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英语: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常简称为TFT-LCD)是多数液晶显示器的一种,它使用薄膜晶体管技术改善影象质量。虽然TFT-LCD被统称为LCD,不过它是种主动式矩阵LCD,被应用在电视、平面显示器及投影机上。
简单说,TFT-LCD面板可视为两片玻璃基板中间夹着一层液晶,上层的玻璃基板是与彩色滤光片、而下层的玻璃则有晶体管镶嵌于上。当电流通过晶体管产生电场变化,造成液晶分子偏转,藉以改变光线的偏极性,再利用偏光片决定像素的明暗状态。此外,上层玻璃因与彩色滤光片贴合,形成每个像素各包含红蓝绿三颜色,这些发出红蓝绿色彩的像素便构成了面板上的影像画面。
寻常的液晶显示器好比计算器的显示面版,其图像元素是由电压直接驱动;当控制一个单元时不会影响到其他单元。当像素数量增加到极大如以百万计时,这种方式就变得不实际。
液晶显示器的三原色为红、黄、蓝,每个像素的红、绿、蓝三色都要有单独的连接线。
为了避免这种困境,将像素排成行与列则可将连接线数量减至数以千计。如果一列中的所有像素都由一个正电位驱动,而一行中的所有像素都由一个负电位驱动,则行与列的交叉点像素会有最大的电压而被切换状态。然而此法仍有缺陷,即是同一行或同一列的其他像素虽然受到的电压仅为部分值,但这种部分切换仍会使像素变暗(以不切换为亮的液晶显示器而言)。解决方法是每个像素都添加一个配属于它的晶体管开关,使得每个像素都可被独立控制。晶体管所拥有的低漏电流特征所代表的意义乃是当画面更新之前,施加在像素的电压不会任意丧失。每个像素是个小的电容器,前方有着透明的铟锡氧化物层,后方也有透明层,并有绝缘性的液晶处在其中。
此种电路布置方式很类似于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只不过整个架构不是建在硅晶圆上,而是建构在玻璃上,许多硅晶圆制程技术所需的温度会超过玻璃的熔点。寻常半导体的硅基质是利用液态硅长出很大的单晶,具有晶体管的良好特质,而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所用到的硅层是利用硅化物气体制造出非晶硅层或多晶硅层,这种制造方法较不适合做出高等级的晶体管。
TN+film(Twisted Nematic + film)是最常见的类型,主因于产品低价及多样性。在现代的TN型面板上,像素的反应时间已快到足以大幅减少残影问题,甚至在规格上反应时间已经很快,但这个传统反应时间是由ISO制定的标准,只定义了由全黑至全白的转换时间,但并不表示是灰阶间的转换时间。在灰阶之间的转换时间(这是平常液晶实际上较频繁的转换)比由ISO所定义的要来得久。现在使用的RTC-OD(Response Time Compensation-Overdrive)技术,让制造商得以有效的降低不同灰阶间(G2G)的转换时间,然而,ISO所定义的反应时间实际上并未改变。反应时间现在被用G2G(Gray To Gray)的数字来表示,例如4ms及2ms,在TN+Film的产品上已司空见惯。这个市场策略,拥有相对于VA型较低成本的TN型面板,已在主导TN于消费性市场的走向。
TN型显示器苦于视角上的限制,特别是在垂直方向上,而且大部分无法显示由现行绘图卡输出的16.7百万色(24位的真实色彩)。经由特殊的方式,RGB三色使用6 bits来当作8 bits用,它使用结合邻近像素的降阶法去趋近24-bits色彩,以此来模拟出所需的灰阶。也有人使用FRC (Frame Rate Control)
对液晶显示器来说,像素实际的穿透率一般不会与施予的电压成线性变化。
另外,B-TN(Best TN)由三星电子发展。改善TN色彩与反应时间。
STN液晶(Super-twisted nematic display)是超级扭曲向列液晶的简称。TN液晶被发明后,人们自然而然想到将TN液晶矩阵化用以显示复杂的图形。相对TN液晶扭转90度,STN液晶的扭转180度到270度。90年代初期彩色STN液晶问世,这种液晶的一个像素由三个液晶单元组成,覆上一层彩色滤光板,用电压分别控制液晶单元的亮度就能产生颜色。
PLS (Plane to Line Switching)是由三星电子研发,除了有惊人的视角外,同时还可以改善屏幕亮度达10%,制造成本上面也比IPS要少15%,目前提供的分辨率最高可达WXGA(1280×800),MacBook Pro with Retina display也有部分采用了三星生产的这种显示屏(分辨率高达2880×1800),其余则依旧使用了IPS显示屏,主要使用的对象将会集中在智能手机跟平板电脑,已于2011年量产。
夏普发展ASV(Advanced Super-V)技术,改善了TFT的可视角问题。
现代电子采用FFS(Fringe Field Switching)技术,FFS技术是由IPS(In Plane Switching)广视角技术的高级延伸而来,具有低耗电、高亮度等特性。FFS可再延伸出AFFS+(Advanced FFS +)以及HFFS(High aperture FFS)技术,AFFS+在阳光下具可视功能。
OCB (Optical Compensated Birefringence)是日本松下电器的技术。
因建造TFT工厂的巨大花费,因此主要的面板代工厂商或许不会超出四或五家。依显示器研究调查机构DisplaySearch数据,国际间市占率排名较前者依序为三星电子、乐金显示、友达、群创、夏普等。
未进行系统及ID组装前面板模块通常会在厂内分成三个类别,这三种分别是亮暗点数目、面板显示出的灰阶及色彩的均匀性及一般性的产品质量。此外地,同批号的不同片面板仍会有+/-2ms反应时间上的差别。质量上判定最差的面板后来会卖予白牌的厂商。
质量上较差的面板或是15英寸以下尺寸通常不会含有数字信号兼容接口DVI,因此它们的未来适用性或许会受限。较高的17英寸或19英寸机种,用于玩家及办公室所使用的屏幕或许会有双重显示插槽:模拟的D-sub及数字的DVI;几乎所有专业的屏幕都会有DVI及为了书信模式而转90度的设计。无论如何,即始使用了DVI的影象信号,也不保证会有较佳的影象质量:一个好的影像卡RAMDAC及合适且具保护的模拟VGA线亦能提供相同的显示质量。
一般称呼某面板厂为几代指的是其生产时玻璃基板的最大尺寸,尺寸越大者可切割出越多片面板,产能越大,所需的技术则越高。但各世代的长宽并没有严格定义,在各家面板厂之间可能有些微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