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戒律

✍ dations ◷ 2025-04-25 22:27:53 #佛教戒律,佛教术语

佛教戒律,通常指毗奈耶(梵语:vinaya),广义上尚指最初的尸罗、出家众的学处、波罗提木叉、不同部派僧团各自的犍度、不同犍度形成的毗奈耶等等。对于修习佛法,严谨遵守戒律有着绝对的重要性;对研究佛教思想,亦有着深刻而不可替代的意义。

有关戒律规定与解释的佛教经典的汇总,称为律藏,与“经”和“论”合称“三藏”。专门学习戒律的佛教僧侣称为律师,以戒律研习为主的宗派称为律宗。

汉语在翻译佛典时,将以下几个梵文名词都翻译成戒律,但是这几个名词在意义上有所不同:

释迦牟尼佛最初教导弟子达到涅槃的三无漏学中,以尸罗为一切修行的基础。尸罗可以被粗略分成五戒与十善,它包涵了一切应防止的恶行,以及应该遵行的善行,是所有佛教弟子应该追求的方向。但尸罗本身没有强制力,佛陀鼓励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能力、环境与判断,去尽可能的遵守它们。

随着僧团人数的增加,佛陀开始为出家众,制定一些共同生活的准则,这称为学处。学处包涵了一切出家僧侣应注意的事项,在饮食行为上都有所规定。学处在僧团之中口耳相传,僧团成员将学处中,一些最重要的规定,集结成颂偈,在布萨时宣读,提醒僧侣不能忘记。这些重要的学处,称为波罗提木叉,上座比丘必须担负起责任,教导新进的比丘。不遵守波罗提木叉的僧侣,僧团依情节轻重做出处份,轻的可以在大众前忏悔,重的则要逐出僧团。在释迦牟尼过世前,他鼓励僧团所有成员,都应该以波罗提木叉为师。

犍度的内容,主要是上座比丘对于学处的意见与心得,以及针对各个不同事件的僧团判决结果,分门别类的收集一处。在第二集结后,因为对戒律的不同见解,造成佛教部派分裂,不同部派的僧团,各自拥有自己的犍度。为了解决这些意见上的分歧,僧团中专心于持戒的僧侣,于是将不同的犍度收集起来,一一进行分析与讨论,最终形成了毗奈耶。不同的部派拥有自己的毗奈耶,形成了律藏。

一开始建立僧团的时候没什么具体的戒律,许多年后佛教壮大了,很多教徒变得懒惰甚至贪婪,于是佛陀就规定戒律,并要求佛教徒必须遵守教律。据《四分律》说:佛陀最初制定戒律是为了“故诸弟子疲厌,是以法不久住。”。如果佛陀认为他的那个弟子做了错事,佛陀就将这一条定为律条。称之为:“随犯随制”,因此律藏中的每一条戒律,都有其因缘及时空背景,其内容也因应对象而有分别。

佛陀制戒的佛陀在结戒之初,曾宣说制戒的十大利益,其中包括:

随着释迦牟尼的涅槃,僧团的领导者大迦叶,担心僧团成员因为懈怠而任意妄为,他召开了佛教史上的第一次集结。在第一次集结中,最重要的决议,就是由优波离尊者主持,将波罗提木叉集结出来,形成戒经。在此次集结中,大迦叶主张,佛陀制定的一切学处都应该遵守不改,但是阿难根据释迦牟尼的遗命:“自今日始,听诸比丘舍小小戒”,主张“小小戒可舍”,最终大迦叶的意见主导了此次集结。在王舍城集结结束后,富兰那尊者从印度南方游行回来,对于集结的内容提出异议,最终,富兰那尊者的异议也被记录下来,形成犍度的开端,富兰那尊者是耶舍四友之一,不是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尊者,因为他在印度西部传播佛法的时候就已经比佛陀早圆寂。

部派佛教律藏《四分律》、《十诵律》、《五分律》、《摩诃僧祇律》等详细地阐述了部派佛教的戒律。但因年代、历史语言等问题,学者对佛教戒律的认识、研究等和佛教徒不相同。

今日的佛教僧团,南传佛教遵循《巴利律藏》;汉传佛教曾盛行《摩诃僧祇律》和《十诵律》,唐朝以后遵循《四分律》并兼受源自《大乘梵网经》或《菩萨地持经》的菩萨戒;藏传佛教则遵循《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其菩萨戒传承源自《虚空藏菩萨经》和《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戒品》。修持密法者,无论唐密或藏密又兼受源自各部密续的三昧耶戒(日语:三昧耶戒)。

另外,佛教中有“律宗”,因重视研习、传持戒律而得名,依《四分律》发展出南山律学,主张《四分律》形式虽属声闻乘,而内容可通菩萨乘,以求融会汉传大乘佛教。汉地的禅宗寺院,为适应禅僧传法和参禅的需要,还发展出《禅苑清规》《敕修百丈清规》《永平清规》等禅寺清规。

最基础的佛教戒律称为“五戒十善”,核心内容是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入门者必须要学习的。

出家人戒律主要有沙弥沙弥尼十戒、比丘具足戒、菩萨戒。

俱足戒是完整的出家戒律,唯有成年并符合若干条件者才有资格受戒。

戒律是依据佛陀为榜样而制定的,以便僧人能彷效佛陀的榜样。僧侣信守戒条,可使心灵净化,易于觉悟。佛陀提出戒律,不但为了促进僧人的善行,也为了使僧侣得到其他宗派人士尊敬。僧侣坚守戒律,可使僧侣和俗人建立更好关系,并促进僧伽内部的和谐、纯洁和统一。

相关

  • 逻辑联结词在形式逻辑中,逻辑运算符或逻辑联结词把语句连接成更复杂的复杂语句。例如,假设有两个逻辑命题,分别是“正在下雨”和“我在屋里”,我们可以将它们组成复杂命题“正在下雨,并且我
  • 以人名命名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以科学家命名的非国际单位列表列出在物理单位上,以突出贡献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单位,这些单位不是国际单位,但是奈培与贝尔两非国际单位可用于国际单位制上。这些单位虽然是非国
  • 新的共和国美国例外论(英语:American Exceptionalism),又译美国卓异主义、美国例外主义、美式例外主义,一种理论与意识形态,认为美利坚合众国是个独特的国家,与其他国家完全不同。为亚历西斯
  • 2010年荷兰大选扬·彼得·巴尔克嫩德 基督教民主呼吁马克·吕特 自由民主人民党2010年荷兰大选于2010年6月9日举行,选出新一届国会下议院的150个议席。全部议席以名单比例代表制产生。依据
  • CD261J2E, 1N1M, 1NU6, 1NU8, 1PFQ, 1R9M, 1R9N, 1RWQ, 1TK3, 1TKR, 1U8E, 1W1I, 1WCY, 1X70, 2AJL, 2BGN, 2BGR, 2BUB, 2FJP, 2G5P, 2G5T, 2G63, 2HHA, 2I03, 2I78, 2IIT, 2IIV
  • 环保环境保护(简称环保)是在个人、组织或政府层面,为大自然和人类福祉而保护自然环境的行为。由于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过于严重,损害生态环境,部分更达到无法挽回的地步,触发各工
  • 小行星136108≈718 km 575+125−50 km (斯皮策)(4.006 ± 0.040)×1021 kg 0.00066妊神星是柯伊伯带的一颗矮行星,正式名称为(136108) Haumea。妊神星是太阳系的第三大矮行星,它的质量是
  • 开化五族文明化五部族(英语:Five Civilized Tribes),指美国原住民中的五个部族。分别是奇克索人、切罗基人、乔克托人、克里克人以及塞米诺尔人。有时为了避免暗指其他族群较“野蛮”,“
  • 州最高法院州最高法院(state supreme court;美国州最高法院;在美国某些州的州最高法院会以其他名称称之)是指美国州法院系统中的最终司法法庭(即该州的最终审法院)。在州法律问题上,州最高法
  • 创新创新的定义是推出新事物,或说是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去改进或创造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