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温热化疗

✍ dations ◷ 2025-05-11 07:19:46 #癌症治疗

腹腔温热化疗 (intraperitoneal hyperthermic chemoperfusion,HIPEC或IPHC)是用于治疗晚期腹部癌症的化学治疗,与外科手术一起进行。 治疗过程将加热的抗癌药物注入腹膜腔 (腹部)并循环灌洗,常用的药物是丝裂霉素C和顺铂 。

通常先以手术尽量切除腹腔肿瘤(可能要切除所有遭侵犯的腹膜),手术过程可能需要8到10个小时,后遗症也很多。有些腹腔内晚期癌症肿瘤已经到处散播,不太可能以手术完全切除,腹腔温热化疗为一种治疗选项。对于外科医师认为仍可手术切除的肿瘤,也可在术中进行腹腔温热化疗,以辅助手术治疗与传统化疗。

常使用于阑尾癌, 大肠癌 , 卵巢癌 , 增生性小圆形细胞瘤 , 胃癌 ,阑尾粘液腺癌 (MAC), 间皮瘤 ,低度恶性肉瘤 。

在第三期的卵巢上皮癌患者,在进行癌细胞减容手术时并用腹腔温热化疗,比单仅进行手术治疗,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较长,且并未导致更高的副作用发生率。

有多种化疗药物曾使用, 但对于应使用哪种药物尚无明确共识。 丝裂霉素C和奥沙利铂是大肠癌最常用的药物,而顺铂用于卵巢癌。

目标导向疗法可能有助于视病人状况调整输液至疗和药物,以避免输液过度,并确保血液动力学稳定。

虽然减容手术合并腹腔温热化疗可能治愈癌症,但会导致手术周期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生活品质的短期下降。 怀疑者认为,尚无多中心的第三期随机临床试验比较减容手术合并腹腔温热化疗,与完全减容手术后进行全身化疗,因此该疗法尚未达到被称为标准治疗的科学标准。 支持者认为迄今并无全身性疗法能够延长腹膜转移的生存期。 根据原发肿瘤和疾病的程度,仅使用全身治疗,腹膜转移病人的生存期中位数不到36个月。 减容手术合并腹腔温热化疗治疗大肠癌腹膜转移病人,其5年无复发率或治愈率至少为16%。

相关

  • CD8+细胞毒性T细胞(英语:cytotoxic T cell,TC或CTL),也称杀手T细胞(killer T cell),TC细胞、胞杀T细胞、胞毒T细胞,或CD8+ T细胞,属于T细胞的一种,可以杀死癌细胞、受病毒感染的细胞,以及其
  • 伯克氏菌属等伯克氏菌属,或伯克氏菌,又译伯克霍尔德菌(学名:Burkholderia),是伯克氏菌科的一个属,这个属下最出名的有鼻疽伯克氏菌(B. mallei),是一种会在马或其他相关动物身上引起马鼻疽的病菌;
  • 铁矾土红土,指富含氧化铁,氧化铝,水氧化铁,水氧化铝,二氧化铁,二氧化铝的土,因富含氧化铁以致土壤发出棕色颜色,土质最好为黑土,最差为红土。 因长年下雨,导致腐植质储存不易,仅留下较重的氧
  • 乌得勒支同盟乌得勒支同盟(荷兰语:Unie van Utrecht)是在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荷兰北方诸行省于1579年1月23日在乌得勒支的牧师会大礼堂缔结的同盟条约。乌得勒支同盟被看作是荷兰共
  • 德国唯心主义德国唯心主义一般是指从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早期在德国建立起来的哲学,它由康德在1780年到1790年间的作品发展起来,并和浪漫主义、启蒙运动的政治革命有着密切联系。在它的发展
  • 药物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英语: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代动力学或药动学,也简称为PK,是药理学的分支,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其中的药物包括药剂、激素、营养素和毒素
  • 医疗用碘医疗用碘(英语:Iodine)是用以预防碘缺乏病,以及当作消毒药水之用,对于碘缺乏病的患者,可以予以口服或采肌肉注射,作为消毒药水之用时,可用于湿润的伤口,或手术前的皮肤消毒(英语:Skin d
  • font color=#ffffff江苏/font江苏省高等学校列表,是中国大陆高等学校列表的江苏省部分。截至2017年5月31日,江苏共有46所公立本科高校、29所民办本科高校、2所中外合作高校、69所公立专科高校、20所民办专
  • 本体论证明本体论证明(Ontological argument)是证明上帝存在的一种理论,属于先验性的证明方式。该理论最早由中世纪哲学家伊本·西那和安瑟伦提出。后世的哲学家,包括谢哈布丁·苏哈拉瓦迪
  • 选侍选侍,中国明代太子妾室的等级之一。地位次于才人、而高于淑女。此封号目前仅见明朝使用。如明光宗之王才人,即明熹宗生母,亦曾为选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