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比松
✍ dations ◷ 2025-10-19 20:58:24 #比松
费迪南·爱德华·比松(法语:Ferdinand Édouard Buisson,1841年12月20日-1932年2月16日),法国教育官员,新教牧师,和平主义和社会主义政治家,1902年至1906年领导教育联盟,曾创办并在1914年至1926年间领导人权联盟(英语:Human Rights League (France))。曾创作了关于塞巴斯蒂安·卡斯特利奥的论文,认为自己和塞巴斯蒂安·卡斯特利奥都是“自由派新教徒”。1905年,他在议会主持了推进政教分离的委员会。通过教育联盟,他积极推进世俗教育,并创造了法语世俗性一词。他在1927年与路德维希·奎德一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相关
- 锤骨锤骨(malleus, hammer) 是人耳中锤状的小骨, 是三块听小骨(ossicles)中的一个,连接耳膜和砧骨。人的槌骨听小骨18周龄的人类胚胎的头部和颈部,图示其麦克尔软骨和舌骨板(阿尔伯
- 量词量词(英语:measure word),学术名称分类词(classifier),是一种存在于某些语言中的词语或语素,用来区分由可数名词指代的不同事物。在存在分类词的语言中,分类词常常用于名词被计数或者
- 堆肥式厕所堆肥式厕所(英语:composting toilet)或生化厕所(bio toilet)是一种以极少水量冲厕或甚至是无水的厕所,排泄物流入便池中混合木糠、椰棕(英语:Coir)或泥炭藓等物质带氧分解成堆肥,多余
- 核型核型(英语:Karyotype)是一种生物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用于核型分析。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时,染色体排列在细胞赤道板,是观察它们的最好时机。对这些细胞染色,通过显微镜拍照获
- VENI VIDI VICI我来,我见,我征服(拉丁语:VENI VIDI VICI,国际音标:.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
- 甲酸甲酸(英文:Formic acid)又称作蚁酸,化学式为HCOOH。蚂蚁和蜜蜂等膜翅目昆虫的分泌液中含有蚁酸,当初人们蒸馏蚂蚁时制得蚁酸,故有此名。甲酸无色而有刺激气味,且有腐蚀性,人类皮肤接
- 世界第三大核武贮备量法国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法国科学家亨利·贝克勒、皮埃尔·居礼以及玛丽·居礼便针对铀的放射能进行详细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便加速展开核
- 爱乐乐队“爱乐乐团”在全球乐迷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西方的“爱乐乐团”(Philharmonic)最早是由宫廷的乐手们离开宫廷后,在民间自发组成的演奏团体。 久而久之,爱乐乐团成为音乐爱好
- 在永恒之门《在永恒之门》(Op de drempel van de eeuwigheid),或称《悲痛的老人》是一幅梵高1890年5月初在圣雷米精神病院完成的油画, 此画基于其1882年在海牙绘成的铅笔草稿完成,画中人物
- 外显记忆陈述性记忆(英语:Explicit memory),是一种有意识的,对先前经验的回忆。跟内隐记忆不同。有时也会被称为是一种陈述性记忆。跟它相对的,称为内隐记忆,是一种无意识的、与程序动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