle mathrm {F} } 矩阵的定义。尽管Longuet-Higgins提出的本质矩阵也满足类似的关系式,但本质矩阵中并不蕴含相机检校参数。本质矩阵与基础矩阵之间的关系可由下式表达:

其中 K {displaystyle mathrm {K} } K {displaystyle mathrm {K'} } 分别为两个相机的内参数矩阵。

基础矩阵有许多种推导方式,下面介绍其中一种。

在双相机的拍摄场景中建立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称为世界坐标系(如图1中蓝色坐标系)。物点就是场景中物体表面上的点,比如说点 P {displaystyle P} 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为 ( X , Y , Z ) {displaystyle (X,Y,Z)^{top }}

相机的光心从物理上讲就是相机镜头组的光学中心。以光心为原点,主光轴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称为相机坐标系(如图1中绿色和红色坐标系)。像平面在相机坐标系中的方程即为z=1,像点就是在物点在像平面上的投影,这个投影关系是透视投影。

用一句话来概括相机的拍摄模型,就是物点、像点、光心三点一线,此模型称为针孔相机模型。在此模型中,世界坐标系到左右相机坐标系的变换是刚性变换,即只包含旋转和平移,因此我们分别用增广矩阵 {displaystyle } {displaystyle } 表示,其中 R {displaystyle R} R {displaystyle R'} 3 × 3 {displaystyle 3times 3} 的旋转矩阵, t {displaystyle t} t {displaystyle t'} 为平移向量。令 P ~ {displaystyle {widetilde {P}}} 为P的齐次化坐标,那么物点P在左右相机坐标系下的坐标分别为 P c a m ( X C , Y C , Z C ) = P ~ {displaystyle P_{cam}(X_{C},Y_{C},Z_{C})^{top }={widetilde {P}}} P c a m ( X C , Y C , Z C ) = P ~ {displaystyle P'_{cam}(X_{C'},Y_{C'},Z_{C'})^{top }={widetilde {P}}}

以一台相机为例,如图2所示, C {displaystyle C} 为相机光心, Z {displaystyle Z} 轴为主轴。物点在相机坐标系下的坐标 P ~ {displaystyle {widetilde {P}}} 和以相片左下角为原点的像点坐标 p {displaystyle p} 有如下关系:

式中 ( x 0 , y 0 , f ) {displaystyle (x_{0},y_{0},f)} 为像主点在相机坐标系下的坐标。

设两相机内参数矩阵同为:

那么物点与像点之间的关系为:

P = + P c a m = Z C K + p {displaystyle P=^{+}P_{cam}=Z'_{C}K^{+}p} 代入上式,并令 H π = K K + {displaystyle H_{pi }=KK^{+}} ,得:

由于物点、像点、光心三点一线,那么物点、一对同名点和2个光心这5个点一定处于同一个平面上,我们将这个平面称为�平面。�平面和像平面的交线称为极线 l {displaystyle l'} 。显然,左片上的每一个像点 p {displaystyle p} 对应于右片上的一条极线 l {displaystyle l'} ,且 p {displaystyle p'} 一定在 l {displaystyle l'} 上。两个相机光心的连线与右片像平面的交点称为极点,用 e {displaystyle e'} 表示。

在右片像平面内,极线 l {displaystyle l'} 的方程可以表示为 A x + B y + C = 0 {displaystyle Ax+By+C=0} 。这个平面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可以视为:

因此,我们可以用一个三维向量 ( A , B , C ) {displaystyle (A,B,C)} 来表示极线 l {displaystyle l'} ,并且 l {displaystyle l'} 的方程可以简单的由 e {displaystyle e'} 坐标向量与 p {displaystyle p'} 坐标向量做向量积得到,即 l : e × p = × p {displaystyle l':e'times p'=_{times }p'} 。其中

x {displaystyle x} 表示向量积的矩阵形式,那么再将同名点之间的变换关系代入,得到极线的方程为: l : Z C Z C × H π p {displaystyle l':{frac {Z'_{C}}{Z_{C}}}_{times }H_{pi }p}

因为 p {displaystyle p'} l {displaystyle l'} 上,所以显然有:

F = × H π {displaystyle mathrm {F} =_{times }H_{pi }} ,即得到:

相关

  • 测谎机测谎机藉着量度和记录血压、脉搏、呼吸和皮肤导电反应(英语:Galvanic skin response)等由交感神经引起的生理反应,来判断正在回答问题的受测者是否说谎。由于此类生理反应是不由
  • 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汤为一中药汤剂名称。主治为太阳病被医生误判而采用“攻下”的治疗方法后,所引起的后遗症。其症状为短而急促的脉膊,感觉胸腔烦闷。《伤寒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 费迪南·埃罗尔德路易·约瑟夫·费迪南·埃罗尔德(法语:Louis Joseph Ferdinand Hérold,1791年1月28日-1833年1月19日),法国作曲家。生于一个音乐世家,1806年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812年获罗马大奖。
  • 柏脩觉罗柏脩,中国满洲镶红旗人,中国清朝政府官员,他于1732年以陕西道监察御史之差接替奚德慎出任巡视台湾监察御史,该官职满汉人各一,而满人的他与高山共为同任御史。
  • 内在善内在善(英文:intrinsic good)是伦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亚里士多德写道,善显然有双重含义,其一是事物本身就是善,其二是事物作为达到自身善的手段而是善。于是内在善也可以称之为目
  • 三丽鸥男子《三丽鸥男子》(日语:サンリオ男子)是工藤昌史(日语:工藤昌史)执导,Studio Pierrot制作的动画,中嶋敦子担任人物原案。过着极度平凡日子的康太,与同样就读圣川高中的水野祐、吉野俊介
  • 蝴蝶树蝴蝶树(学名:)为梧桐科银叶树属下的一个种。
  • 十六相十六相又称十六族,尧舜时期的十六位贤臣。十六相又分高阳氏的后代八恺和高辛氏的后代八元。苍舒、�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为八恺。高辛氏也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左传·文公十八年》:“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凶也。”杜甫在《述古三首》之二说:“舜举十六相,身尊道何高。”唐顺之《廷试策》:“内则九官、十六相以为岳牧之倡,外则四岳、十二牧以任总领之责。”
  • 杰卡拉·安东尼杰卡拉·安东尼(英语:Jakara Anthony,1998年7月8日-),澳大利亚女子自由式滑雪运动员。她曾代表澳大利亚参加2018年和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自由式滑雪比赛,获得一枚金牌。
  • 城隍庙引亭城隍庙引亭,位于中国广东省云浮市云浮市城区城基路,为云浮市的一个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建筑,公布时间为1988年1月22日。城隍庙引亭的历史年代为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