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便

✍ dations ◷ 2025-05-15 05:24:28 #胎便
胎粪是初生婴儿第一次排出体外的粪便。与他们往后排出的粪便不同的是:胎粪是胎儿在母体时所消化的物质构成,包括有肠黏膜的上皮组织、胎毛、黏液、羊水、胆汁及水分。由于胎儿在母体内的环境基本上无菌,所以胎粪差不多可以说是无菌的。与其后婴儿排出的粪便不同的是:胎粪的黏度很高,就好像沥青一般,而且无嗅。正常来说,胎粪应该在出生后数天内排出体外,而随着婴儿饮奶后,粪便的颜色开始因为与消化后的奶混合而变得偏黄色,直至体内所有胎粪都被排出为止。胎粪的颜色与鸦片相似,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因此认为胎粪的作用是帮助胎儿在母体内安睡。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s disease),又音译作赫什朋氏病,是一种因为无法把胎粪排出而产生的病症。胎粪正常来说会储存在初生婴儿的肠道里,直至出生后才会排出体外,但胎儿亦有可能在出生前或出生时就已开始排便,使胎粪被排到羊水里。胎粪亦是检测胎儿有否经历孕期暴露的测试对象,例如:药物或各种化学物品。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病童医院(Hospital for Sick Children, University of Toronto)有研究显示:若孕妇在怀胎时酗酒,代谢后的酒精会在胎粪里以FAEE的形式出现。在美国,新生婴儿的胎粪测试结果可以作为呈堂证供。当胎粪在回肠里变硬并造成阻塞的病征,被称为胎粪性肠阻塞(meconium ileus)。胎粪性肠阻塞经常都是囊肿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的早期症状。若胎儿患有囊肿性纤维化,胎粪会在回肠内形成一种沥青状的墨绿色肠段阻塞。除此之外,有时胎粪还会形成一种灰白色小石状的结物。在阻塞段落以下的肠道既窄又空。在阻塞部位以上,有多圈肥大的肠道,而且因为充满了液体而变得膨胀。由于胎粪不能排出,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就会出现腹部肿胀及会呕吐。胎粪性肠阻塞与胎粪栓症候群(meconium plug syndrome)并不相同。

相关

  • 囊肿性纤维化囊肿性纤维化(英语:cystic fibrosis,缩写作 CF),亦称为囊性纤维化、囊肿性纤维变性、囊肿纤维症、纤维性囊肿或囊纤维变性,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疾病,此病症最常影响肺脏,但也常发生于胰
  • 巨细胞病毒巨细胞病毒(拉丁语:Cytomegalovirus,简称CMV)是一种疱疹病毒。感染人类的品种称 human CMV (HCMV) 或Human herpesvirus-5 (HHV-5),是巨细胞病毒中研究最深入的在人类和哺乳动物
  • I急性风湿热(I00-I09)高血压病(I10-I15)缺血性心脏病(I20-I25)肺原性心脏病和肺循环疾病(I26-I28)其他类型的心脏病(I30-I52)脑血管病(I60-I69)动脉、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疾病(I70-I79)静脉、
  • 口腔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牙医学(法语:Dentisterie; 英语:Dentistr
  • 高血压高血压(英语:Hypertension,high blood pressure)是动脉血压持续偏高的慢性疾病。高血压一般没有症状,不过长期高血压为冠状动脉疾病、中风、心脏衰竭、心房颤动、周边动脉阻塞、
  • 无性繁殖无性生殖是指生物体不以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方式,也就是不经由减数分裂来产生配子,直接由母体细胞分裂后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主要分为孢子繁殖(英语:Sporogenesis)、分裂生殖
  • 细菌接合接合(英文:Conjugation,又译结合),又称为接合作用、细菌接合,是发生于原生动物间的现象,指的是两个细菌之间发生的一种遗传物质交换现象,属于细菌有性生殖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接合现
  • 螺旋体纲螺旋体门(Spirochaetes)是一类很有特点的细菌,具有长的螺旋形盘绕的细胞。它们独具细胞全长、在细胞膜和细胞壁之间的鞭毛,称为“轴丝”(axial filament)。螺旋体可以通过轴丝产生
  • 淋巴液淋巴(英语:Lymph)也称胡豆液,是由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后形成。淋巴是组织液回流的辅助渠道,参与维持机体的组织液平衡。淋巴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当淋巴流经淋巴结的时
  • 麻疹病毒麻疹(拉丁语:Morbilli;德语:Masern;法语:Rougeole;英语:Measles 或 Rubeola;日语:はしか),是麻疹疫苗未出现前,一种好发在儿童身上的传染病,但成人也有一定机会感染。儿童常见的急性病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