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乔治·尼丹

✍ dations ◷ 2025-07-26 16:35:07 #1868年出生,1957年逝世,美国昆虫学家,康乃尔大学教师,康乃尔大学校友

詹姆斯·乔治·尼丹(英语:James George Needham;1868年3月16日-1957年5月10日)是美国在20世纪上半的昆虫学家,专长于蜻蜓方面的研究。1927年至1928年曾前往当时的中国,并指导当地的新生代昆虫学专家。

尼丹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维吉尼亚。早年(1896年–1898年)于康奈尔大学追随约翰·亨利·康斯托克(英语:John Henry Comstock)求学,之后于Lake Forest University(英语:Lake Forest University)教授生物学(1898年–1907年)。1908年,尼丹回到康奈尔大学,出任湖沼学的助理教授。1914年,康斯托克退休,尼丹退职教授, 继任昆虫学系的系主任,直至1935年退休为止。尼丹曾出版于无数科学期刊、教育论文及教科书,但最为人所知的,是他与其师长康斯托克共同制定、用于描述昆虫翅螃翅脉的康尼脉序系统(英语:Comstock-Needham system)(Comstock-Needham system)。

尼丹是美国昆虫学学会(英语: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美国科学促进会及美国湖沼学学会(the Limn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的成员。

尼丹著有及合著25有本书:

在康奈尔大学所在地的美国纽约州伊萨卡有一条街道叫做“尼丹坊”(Needham Place),而尼丹本人就住在尼丹坊6号。

相关

  • 加卫苗加卫苗,(亦作Gardasil、Gardisil、Silgard、recombinant human papillomavirus vaccine ),是人类乳突病毒疫苗的一种,用于预防特定毒株的人类乳突病毒(HPV),特别是6,11,16和18型。约7
  • 布若卡区布洛卡区(英文:Broca's area)也译为布罗卡区是大脑的一区,它主管语言讯息的处理、话语的产生。与韦尼克区共同形成语言系统。布若卡氏区与韦尼克区通常位于脑部的优势半脑(通常位
  • 黑头、白头黑头(英语:comedo)是一种开放性粉刺,常与周围的空气、粉尘相接触,多发生于脸部、后背、前胸等。露在粗大毛孔外部的黑点,挤出后成条状,或有黑色的头部。皮脂腺分泌的油脂本身可以滋
  • 合众国际社合众国际社(英文: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缩写:UPI),美国著名通讯社之一,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使用英文、西班牙文和阿拉伯文向世界各地发布新闻和评论。其前身为1907年成立
  • 1,3-偶极环加成反应1,3-偶极环加成反应(1,3-dipolar cycloaddition),或被称为Huisgen反应,Huisgen环加成反应,是发生在1,3-�内盐和烯烃、炔烃或其衍生物之间的一个协同周环的环加成反应。烯烃类化合
  • 郭希仁郭希仁(1882年1月7日-1923年5月21日),原名忠清,字时斋、思斋,辛亥革命后改为希仁,陕西临潼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郭希仁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考中秀才,后曾就读于临潼横渠书院。光绪
  • 维塔利·阿列克谢耶维奇·科罗季奇维塔利·阿列克谢耶维奇·科罗季奇(俄语:Вита́л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Коро́тич,乌克兰语:Коротич Віталій Олексійович,1936年5
  • 威廉·亨利·霍尔姆斯威廉·亨利·霍尔姆斯(William Henry Holmes,1846年-1933年),美国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地质学家。与他同时代的是美国人类学家法兰兹·鲍亚士,他们的观点有些十分相近,但仍有许多不同。
  • 沈忠厚沈忠厚(1928年2月13日-),生于四川省大竹县,石油钻井和水射流技术专家,中国的“钻头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石油大学教授。1951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矿冶系。1955年,到北京石油学
  • 董笃行董笃行(?-?),字嘉宾,一字瀛宾,号天因。河南洛阳人。清初官员。董笃行于顺治三年(1646年)中式丙戌科二甲第七十一名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吏科给事中。官至左副都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