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循环论证
✍ dations ◷ 2025-04-03 10:43:50 #循环论证
循环论证(circular argument)、循环推理(循环推论;circular reasoning)、或循环证成(循环证立;circular justification),是论点的真确性最终由自身支持的推理方式。循环论证或循环推理有时也泛指包括循环证成、循环因果、循环定义、循环解释等各种有循环形式的陈述。循环证成通常是这样的:主张命题
p
1
{displaystyle p_{1}}
,但
p
1
{displaystyle p_{1}}
并非已知或不证自明(例如论者试图为它提供理据,或者它受人质疑),于是使用
p
2
{displaystyle p_{2}}
支持
p
1
{displaystyle p_{1}}
,但
p
2
{displaystyle p_{2}}
亦受人质疑,于是使用
p
3
{displaystyle p_{3}}
支持
p
2
{displaystyle p_{2}}
,但
p
3
{displaystyle p_{3}}
亦受人质疑,这次论者使用
p
1
{displaystyle p_{1}}
支持
p
3
{displaystyle p_{3}}
。这种情况可以写成一般性的形式:
p
1
←
p
2
←
p
3
←
.
.
.
←
p
n
←
p
1
{displaystyle p_{1}leftarrow p_{2}leftarrow p_{3}leftarrow ...leftarrow p_{n}leftarrow p_{1}}此论证的基本前提为
p
1
{displaystyle p_{1}}
,结论为
p
1
{displaystyle p_{1}}
,结论出现在前提中,这种推理形式相当于使用
p
1
{displaystyle p_{1}}
支持
p
1
{displaystyle p_{1}}
自己,因此是循环证成。有时论证会更加复杂,例如用
p
2
{displaystyle p_{2}}
、
p
3
{displaystyle p_{3}}
、
p
4
{displaystyle p_{4}}
共同支持
p
1
{displaystyle p_{1}}
,而在
p
4
{displaystyle p_{4}}
受质疑时再用
p
1
{displaystyle p_{1}}
、
p
5
{displaystyle p_{5}}
共同支持
p
4
{displaystyle p_{4}}
。这种形式可写成:
p
1
←
p
2
,
p
3
p
4
←
p
5
p
1
{displaystyle p_{1}{xleftarrow{}}p_{4}{xleftarrow{}}p_{1}}
。此论证的基本前提为
p
1
{displaystyle p_{1}}
和
p
5
{displaystyle p_{5}}
和
p
2
{displaystyle p_{2}}
和
p
3
{displaystyle p_{3}}
,结论为
p
1
{displaystyle p_{1}}
,结论出现在前提中,因此也是一种循环证成。单就循环证成的形式来看,循环证成在逻辑上可能有效(如果推理过程没有缺陷)、也可能健全(如果自身证立的前提
p
1
{displaystyle p_{1}}
恰好是真的),因此循环证成并非推理形式上的错误,故不归为形式谬误。然而,循环证成的情境中,
p
1
{displaystyle p_{1}}
通常是受质疑的,用受质疑的命题自身证明自身毫无意义、也缺乏说服力,这种情况可归为非形式谬误。有些人把情境上不恰当的循环证成称作循环证成的谬误或循环论证的谬误(fallacy of circular justification/argument/reasoning);有些人则只把“循环证成”限定于情境上不恰当的情况。循环证成与亚里士多德对乞题的形式化界定相似,但一般不包括三段论的乞题。最简化的循环证成是用论点自己支持自己,例如:小明有罪,因为他有罪。“小明有罪”和“他(小明)有罪”很显然是表达相同的命题,因此原论述只涉及一个命题:可分析为这样的结构:
p
1
←
p
1
{displaystyle p_{1}leftarrow p_{1}}
,故为循环证成。复杂一点的循环证成是绕一圈支持自己,例如:甲的论述涉及两个命题:可分析为这样的结构:
p
1
←
p
2
←
p
1
{displaystyle p_{1}leftarrow p_{2}leftarrow p_{1}}
,故为循环证成。更复杂的支持结构实例如:甲的论述涉及以下命题:从言论上看,甲的论述是:
p
1
←
p
2
←
p
3
{displaystyle p_{1}leftarrow p_{2}leftarrow p_{3}}
,乍看之下不似循环证成。然而,单就“圣经写着:圣经是上帝写的,而且上帝不会说谎也不会犯错”并不足以支持“圣经是上帝写的,而且上帝不会说谎也不会犯错”,还必须加上“圣经写的都是对的”这个条件才充分。因此,甲的第三句话应视为“因为圣经这么写,而且圣经写的都是对的。”亦即视作由
p
3
{displaystyle p_{3}}
和
p
1
{displaystyle p_{1}}
共同支持
p
2
{displaystyle p_{2}}
,此时可分析为这样的结构:
p
1
←
p
2
←
p
3
p
1
{displaystyle p_{1}leftarrow p_{2}{xleftarrow{}}p_{1}}
,可看出甲是循环证成。甲的论述相当简略,考虑未明言的隐藏预设,大致涉及了以下命题:可分析为这样的结构:
p
1
←
p
3
,
p
4
p
2
←
p
3
,
p
5
p
1
{displaystyle p_{1}{xleftarrow{}}p_{2}{xleftarrow{}}p_{1}}故为循环证成。(此外,
p
3
{displaystyle p_{3}}
、
p
4
{displaystyle p_{4}}
、
p
5
{displaystyle p_{5}}
等预设亦可能有争议,即可能乞题。)有一些情况与循环证成相似,一些文献也把它们称作循环论证,但它们不完全等同于循环证成,也不一定是推理谬误。循环因果(circular cause and consequence)是某事的原因回归到某事本身解释的情形。例如:乙的说法看似循环证成,然而本例甲要的不是证据或证明,而是因果上的解释;再者本例情境中“某省人口不断外移”、“某省经济萧条”皆受认可为已知事实,其真确性并未受质疑,可视为已知之事,因此乙不是在循环证成,只是给出了循环因果的解释。一般经验上,某省人口不断外移和某省经济萧条的确可能是正回馈的相互影响关系,虽然乙没有完全解释最初原因,但指出人口外移与经济萧条的因果关系有扩展认知的作用,因此这种因果解释并非全无道理。又如为人熟知的:鸡生蛋,蛋生鸡,两者最初究竟何来?此说法并未提供明确答复。但这个因果解释让我们了解鸡和蛋的循环相生关系,并非全无意义。(参见: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循环定义是指用于定义某词语的词语最终需用某词语本身来定义的情形。例如:除非事先理了解其中某些词的意思,这种定义往往不能帮助我们了解这些词,因此常视为谬误。然而当循环非常庞大时,循环定义往往是可接受的,例如词典总是使用某些词定义或说明另一些词,只要我们认识足够多的词,词典便能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词。循环解释(circular explanation),亦称作套套逻辑(tautology)、同义反复、重言句、套套句,是把一件事换句话说以解释自身。例如:若不把乙说的“鸦片有催眠的力量”视作同义于“鸦片能引人入睡”,则难以产生合乎逻辑的理解;若把两者视作同义,乙便只是把同一件事换句话说,没有真正提供因果上的解释,可视作废话。
相关
- CATC代码C(心血管系统)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分类,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Drug Statistics Methodology)所制定
- 基底膜基底膜(英语:basement membrane)是位于上皮组织下的一层,无细胞且富含纤维的结缔组织,分隔上皮、间皮、内皮,通常位于体腔或器官表面,或是血管内皮的基底面。基底膜是由基底层(英语:b
- 亚伦·贝克亚伦·特姆金·贝克(英语:Aaron Temkin Beck,1921年7月18日-),美国精神病医生,同时也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精神病学的名誉教授。他是认知疗法之父,他开创性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抑
- 基尔大学基尔大学,全名克里斯蒂安-阿尔伯特基尔大学(CAU),坐落于波罗的海畔的基尔市,是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唯一的一所综合大学。该校始建于公元1665年,历史悠久。目前在校学生约
- Crick, F. H. C.弗朗西斯·哈利·康普顿·克里克,OM,FRS(英语: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1916年6月8日-2004年7月28日),英国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及神经科学家。他最重要的成就是1953年在剑桥大学
- 约翰·格洛佛·罗伯茨小约翰·格洛弗·罗伯茨(John Glover Roberts, Jr.,1955年1月27日-)是美国律师、法学家、及法官。他目前是第17任美国首席大法官。加入最高法院前,他是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诉
- 通讯软件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ing,简称IM)是一种透过网络进行实时通信的系统,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即时的传递文字消息、文件、语音与视频交流。通常以网站、电脑软件或移动应用程
- Nexus 9Nexus 9是一款由Google和HTC联合开发的平板电脑,也是Google Nexus系列的第4款Android平板电脑。这款平板采用8.9英寸4:3屏幕(分辨率2048x1536),而不是前3款Nexus平板所采用的16:
- CD289· interleukin-1 receptor binding· extracellular region · cytoplasm · lysosome · endosome · endoplasmic reticulum · end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
- 痈痈(英语:Carbuncle)是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典型的痈由两个或更多的底部相通的疖组成。疖是疼痛的红色硬结,有黄色脓头,脓头破裂后排出脓液及坏死组织。痈比疖大,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