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霸(?年-?年),字伯饶,蜀郡成都人,东汉侍中。
张霸年纪轻轻就懂得孝顺和谦让,作息饮食也合乎礼节,乡里的人们称他为“张曾子。”张霸七岁时就通晓《春秋》,又想进修其他经书,他的父母说他年纪还小无法学那么多,张霸说“再多都可以”,所以字为“饶”。
张霸后来向长水校尉樊鯈学习《严氏公羊春秋》,于是博览《五经》。当时孙林、刘固、段著等人都很仰慕他,他们就在张霸住所旁买房子,以方便就近向张霸学习。张霸认为樊鯈删改的《严氏春秋》还有许多繁杂的冗词,于是他又删减为二十万字,改名《张氏学》。
张霸被举荐为孝廉光禄主事,不久又升迁,永元年间任会稽太守,上表录用郡人顾奉、公孙松等人。
张霸到越后,当地盗贼猖狂,郡界不安宁,张霸发布公文悬赏招降,明用信赏,贼人束手归附,没有动用到半点士兵,盗贼越来越少,路上也没有遗寇。当时有童谣传唱:“弃我戟,捐我矛,盗贼尽,吏皆休。”张霸视事三年,对掾史说:“我这个太守孤苦无依,独自生活,现在打算辞去这个职位。太阳至正中后就开始倾斜,月圆后就开始盈缺。老子说过:‘知足不辱。’”于是上书称病请辞。
张霸经过四次升迁被任命为侍中。当时皇后邓绥的哥哥虎贲中郎将邓骘听闻张霸的名气,想与和他做朋友,张霸犹豫而不回答,很多人笑他不识时务。后来第五次转官时,便生病去世,享寿七十岁。
张霸的遗书命令他的儿子们说:“从前季札出使齐国,儿子死在赢、博之间,就埋葬在那坎坷的路旁。现在蜀道阻远,不适合运回乡里,可以直接就埋在这里,够埋头发和牙齿就足矣。务必薄葬就好,以完成我的心愿。人的一生,要对人有敬畏之心,如果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只需以正道之行坦然接受。”儿子们遵从遗嘱,把他葬在河南郡梁县,就在那边安家。将作大匠翟酺等人和诸位儒学门生追录他的生平行事,谥曰宪文。一说谥文父。
张霸任会稽太守时,入海追捕盗贼,海风强劲、天色昏暗,水波大量涌出,士兵们惊讶地告诉张霸,张霸说:“没有必要恐慌,我们奉法追贼,这点风必定不会害我们。”弹指之间便风静波止。
张浩在京师游学时。和广汉镡粲、汉中郡李郃还有张霸结交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