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论证

✍ dations ◷ 2025-04-02 13:42:00 #循环论证
循环论证(circular argument)、循环推理(循环推论;circular reasoning)、或循环证成(循环证立;circular justification),是论点的真确性最终由自身支持的推理方式。循环论证或循环推理有时也泛指包括循环证成、循环因果、循环定义、循环解释等各种有循环形式的陈述。循环证成通常是这样的:主张命题 p 1 {displaystyle p_{1}} ,但 p 1 {displaystyle p_{1}} 并非已知或不证自明(例如论者试图为它提供理据,或者它受人质疑),于是使用 p 2 {displaystyle p_{2}} 支持 p 1 {displaystyle p_{1}} ,但 p 2 {displaystyle p_{2}} 亦受人质疑,于是使用 p 3 {displaystyle p_{3}} 支持 p 2 {displaystyle p_{2}} ,但 p 3 {displaystyle p_{3}} 亦受人质疑,这次论者使用 p 1 {displaystyle p_{1}} 支持 p 3 {displaystyle p_{3}} 。这种情况可以写成一般性的形式: p 1 ← p 2 ← p 3 ← . . . ← p n ← p 1 {displaystyle p_{1}leftarrow p_{2}leftarrow p_{3}leftarrow ...leftarrow p_{n}leftarrow p_{1}}此论证的基本前提为 p 1 {displaystyle p_{1}} ,结论为 p 1 {displaystyle p_{1}} ,结论出现在前提中,这种推理形式相当于使用 p 1 {displaystyle p_{1}} 支持 p 1 {displaystyle p_{1}} 自己,因此是循环证成。有时论证会更加复杂,例如用 p 2 {displaystyle p_{2}} 、 p 3 {displaystyle p_{3}} 、 p 4 {displaystyle p_{4}} 共同支持 p 1 {displaystyle p_{1}} ,而在 p 4 {displaystyle p_{4}} 受质疑时再用 p 1 {displaystyle p_{1}} 、 p 5 {displaystyle p_{5}} 共同支持 p 4 {displaystyle p_{4}} 。这种形式可写成: p 1 ← p 2 , p 3 p 4 ← p 5 p 1 {displaystyle p_{1}{xleftarrow{}}p_{4}{xleftarrow{}}p_{1}} 。此论证的基本前提为 p 1 {displaystyle p_{1}} 和 p 5 {displaystyle p_{5}} 和 p 2 {displaystyle p_{2}} 和 p 3 {displaystyle p_{3}} ,结论为 p 1 {displaystyle p_{1}} ,结论出现在前提中,因此也是一种循环证成。单就循环证成的形式来看,循环证成在逻辑上可能有效(如果推理过程没有缺陷)、也可能健全(如果自身证立的前提 p 1 {displaystyle p_{1}} 恰好是真的),因此循环证成并非推理形式上的错误,故不归为形式谬误。然而,循环证成的情境中, p 1 {displaystyle p_{1}} 通常是受质疑的,用受质疑的命题自身证明自身毫无意义、也缺乏说服力,这种情况可归为非形式谬误。有些人把情境上不恰当的循环证成称作循环证成的谬误或循环论证的谬误(fallacy of circular justification/argument/reasoning);有些人则只把“循环证成”限定于情境上不恰当的情况。循环证成与亚里士多德对乞题的形式化界定相似,但一般不包括三段论的乞题。最简化的循环证成是用论点自己支持自己,例如:小明有罪,因为他有罪。“小明有罪”和“他(小明)有罪”很显然是表达相同的命题,因此原论述只涉及一个命题:可分析为这样的结构: p 1 ← p 1 {displaystyle p_{1}leftarrow p_{1}} ,故为循环证成。复杂一点的循环证成是绕一圈支持自己,例如:甲的论述涉及两个命题:可分析为这样的结构: p 1 ← p 2 ← p 1 {displaystyle p_{1}leftarrow p_{2}leftarrow p_{1}} ,故为循环证成。更复杂的支持结构实例如:甲的论述涉及以下命题:从言论上看,甲的论述是: p 1 ← p 2 ← p 3 {displaystyle p_{1}leftarrow p_{2}leftarrow p_{3}} ,乍看之下不似循环证成。然而,单就“圣经写着:圣经是上帝写的,而且上帝不会说谎也不会犯错”并不足以支持“圣经是上帝写的,而且上帝不会说谎也不会犯错”,还必须加上“圣经写的都是对的”这个条件才充分。因此,甲的第三句话应视为“因为圣经这么写,而且圣经写的都是对的。”亦即视作由 p 3 {displaystyle p_{3}} 和 p 1 {displaystyle p_{1}} 共同支持 p 2 {displaystyle p_{2}} ,此时可分析为这样的结构: p 1 ← p 2 ← p 3 p 1 {displaystyle p_{1}leftarrow p_{2}{xleftarrow{}}p_{1}} ,可看出甲是循环证成。甲的论述相当简略,考虑未明言的隐藏预设,大致涉及了以下命题:可分析为这样的结构: p 1 ← p 3 , p 4 p 2 ← p 3 , p 5 p 1 {displaystyle p_{1}{xleftarrow{}}p_{2}{xleftarrow{}}p_{1}}故为循环证成。(此外, p 3 {displaystyle p_{3}} 、 p 4 {displaystyle p_{4}} 、 p 5 {displaystyle p_{5}} 等预设亦可能有争议,即可能乞题。)有一些情况与循环证成相似,一些文献也把它们称作循环论证,但它们不完全等同于循环证成,也不一定是推理谬误。循环因果(circular cause and consequence)是某事的原因回归到某事本身解释的情形。例如:乙的说法看似循环证成,然而本例甲要的不是证据或证明,而是因果上的解释;再者本例情境中“某省人口不断外移”、“某省经济萧条”皆受认可为已知事实,其真确性并未受质疑,可视为已知之事,因此乙不是在循环证成,只是给出了循环因果的解释。一般经验上,某省人口不断外移和某省经济萧条的确可能是正回馈的相互影响关系,虽然乙没有完全解释最初原因,但指出人口外移与经济萧条的因果关系有扩展认知的作用,因此这种因果解释并非全无道理。又如为人熟知的:鸡生蛋,蛋生鸡,两者最初究竟何来?此说法并未提供明确答复。但这个因果解释让我们了解鸡和蛋的循环相生关系,并非全无意义。(参见: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循环定义是指用于定义某词语的词语最终需用某词语本身来定义的情形。例如:除非事先理了解其中某些词的意思,这种定义往往不能帮助我们了解这些词,因此常视为谬误。然而当循环非常庞大时,循环定义往往是可接受的,例如词典总是使用某些词定义或说明另一些词,只要我们认识足够多的词,词典便能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词。循环解释(circular explanation),亦称作套套逻辑(tautology)、同义反复、重言句、套套句,是把一件事换句话说以解释自身。例如:若不把乙说的“鸦片有催眠的力量”视作同义于“鸦片能引人入睡”,则难以产生合乎逻辑的理解;若把两者视作同义,乙便只是把同一件事换句话说,没有真正提供因果上的解释,可视作废话。

相关

  • 抗银屑病药干癣(英语:psoriasis,/soʊˈraɪ.əsᵻs/,学名为银屑病,又称“白疕”或“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皮肤疾病,主要特色是在身上出现一块一块异常的皮肤。通常,这些块状皮肤异常会发红、发
  • 伊斯兰教伊斯兰哲学(阿拉伯语:الفلسفة الإسلامية)是伊斯兰研究的一部分。它长久以来尝试在信念、理性或哲学、伊斯兰教的宗教教学之间取得协调。一个参与伊斯兰哲学的
  • 词源学语源学(英语:Etymology,希腊语:ετυμολογία),是一门研究字词来源的学科。英语的“Etymology”一词本身源于“希腊语:έτυμος”(真实)与“希腊语:λόγος”(字、理性或
  • 氨基转移酶转氨酶(Transaminase)是一种催化转氨基反应的转移酶,将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到一种α-酮酸上。人体内最重要的转氨酶为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都是肝功能测试的重要指标。EC 1.1
  • 隐形隐形能力,或称隐身能力,是指人能够将自己变成透明人的超能力,这是奇幻、科幻作品常见的题材之一。透明人的身体是看不见的,但透明人本身仍然可以看见其它的物体。有些透明人即使
  • 穆斯林的无知《穆斯林的无知》(英语:Innocence of Muslims),又译《天真穆斯林》,曾名为《沙漠战士》或《本拉登的无知》,是2012年出品的一部关于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其人其事的反伊斯兰教电
  • 对内安全总局对内安全总局(法语:Direction générale de la sécurité intérieure, 缩写为DGSI)是法国最主要的对内情报机构。它承担的主要任务有反间谍、反外国势力干涉、反恐、保护国
  • 萨拉曼卡萨拉曼卡(西班牙语:Salamanca;西班牙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
  • 现br /象现象(古希腊语:φαινόμενoν;英语:phenomenon,复数型:phenomena)是指能被观察、观测到的事实。通常是用在较特别的事物上。“现象”一词源为“可见的东西”,英文的“phenomen
  • 天冬酰胺天冬酰胺(英语:Asparagine,简称为Asn或N;而Asp或D代表天冬氨酸)。它是20种最常见的氨基酸之一,但不是必需氨基酸,合成的密码子是AAU和AAC,可用于制作代糖。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时,天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