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柄白鹅膏

✍ dations ◷ 2025-04-24 18:49:41 #鳞柄白鹅膏
蕈伞凸面鳞柄白鹅膏(学名:Amanita virosa),又称毁灭天使、招魂天使、破坏天使 (Destroying Angel),是一个隶属于伞菌目鹅膏菌科鹅膏菌属下的有毒真菌种。其为中至大型的菇菌,全体白色,只是菌盖的中央为淡黄色圆顶状突起,湿时具黏性。,而有膜质菌环,极易脱落。此菇外貌似可食用的洋菇,但是毒性极强,会对肝脏造成损坏,是致死率极高的毒蕈。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初夏到秋季时,可在阔叶林或针叶林地上发现散生或群生的子实体。中型至大型、纯白色。菌柄上有鳞片,有膜质菌环、根部有菌托。在菌盖上滴3%的氢氧化钾溶液会变黄色。孢子接近球形。与一样是剧毒的白毒鹅膏菌(Amanita verna)很相似,但可以在其上滴氢氧化钾溶液并不会变色、菌柄上也没有鳞片、且属小型来做区别。在欧洲、北美被称为“Destroying Angel”(毁灭天使),可见其毒性。在日本与“白毒鹅膏菌”(A. verna)、“毒鹅膏”(A. phalloides)合称“猛毒菌御三家”,因此三种真菌常均被误认为外观相似的白色食用真菌,而误食造成中毒。由于危险性太高,建议一般人别摘采白色的真菌来食用。毒性极强,食用一小株就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险。食用后6~24小时会有腹痛、呕吐、下痢等肠胃性毒菌的症状,大约一天就完全消失,但24~72小时的“假痊愈”后,会出现更严重的肝脏或肾脏等内脏机能障碍以至衰竭的症状,如黄疸、肝脏肥大、消化器官出血等,如未即时做消化道洗净、血液透析则有可能死亡。上部菌褶、菌环菌柄

相关

  • 罗布利·威廉姆斯罗布利·库克·威廉姆斯(Robley Cook Williams,1908年10月13日 - 1995年1月3日)是一位美国早期生物学家及病毒学家,是生物物理理事会首任主席。威廉姆斯以运动员身份考入康奈尔
  • 分子遗传学分子遗传学(英语:Molecular genetics)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领域,专门在分子层次下研究遗传学,这一学门使用许多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对生物体染色体和基因表达的研究可以
  • 识字率识字率的定义为一个国家当中,十五岁以上的合法“劳动人口”中能读写文字的人的比率,就目前而言,全球平均识字率正在增加当中,但是世界上依然有不少失学的人口。识字率能反映出一
  • 一个小小的建议《一个小小的建议》(A Modest Proposal: For Preventing the Children of Poor People in Ireland from Being a Burthen to Their Parents or Country, and for Making Them
  • 恶魔蠕虫恶魔蠕虫(学名:Halicephalobus mephisto)也称魔鬼蠕虫、魔鬼线虫,是2011年在南非一座金矿中发现的一种新线虫,生活在地面以下1.3公里深的极端环境中,身长约0.5毫米。
  • 深层生态学深层生态学一词由挪威哲学家阿恩·内斯(Arne Næss)在1973年于一场第三世界未来发展研讨会中提出。后经德韦尔(BillDeval)、塞申斯(GeorgeSessions)、福克斯等人的努力而发展
  • 心房中隔缺损心房中隔缺损(英语:atrial septal defect,简称:ASD),也被称作心房中膈缺损、心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是由于心脏的心房间隔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的右心房和左心房间的异常连通。右
  • 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 = (年内出生人数 - 年内死
  • 麦角菌约50种, 包括: C. africana C. fusiformis 雀稗麦角菌 C. paspali C. purpurea C. sorghi C. zizaniae麦角是谷类作物(如小麦)被真菌感染所形成的黑色子实体。它是由多种叫做
  • 麦角固醇麦角固醇(英语:Ergosterol,又称为麦角甾醇)是从真菌类酵母与麦角菌中发现的一种植物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被转化为维生素D2。它是酵母和真菌细胞膜的组成部分,功能与动物细胞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