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环酸

✍ dations ◷ 2025-08-28 14:56:48 #氨甲环酸
传明酸(tranexamic acid (TXA) 或 transamin,又称氨甲环酸)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氨基酸,其他名称有断血炎、止血环酸、凝血酸等,具有止血抗炎的药理效果,本作为凝血剂用途,有针剂跟口服两种用法。属于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药中的一类,通过可逆性阻断纤溶酶原分子上的赖氨酸结合位点,导致纤溶酶原不能转变为纤溶酶,从而有效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产生止血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外科、内科、泌尿科和妇产科等领域,治疗各种出血性疾病和手术时异常出血等。又因可以抑制黑色素细胞的活性,防止和改善皮肤的色素沉积,因而有一定的美容效果。属于血液系统用药、止血与抗纤溶药、抗纤溶药。可直接阻碍黑色素细胞活性化,改善黑斑活性化因子群的活跃状态。正常情况下,当机体出血时,可先后启动外源性或内源性凝血系统,同时血管痉挛,血小板激活、黏附、聚集于损伤血管的基底膜,并在局部引起血液凝固,最终形成纤维蛋白凝块,而产生止血作用。凝血系统激活的同时,抗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也被激活,有利于防止凝血过程的扩散和局部血流的再通,保证正常的血液循环。通常凝血、抗凝血、纤溶系统之间,处于动态平衡。氨甲环酸与纤溶酶原和纤溶酶的赖氨酸结合位点有高度亲和力,能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的赖氨酸与纤溶酶结合,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裂解,抑制纤溶过程,减少大量出血和复发性出血的可能。其低剂量能抑制纤溶酶原的活化作用,高剂量还能直接抑制纤溶酶的蛋白溶解酶活性,因而止血效果更为显著。研究显示,氨甲环酸可以安全可靠地降低创伤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有鉴于此,氨甲环酸这种廉价的、非专利药物,已经列入了WHO必备药品清单中,并将在世界高、中、低收入国家中得到广泛应用。研究显示,接受氨甲环酸的颅脑患者发生进行性出血的可能降低,死亡率亦有降低的趋势。尽管这两项研究均没有得出十分明确的结论,但仍提示了氨甲环酸有可能改善创伤性脑损伤的预后,这将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例如即将实施并招募多达10000名颅脑损伤患者的CRASH-3研究,它将为氨甲环酸对于改善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疗效方面提供可靠的证据。氨甲环酸能够显著降低经血过多妇女的血量损失。一项评价抗纤溶药(主要为氨甲环酸)治疗经血过多的Cochrane系统评价指出,与安慰剂或其他治疗相比,抗纤溶制剂可以更多的降低月经过多妇女的血量损失,同时不增加副反应的发生率。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于2009年11月13日批准将氨甲环酸口服片作为重度经血过多妇女的治疗措施。研究显示,氨甲环酸使产后出血量显著地减少。然而由于纳入的三个随机试验的方法学质量都稍低,目前尚无来自高质量研究的证据支持抗纤溶药在产后出血的应用。 当前,一项名为WOMAN(The World Maternal Antifibrinolytic Trial)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正在开展,它将在全球招募15000患者,为早期应用氨甲环酸对于产后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子宫切除率等改善方面提供可靠证据。一项纳入65个随机对照试验的Cochrane系统评价指出,氨甲环酸使术后输血的风险降低了近1/3(RR 0.61, 95% CI 0.53 to 0.70),并减少了术中和术后的出血量,同时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并未增高。氨甲环酸也作为二线方案用于因子Ⅷ缺乏的血友病患者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并且还可用于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其退黑除斑的功效比维生素C高约50倍,是果酸的近10倍左右。口服过量副作用有腹泻,性功能障碍,恶心和呕吐,或是眼花的情形。偶有药物过量所致颅内血栓形成和出血。较少见的有经期不适(经期血液凝固所致)。由于可进人脑脊液,注射后可有视力模糊、头痛、头晕、疲乏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特别与注射速度有关,但很少见。外敷有使皮肤变白的附加效果,因此早期被皮肤科用在治疗肝斑、黑斑沉淀方面的药用处方签中,以口服方式每日服用。传明酸已于2005年3月24日经由中华民国卫生署公告为有效美白成分,具美白肌肤、淡化色斑等作用,和现有的维他命C衍生物以及众多植物萃取相较,除了稳定性更高不受环境以及运送影响外,更目前卫生署已核准使用于美白化妆品中,限量添加2%~3%,美白功效则和一般市面常见的麹酸差不多。而美白针疗程也是以传明酸为主的成分搭配多种维他命,以注射方式快速达到美白方式。但若以注射、点滴、口服方式用于美白目的,则具有危险性,尤其是具有血栓形成倾向、心肌梗塞病史者,宜避免使用。云南白药公司生产的云南白药牙膏中亦含有本成分,并被质疑所谓中药牙膏中含有西药成分。在中国,用氨甲环酸制成的氨甲环酸片属于处方药。2018年10月23日,云南白药公司回应称,他们使用的所有成分均符合国家和国际的相关通用规定,无违法添加成分,更未使用禁用成分。

相关

  • 口腔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牙医学(法语:Dentisterie; 英语:Dentistr
  • 克拉维酸克拉维酸是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它本身并不是强效的抗生素,但克拉维酸盐,即克拉维酸钾,和阿莫西林合成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抗细菌药。此外它也可与替卡
  • MALDI-TOF-MS基质辅助激光脱附电离(英语: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MALDI)是一种用于质谱法的温和离子化技术,可以得到用常规离子化方法容易解离为碎片的一些完整大分子
  • Am5f7 7s22, 8, 18, 32, 25, 8, 2主条目:镅的同位素镅(Americium,台湾译作鋂)是一种放射性超铀元素,符号为Am,原子序为95。镅属于锕系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镧系元素铕之下。镅是以
  • 氢气氢气是氢元素标准状况下以气态形式存在的物质,化学式为H2,由两个氢原子构成,又称分子氢。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可用于热气球中,但后来因其浮力而使用的氢气被逐渐替换为危险性较小的
  • 甲基紫甲基紫(methyl violet),俗称龙胆紫、苯胺紫、紫药水,是一系列同类的有机化合物,是副品红的四、五、六甲基衍生物(副品红碱)的混合物。可作为染料、酸碱指示剂、消毒剂,稀释后可用作
  • 鞭虫病鞭虫病(Trichuriasis),是由一种名为鞭虫(Trichuris trichiura)的寄生虫感染所导致的疾病。疾病的症状取决于患者体内的鞭虫数量,如果只感染很少量的虫,常常不会有显著症状,但若感染
  • 周边动脉阻塞性疾病周边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PAD),可以称为周边血管疾病(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PVD)、周边动脉阻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y occlusive disease, PAOD),或是
  •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前11世纪-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六篇,题目分别是南陔、白华、华黍、由
  • 阿卡德语阿卡德语(akkad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