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兰遮城日志

✍ dations ◷ 2025-08-17 06:38:16 #台湾荷西殖民时期,荷兰史书,台湾历史书籍,文件

《热兰遮城日志》(),或称《热兰遮城日记》(1629年-1662年),荷兰统治台湾时期的基本史料,主要是关于荷兰人在台湾的各种活动,是以十七世纪荷兰语撰写成的。

1505年,葡萄牙人在印尼设总督府,开始对东方的殖民和经济贸易。1565年,西班牙人已占据菲律宾,以吕宋岛作为对日本和中国海上贸易的根据地。到了十七世纪初期,荷兰人在海上的势力逐渐强大,便在1602年成立“荷属东印度公司”开始进军亚洲,和葡、西两国争夺海权。“荷兰东印度公司”由六个荷兰的城市共同组成,他们拥有强大的船队和贸易能力,甚至可以代表荷兰政府出兵和建立殖民地,他们在各据点建立商馆,进行货物贸易。

1624年,荷兰人选定“大员” --- 现在台湾台南市安平区,建造城堡,作为贸易的根据地,开始往后38年的殖民经济,直到1662年郑成功登台为止。短短38年之间,除了以大员作为贸易转运站,荷兰人几乎踏遍台湾全岛,有纪录可查的原住民村舍全岛竟多达三百多个,远至淡水、宜兰,下达台东、小琉球。随船而来的荷籍牧师更积极到原住民部落传教,甚至用原住民的语言编写了罗马拼音的圣经。

当年因为交通不便,从欧洲到亚洲动辄七、八个月,因此“荷属东印度公司”为了确实掌握殖民地的一举一动,遂要求各分据点的总督逐日记下殖民地所发生的点滴事情,以日志的形式寄往当时的巴达维亚(现在的印尼雅加达),再转送回荷兰母国。这些从十七世纪初到十八世纪末“荷属东印度公司”亚洲各据点与总公司联络所留下的日志资料,四百年来一直被慎重保存在海牙档案馆里。这些日志集结而成的巨册排列起来竟长达一公里又两百米,包括有书信、日记、报告和决议;其中关于台湾的《热兰遮城日志》就有厚厚四大册,《巴达维亚城日记》中也有不少和台湾有关的纪录。

所谓的《热兰遮城日志》,指的就是这四大册以古荷兰文撰写之和台湾相关的珍贵史料。

这些数量庞大的原始资料,虽然保存在荷兰海牙的国立中央档案馆里面,但是因为都是手写,很难辨识,所以第一步就是要将原稿整理出来,以印刷体印刷,然后才能流通、研究。这项整理的工作,荷兰政府早就在做,但是进度非常缓慢,不过《巴达维亚城日记》在1887年至1931年之间曾出版过31册。

早在台湾日治时期,日籍历史学者以台北帝国大学为基地进行台湾研究和南洋研究的时候,就曾经远赴荷兰,翻拍了很多原始档案,共有两万多张,收藏在当时台北帝大的图书馆。日本学者村上直次郎也曾经以日文摘译了《巴达维亚城日记》。不过,在中国国民政府接收台湾以后,虽然该批资料仍然留在台湾大学的图书馆中,这个历史领域的研究却发生了断层。直至任职台湾大学图书馆的曹永和自修荷兰文,并成为此领域专家为止。

从1977年开始,由荷兰的国立中央档案馆、国家历史出版会、以及莱顿大学合作,由曾经到台湾留学过的荷兰的史学家包乐史(J. L. Blusse)主持,邀请台湾的曹永和、江树生,日本的中村孝志、岩生成一等人,一起编注校译《热兰遮城日志》,前后历经二十年,终于在1999年将这四册的重要史料,完全编纂并出版完毕。以这个史料为基础,江树生并翻译出版了四册中文版的该原始史料。

相关

  • 产品产品 · 定价 · 分销 服务 · 零售 · 宣传 品牌管理 · 大客户营销 营销道德 · 营销效果 营销调查 · 市场调查 市场划分 · 营销战略 市场优势 · 操
  • 唐·博文唐纳德·E·博文(英语:Donald E. Boven,1925年3月6日-2011年3月10日),美国NBA联盟职业篮球运动员。退役后,他在大学中执教多年。
  • 陈大元陈大元(1933年4月14日-),男,江苏吴县甪直镇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和受精生物学学科带头人。195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生物系胚胎专业
  • 王尚䌹王尚䌹(1478年-1531年),字锦夫,河南汝州郏县人,军籍,明朝政治人物。弘治八年(1495年)河南乡试第五十五名。弘治十五年(1502年),登壬戌科第二甲第六名进士。授兵部职方司主事。次年因父丧
  • 听觉过敏听觉过敏是一种听力障碍,是听觉系统异常敏锐而失去对声音的忍受度,以及适听范围(dynamic range)明显的降低,有时也会伴随着耳鸣和耳痛,患有听觉过敏者难以忍受日常的声音,这些声
  • 巴厘字母巴厘文字是一种元音附标文字,使用于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此文字系统常常用于书写巴厘语、卡维语和仪式上使用的梵语。经过修改之后的巴厘文字,还能用来书写通行于龙目岛上的萨
  • 塔荷蕾塔荷蕾(波斯语:طاهره‎,纯洁者),也被称作“所有眼睛的安慰”(阿拉伯语:قرة العين‎),都是法蒂玛·巴拉加尼(1814或1817年-1852年8月16-27日)的称号。她是伊朗的巴比教有影
  • 黄龙安黄龙安(1820年-1886年),名廷香,字龙安,号芷船,幼名双兰,故时称黄阿兰、阿兰舍,商号黄德春、黄德兴、黄安邦。以字行。台湾台北人,祖籍福建晋江东石,清代著名士绅、商人,曾捐纳弟子员,诰授
  • 佩德罗·阿雷克索佩德罗·阿雷克索(葡萄牙语:Pedro Aleixo,1901年8月1日-1975年3月3日),巴西政治家。于1967年至1969年期间成为巴西副总统。
  • 南瀛文艺营南瀛文艺营是戒严时期少数由民间人士主办的台湾文艺营队,也是少数在偏远地区举办的文艺活动。民国65年黄劲连(原名:黄进莲)、高琇嬅等人,以“大汉出版社”的名义,在北门高中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