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足目

✍ dations ◷ 2025-06-28 11:26:05 #端足目
端足类(学名:Amphipoda),亦作片脚类,是一个没有甲壳及两侧扁平的目级甲壳类动物。其学名的意思是“不同的足”,是指它们拥有不同的附属肢形态。它们长1-340毫米不等,栖息在所有的水生环境及一些潮湿的陆生环境。当中有7000个物种,其中5500个被分类到钩虾亚目中,其余的则分到余下的二或三个亚目。端足类的身体共分13节,可以分类为头部、胸部及腹部。头部与胸部融合,有两对触角及一对复眼。头上亦有一个口器,不过大部分的口器都是隐藏的。胸部及腹部各有不同,且有不类别的脚。它们一般都是两侧扁平的,且没有甲壳。胸部有八对单肢附足,第一对是辅助口器的,其后四对向前,最后三对向后。鳃位于胸节,循环系统是开放的,拥有心脏,血青蛋白在血淋巴中运送氧至身体组织。触角上有特别的腺来控制吸收及排出盐份。腹部分为两部分:前尾有游泳肢,后尾有尾节及三对腹足,腹足并不会组成尾扇。端足类一般短于10毫米,但最长活生生的端足类可以达28厘米,是生活在太平洋5300米水深处的地方。于大西洋发现的标本重组后就发现长达34厘米,属于Alicella gigantea的。最细小的就只有1毫米长。端足类的大小受到溶氧供应的限制,如在海拔3800米的的的喀喀湖中,端足类就可以生长达22毫米;而在海拔455米的贝加尔湖,其中的端足类就长达90毫米。成熟的雌性有育幼袋,可以带着受精卵,直至幼体孵化为止。雌性的年纪越大就会产更多的卵。卵的死亡率约为25–50%。它们没有幼体阶段,卵会直接孵化出幼生。经过6次脱壳后,它们就达至性成熟。一些物种在脱壳后会吃下自己的壳。卡尔·林奈在其第十版的《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中描述了两种端足类,不过描述得十分简单且适用于差不多所有端足类。现时约已描述了7000种端足类,分类在3或4个亚目中。钩虾亚目下就包含了多过5500种,包括了所有淡水及陆生物种。英高虫亚目包含了2科约40种,但这类有时被认为是与钩虾亚目相同,而非独立的一个亚目。端足类因其体型细小而很难辨认,往往都需要将之解剖才能确认。生态及环境研究很多都会将它们混为一谈。端足类的分类尚未得到共识,当中以钩虾亚目内的关系产生最多混乱。以下是其中一个建议的分类法:估计端足类源自下石炭纪,但其化石纪录很稀有,至今只有11个物种标本被发现,最远追溯至上始新世。端足类分布在所有水生环境,由淡水至含有两倍盐份的海水也有。它们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件。大部分钩虾亚目物种都是浅水底栖的。

相关

  • 卵菌见内文卵菌门(学名:Oomycota)或卵菌纲(学名:Oomycetes),俗称水霉 (water mold),是一种与真菌很相似的真核微生物,不具叶绿素,不进行光合作用,需将养分在体外分解后,再进行吸收。但根据亲
  • TLR類Toll受体(英语:Toll-like receptors,缩写TLR,或译为類鐸受體)是I型跨膜蛋白质,识别侵入体内的微生物进而激活免疫细胞的应答。被认为在先天性免疫系统中起关键作用。類Toll受体
  • 保密保密,又称保守机密、守秘义务,是一个法律及伦理上的概念,指避免重要资料向公众泄露的操守。在政治上,为了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政府高层人士必须将一些重要资料保守秘密,以避免因资料
  • 量子量子光学(英语:Quantum optics)是物理学在1990年后成熟的新兴分支,是原子分子与光物理的一部分,也和冷原子物理紧密相连。与凝态物理、粒子物理学、宇宙学等其他成熟分支相比,在精
  • 角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四十八个(七划的则为第二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角部归于七划部首。角部只以左、右、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
  • 卡宾卡宾(Carbene),又称碳烯、碳宾,是含二价碳的电中性化合物。卡宾是由一个碳和其他两个基团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碳上还有两个自由电子。最简单的卡宾是亚甲基卡宾,亚甲基卡宾很不稳
  • 5s22,8,18,8,2蒸气压第一:549.5 kJ·mol−1 第二:1064.2 kJ·mol−1 第三:4138 kJ·mol主条目:锶的同位素锶(Strontium,旧译作鎴)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Sr,它的原子序数是38,
  • 对映体过量百分数对映体过剩率,常用ee表示,即enantiomeric excess的缩写。定义为在对映体混合物中一个异构体a比另一个异构体b多出来的量占总量的百分数。算式如下:对映体过剩率用来表示一种手
  • 珠玑巷南雄珠玑巷,原名敬宗巷,位于中国广东省南雄市北9公里,自唐朝丞相张九龄开凿梅关驿道之后,成为梅关驿道上的一个商业重镇。它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人民经商或躲避战乱迁徙岭南地区的
  • 一系列战役(1944年-45年)1944年至1945年的菲律宾战役是在美国麦克阿瑟将军率领的盟军反击日军的一系列战役。菲律宾、美国及澳大利亚军队在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领导下,于1944年10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