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循环论证
✍ dations ◷ 2025-10-19 07:36:16 #循环论证
循环论证(circular argument)、循环推理(循环推论;circular reasoning)、或循环证成(循环证立;circular justification),是论点的真确性最终由自身支持的推理方式。循环论证或循环推理有时也泛指包括循环证成、循环因果、循环定义、循环解释等各种有循环形式的陈述。循环证成通常是这样的:主张命题
p
1
{displaystyle p_{1}}
,但
p
1
{displaystyle p_{1}}
并非已知或不证自明(例如论者试图为它提供理据,或者它受人质疑),于是使用
p
2
{displaystyle p_{2}}
支持
p
1
{displaystyle p_{1}}
,但
p
2
{displaystyle p_{2}}
亦受人质疑,于是使用
p
3
{displaystyle p_{3}}
支持
p
2
{displaystyle p_{2}}
,但
p
3
{displaystyle p_{3}}
亦受人质疑,这次论者使用
p
1
{displaystyle p_{1}}
支持
p
3
{displaystyle p_{3}}
。这种情况可以写成一般性的形式:
p
1
←
p
2
←
p
3
←
.
.
.
←
p
n
←
p
1
{displaystyle p_{1}leftarrow p_{2}leftarrow p_{3}leftarrow ...leftarrow p_{n}leftarrow p_{1}}此论证的基本前提为
p
1
{displaystyle p_{1}}
,结论为
p
1
{displaystyle p_{1}}
,结论出现在前提中,这种推理形式相当于使用
p
1
{displaystyle p_{1}}
支持
p
1
{displaystyle p_{1}}
自己,因此是循环证成。有时论证会更加复杂,例如用
p
2
{displaystyle p_{2}}
、
p
3
{displaystyle p_{3}}
、
p
4
{displaystyle p_{4}}
共同支持
p
1
{displaystyle p_{1}}
,而在
p
4
{displaystyle p_{4}}
受质疑时再用
p
1
{displaystyle p_{1}}
、
p
5
{displaystyle p_{5}}
共同支持
p
4
{displaystyle p_{4}}
。这种形式可写成:
p
1
←
p
2
,
p
3
p
4
←
p
5
p
1
{displaystyle p_{1}{xleftarrow{}}p_{4}{xleftarrow{}}p_{1}}
。此论证的基本前提为
p
1
{displaystyle p_{1}}
和
p
5
{displaystyle p_{5}}
和
p
2
{displaystyle p_{2}}
和
p
3
{displaystyle p_{3}}
,结论为
p
1
{displaystyle p_{1}}
,结论出现在前提中,因此也是一种循环证成。单就循环证成的形式来看,循环证成在逻辑上可能有效(如果推理过程没有缺陷)、也可能健全(如果自身证立的前提
p
1
{displaystyle p_{1}}
恰好是真的),因此循环证成并非推理形式上的错误,故不归为形式谬误。然而,循环证成的情境中,
p
1
{displaystyle p_{1}}
通常是受质疑的,用受质疑的命题自身证明自身毫无意义、也缺乏说服力,这种情况可归为非形式谬误。有些人把情境上不恰当的循环证成称作循环证成的谬误或循环论证的谬误(fallacy of circular justification/argument/reasoning);有些人则只把“循环证成”限定于情境上不恰当的情况。循环证成与亚里士多德对乞题的形式化界定相似,但一般不包括三段论的乞题。最简化的循环证成是用论点自己支持自己,例如:小明有罪,因为他有罪。“小明有罪”和“他(小明)有罪”很显然是表达相同的命题,因此原论述只涉及一个命题:可分析为这样的结构:
p
1
←
p
1
{displaystyle p_{1}leftarrow p_{1}}
,故为循环证成。复杂一点的循环证成是绕一圈支持自己,例如:甲的论述涉及两个命题:可分析为这样的结构:
p
1
←
p
2
←
p
1
{displaystyle p_{1}leftarrow p_{2}leftarrow p_{1}}
,故为循环证成。更复杂的支持结构实例如:甲的论述涉及以下命题:从言论上看,甲的论述是:
p
1
←
p
2
←
p
3
{displaystyle p_{1}leftarrow p_{2}leftarrow p_{3}}
,乍看之下不似循环证成。然而,单就“圣经写着:圣经是上帝写的,而且上帝不会说谎也不会犯错”并不足以支持“圣经是上帝写的,而且上帝不会说谎也不会犯错”,还必须加上“圣经写的都是对的”这个条件才充分。因此,甲的第三句话应视为“因为圣经这么写,而且圣经写的都是对的。”亦即视作由
p
3
{displaystyle p_{3}}
和
p
1
{displaystyle p_{1}}
共同支持
p
2
{displaystyle p_{2}}
,此时可分析为这样的结构:
p
1
←
p
2
←
p
3
p
1
{displaystyle p_{1}leftarrow p_{2}{xleftarrow{}}p_{1}}
,可看出甲是循环证成。甲的论述相当简略,考虑未明言的隐藏预设,大致涉及了以下命题:可分析为这样的结构:
p
1
←
p
3
,
p
4
p
2
←
p
3
,
p
5
p
1
{displaystyle p_{1}{xleftarrow{}}p_{2}{xleftarrow{}}p_{1}}故为循环证成。(此外,
p
3
{displaystyle p_{3}}
、
p
4
{displaystyle p_{4}}
、
p
5
{displaystyle p_{5}}
等预设亦可能有争议,即可能乞题。)有一些情况与循环证成相似,一些文献也把它们称作循环论证,但它们不完全等同于循环证成,也不一定是推理谬误。循环因果(circular cause and consequence)是某事的原因回归到某事本身解释的情形。例如:乙的说法看似循环证成,然而本例甲要的不是证据或证明,而是因果上的解释;再者本例情境中“某省人口不断外移”、“某省经济萧条”皆受认可为已知事实,其真确性并未受质疑,可视为已知之事,因此乙不是在循环证成,只是给出了循环因果的解释。一般经验上,某省人口不断外移和某省经济萧条的确可能是正回馈的相互影响关系,虽然乙没有完全解释最初原因,但指出人口外移与经济萧条的因果关系有扩展认知的作用,因此这种因果解释并非全无道理。又如为人熟知的:鸡生蛋,蛋生鸡,两者最初究竟何来?此说法并未提供明确答复。但这个因果解释让我们了解鸡和蛋的循环相生关系,并非全无意义。(参见: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循环定义是指用于定义某词语的词语最终需用某词语本身来定义的情形。例如:除非事先理了解其中某些词的意思,这种定义往往不能帮助我们了解这些词,因此常视为谬误。然而当循环非常庞大时,循环定义往往是可接受的,例如词典总是使用某些词定义或说明另一些词,只要我们认识足够多的词,词典便能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词。循环解释(circular explanation),亦称作套套逻辑(tautology)、同义反复、重言句、套套句,是把一件事换句话说以解释自身。例如:若不把乙说的“鸦片有催眠的力量”视作同义于“鸦片能引人入睡”,则难以产生合乎逻辑的理解;若把两者视作同义,乙便只是把同一件事换句话说,没有真正提供因果上的解释,可视作废话。
相关
- 炭疽杆菌炭疽杆菌是一种棒状的革兰氏阳性菌,长约1至6微米,这种细菌通常以内孢子之型态出现在土壤中,并可借此状态存活数十年之久,一旦由牲畜摄入,孢子便开始在动物体内大量复制,最后造成死
- 密闭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在有限空间(英文:Confined space,也可称为局限空间、受限空间或密闭空间)进行的作业,是一种危险性较大的特种作业,在能源、冶金、建筑、机械、危险品、纺织、烟草
-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英语:Chemical equilibrium)是指在宏观条件一定的可逆反应中,化学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可用ΔrGm=ΣνΑμΑ=0判断,μA是反
- 1934年1934年国际足联世界杯,于1934年5月27日至6月10日在意大利举行。本次比赛首次采用预选赛来决定决赛阶段参赛队伍。本届比赛的参赛国家比首届增加了一倍多,其中有 10 支球队来自
- 贝林县贝林县(Berrien County)是位于美国佐治亚州南部的一个县,面积1,186平方公里,县治纳什维尔。根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6,708。贝林县成立于1856年2月25日。历史 | 经济 |
- 吉伦特省吉伦特省(法语:Gironde),又称纪龙德省,是法国新阿基坦大区所辖的省份,滨大西洋,以吉伦特河口命名。该省编号为33。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吉伦特派即以此地命名。5个海外省及大区
- 乙醇胺乙醇胺,又称2-氨基乙醇、2-羟基乙胺、单乙醇胺或一乙醇胺,英文缩写ETA或MEA,化学式C2H7NO,是一种伯胺有机化合物。具有吸湿性、毒性、可燃性和腐蚀性。存在于磷脂,并与胆碱共存,因
- 荷属安的列斯荷属安的列斯(荷兰语:Nederlandse Antillen;帕皮阿门托语:Antias Hulandes)位于加勒比海之中,原称荷属西印度。曾是荷兰王国的构成国,由相距800多公里的南北两组岛屿组成。面积约80
- 能带理论在固体物理学中,固体的能带结构 (又称电子能带结构)描述了禁止或允许电子所带有的能量,这是周期性晶格中的量子动力学电子波衍射引起的。材料的能带结构决定了多种特性,特别是它
- 71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