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日

✍ dations ◷ 2025-11-25 20:08:19 #灾难日

灾难日(阿拉伯语:يوم النكبة ),又称浩劫日,为巴勒斯坦纪念日,时间为每年的5月15日,因几十万巴勒斯坦人于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独立后,被犹太人赶出家园之故。5月15日同时也是以色列国庆日(英语:Yom Ha'atzmaut),或称作独立日(希伯来语:יום העצמאות)[1]。

亚西尔·阿拉法特于 1998 年正式宣布这一日子,但早在 1949 年以来,这一日期就已被非正式地用于抗议活动。

在1948年巴勒斯坦战争(英语:1948 Palestine War)期间,约有700,000名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数以百计的巴勒斯坦村庄被摧毁[2][3]。

至今,这些难民的后裔已达数以百万计[4][5],而这些难民后裔一直将1948年的流离事件称作“灾难日”[6][7]。

灾难日的原文为“Nakba”,意为“灾难”。在巴勒斯坦民族主义者定义此节日之前,阿拉伯人所称的“灾难年”是指1920年,即列强瓜分奥斯曼帝国的那年[8]。最早利用“Nakba”这个语词的是叙利亚作家康斯坦丁·兹瑞克(英语:Constantine Zureiq),他在1956年的英文著作《“”的意义》()中提到[9]。

一开始,“Nakba”这个字在巴勒斯坦并不普遍。即是1948年后许多年,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仍然拒绝使用这个字,因为他们坚信他们会回去巴勒斯坦,并以“回归者”自称[10]。到了1950年代和1960年代,描述那次事件的语词包括“”(强奸),或是更暗喻性的语词“”(那次事件)、“”(那次流离),以及“”(我们黔面而去那天)[10]

1970年代,黎巴嫩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不倾向宣传大离散等待有负面色彩故事,比较喜欢革命等积极主题[10]。


相关

  • 见内文虻科(学名Tabanidae),又名马蝇,是双翅目下的一科,其中昆虫主要靠吸食哺乳动物的血液维生。根据ITIS,虻科分为: 下科Chrysopsinae: Merycomyia Chrysops Neochrysops Silviu
  • 格温内斯格温内斯(英语:Gwynedd)是英国威尔士西北部的一个郡,面积共2,548平方公里,人口为121,900人,是威尔士面积第二大和人口最少的政区。首府为班戈,境内拥有班戈大学。官方网站
  • 库里亚大会库里亚大会或区会议 (拉丁语:comitia curiata)为古代罗马王政时期重要的管理机构。早期,罗马人根据氏族分为30个库里亚,该群体被称为“罗马人民”。其职责包括选举高级公职人员,宣
  • 兰格利亚兰格利亚地体是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南部、加拿大育空地区西南部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南部(包括夏洛特皇后群岛和温哥华岛)的一块广阔的三叠纪海底高原,后来作为一块地体拼贴到北
  • 何塞·索里利亚球场何塞·索里利亚球场(西班牙语:Estadio José Zorrilla)是一座位于西班牙卡斯蒂利亚-莱昂自治区巴利亚多利德市的足球场,是皇家巴利亚多利德的主场,可以容纳26,512名观众。球场建
  • 白龙 (北魏)白龙(?-434年),北魏山胡起事首领。434年,白龙在西河聚众起兵反魏。七月,阳平王拓跋他率军征讨。太武帝拓跋焘登山观看,差点被白龙擒获。九月,魏军击败白龙,他和属下被杀。十月,余众数千
  • 苏菲·夏洛特 (巴伐利亚)巴伐利亚的苏菲·夏洛特女公爵(德语:Herzogin Sophie Charlotte in Bayern,1847年2月23日-1897年5月4日),是巴伐利亚王国女公爵和法国阿朗松公爵夫人。她的父亲是马科西米利安·约
  • 颜兰权颜兰权(1963年-),台湾纪录片导演,东吴大学哲学系和社会学系本科毕业,英国雪菲尔大学剧情片电影、电视制作硕士毕业。1999年入行拍摄纪录片,代表作品《七日狂想》、《牵阮的手》、《
  • 李行之李行之(?-?),字义通,小字师子,陇西郡狄道县(今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人,出自陇西李氏姑臧房,北齐、北周、隋朝时期的官员。李行之和兄弟们都有才具与名望,他简约沉静,善于保持家门相传的学业
  • 移动计算移动计算(英语:Mobile computing)是指可移动设备在人机交互下产生的数据、语音和视频的传输。移动计算涉及移动通信、移动设备和移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