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日

✍ dations ◷ 2025-11-18 16:12:13 #灾难日

灾难日(阿拉伯语:يوم النكبة ),又称浩劫日,为巴勒斯坦纪念日,时间为每年的5月15日,因几十万巴勒斯坦人于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独立后,被犹太人赶出家园之故。5月15日同时也是以色列国庆日(英语:Yom Ha'atzmaut),或称作独立日(希伯来语:יום העצמאות)[1]。

亚西尔·阿拉法特于 1998 年正式宣布这一日子,但早在 1949 年以来,这一日期就已被非正式地用于抗议活动。

在1948年巴勒斯坦战争(英语:1948 Palestine War)期间,约有700,000名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数以百计的巴勒斯坦村庄被摧毁[2][3]。

至今,这些难民的后裔已达数以百万计[4][5],而这些难民后裔一直将1948年的流离事件称作“灾难日”[6][7]。

灾难日的原文为“Nakba”,意为“灾难”。在巴勒斯坦民族主义者定义此节日之前,阿拉伯人所称的“灾难年”是指1920年,即列强瓜分奥斯曼帝国的那年[8]。最早利用“Nakba”这个语词的是叙利亚作家康斯坦丁·兹瑞克(英语:Constantine Zureiq),他在1956年的英文著作《“”的意义》()中提到[9]。

一开始,“Nakba”这个字在巴勒斯坦并不普遍。即是1948年后许多年,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仍然拒绝使用这个字,因为他们坚信他们会回去巴勒斯坦,并以“回归者”自称[10]。到了1950年代和1960年代,描述那次事件的语词包括“”(强奸),或是更暗喻性的语词“”(那次事件)、“”(那次流离),以及“”(我们黔面而去那天)[10]

1970年代,黎巴嫩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不倾向宣传大离散等待有负面色彩故事,比较喜欢革命等积极主题[10]。


相关

  • 恰特期恰特期(也被称作Chickasawhayan或渐新世晚期)是渐新世的第二个阶段。其起止时间为27.82百万年前和23.03百万年前。在恰特期,发生了人类所知的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单起火山喷发事
  • 面包师面包师是指一种以烤箱或者其他热源制作面包或其他食品,并且贩卖之的人,面包师工作的地点称为烘焙坊。
  • 玛格丽特·布朗玛格丽特·布朗(英语:Margaret Brown,1867年7月18日 - 1932年10月26日),死后称为“永不沉没的莫莉·布朗”(英语:The Unsinkable Molly Brown),是一位美国社交名媛、慈善家和活动家。
  • 二苯醚二苯醚(Diphenyl ether)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12H10O。二苯醚活化的苯环能发生各种芳香化合物的典型反应如羟基化,硝化,卤化,磺化,傅-克烷基化或酰化。 二苯醚应用于很多领域,如
  • 艾丽·麦古奥伊丽莎白·艾莉丝·“艾莉”·麦克劳(英语:Elizabeth Alice MacGraw,1939年4月1日-)是美国电影演员,她曾获得金球奖最佳戏剧类电影女主角。
  • 黄海明黄海明(1907年-1991年9月1日),女,湖北枣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 信实工业信实工业公司(Reliance Industries Limited简称RIL,也译作信任工业公司或印度瑞来斯实业公司,BSE: 500325、LSE:RIGD)是印度最大的私营集团,在1966年成立,也是世界第二大的私营集团
  • 卡恰贝拉峰坐标:46°19′26.5″N 9°37′44.5″E / 46.324028°N 9.629028°E / 46.324028; 9.629028卡恰贝拉峰(Piz Cacciabella)是瑞士的山峰,位于该国东南部,由格劳宾登州负责管辖,属于布
  • 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列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列表》是所有受欢迎或特别题材的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的作品《西游记》《聊斋志异》《聂小倩》《画皮》《红楼梦》《济公全传》《金粉世家》《啼笑因缘》|}
  • 金帐汗国 (2018年电视剧)《金帐汗国》(俄语:Золотая Орда),2018年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合拍古装电视连续剧。尽管电视剧创作者声称,他们的任务并不是还原历史事实,所有的事件和人物皆为虚构,但剧中一些角色明显有历史人物与之对应,且故事情节总体上以13世纪金帐汗国袭击罗塞尼亚(俄语:Татаро-монгольское иго)为背景。《金帐汗国》由奥莉加·拉里奥诺娃(Ольга Ларионова)编剧,耗时两年半。奥莉加之前曾为电视剧《Старшая жена》和《Гречанка》编写过剧本。她表示,该剧计划将外国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