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莱龙属

✍ dations ◷ 2024-12-24 04:01:07 #鸟首龙目,2006年描述的分类群

威莱龙属(属名:)是种史前爬行动物,属于镰龙类,生存于三叠纪晚期的欧洲。

威莱龙目前发现一个标本(编号MCSNB 4751),是在1975年发现于意大利北部,由贝尔加莫的市立自然科学博物馆所发现。之后,化石交给德国斯图加特国立自然学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鲁玻特·威尔德(Rupert Wild)。在1991年,鲁玻特·威尔德将这个化石命名为威莱龙()。属名是以贝尔加莫博物馆的前馆长Valle为名,种名则是以化石发现地的Cene市镇为名。

威莱龙是种小型爬行动物,身长约15公分。前掌具有五指,第四指最长,与肱骨一样长。脚踝具有跗中央骨,与胫骨连接。跗骨、跖骨的末端高度特化,第一脚趾没有趾爪。

与同属镰龙科的巨爪蜥相比,威莱龙有些不同的特征。举例而言,威莱龙的口鼻部较短、较高,上颌较厚、较大,上颌的牙齿较大,颈椎较短。第二、第三节背椎的神经棘之间没有愈合。与镰龙相比,威莱龙也有些不同的差异,例如第二手指没有大型指爪。与镰龙科的镰龙、巨爪蜥(可能还有)相比,威莱龙的尾巴末端没有钩状尾椎。威莱龙与高尾龙的差异在于,前段背椎没有前后扩大的神经棘,前肢短于后肢。

威莱龙具有典型的镰龙类身体结构,显示它们也可能是种陆栖爬行动物。威莱龙的前掌各手指不能做出相对应的动作,但根据掌骨的形状、极长的手指,显示它们也可能具有攀爬于树枝的能力。这是镰龙科的陆栖适应演化的其中一个证据。

威莱龙与其他镰龙类的背部前端隆起,颈椎高度特化,限制颈部的横向动作。科学家推论,这显示有大型肌肉、韧带附着于颈部与背部。这群动物也可能借由快速的头部、颈部动作,以捕捉猎物。颈椎的横向动作有限,可能是防止颈部快速动作时,造成颈椎的关节脱落。体型较小的巨爪蜥、威莱龙可能以昆虫为食。威莱龙的牙齿似乎是合咬穿、咬碎昆虫与节肢动物的坚硬外骨骼。

相关

  • 外科口罩外科口罩(surgical mask)是让医疗专业人员(英语:health professional)在手术及护理病患时穿戴的口罩,最初用意是避免细菌自穿戴者的口鼻散发在空气中,以降低对病患手术伤口的感染。
  • 中间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英语:interneuron),又称转接神经元(relay neuron),或共同神经元(association neuron)或局部回路神经元(local circuit neuron),是一种多极性神经元,在神经传导路径中连接上行(a
  • 彡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五十九个(三划的则为第三十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彡部归于三划部首。彡部通常是从右、下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
  • 多孢植物多孢植物(英语:Polysporangiophytes,也称polysporangiates或Polysporangiophyta),指的是在孢子体阶段有终止在孢子囊的分支的茎(轴)的植物。学名的意思即为有许多孢子囊的植物。演
  • 手洞手洞(西班牙语:Cueva de las Manos)是位于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平图拉斯河(Río Pinturas)附近的一个山洞。洞中有许多远古人类留下的谜一般的手印和其他图画,亦被音译为洛斯马诺
  • 圣路加堂 (慕尼黑)圣路加堂(德语:)是德国慕尼黑的一座路德会教堂,兴建于1893-1896年,由阿尔伯特·施密特设计。 圣路加堂是慕尼黑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新教老教堂。 坐标:48°08′6″N 11°35′14″E
  • 压赛堰站往倪家堰站正线、停车线往大通桥站压赛堰站,建设时曾用名汽车市场站,是浙江省宁波市一座地下轨道交通车站,属于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站名得名于附近的压赛堰遗址。车站于2015年9月
  • 屈原礁屈原礁位于南沙群岛九章群礁南部,东北距漳溪礁约3.8海里,西南距琼礁1.6海里。为一座暗礁。1983年公布名称为屈原礁,以纪念中国战国时代诗人屈原。西方文献称为“Higgen Reef”
  • 斯胡皮延斯胡皮延(Shupiyan),是印度查谟和克什米尔绍皮恩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0,360(2011年)。2011年人口10,360人,其中男性6366人,女性6030人;0—6岁人口1355人,其中男672人,女683人。
  • 全民字多星《全民字多星》是台湾的一个电视综艺节目,于壹电视新闻台(以下简称“壹新闻”)与壹电视综合台(以下简称“壹综合”)播出。2011年1月17日起至2011年7月1日为止,壹新闻频道于当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