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 (三国至明朝)

✍ dations ◷ 2025-04-03 16:54:33 #188年建立的行政区划,1733年废除,三国的州,晋朝的州,五胡十六国的州,刘宋的州,北魏的州,东魏的州,北齐的州,北周的州,隋朝的州,唐朝的州,五代十国的州,

徐州,中国古代的州,前身为监察区徐州刺史部。早期幅员广袤,包括今江苏省长江以北、山东省西南部和安徽省小部,南北朝时期辖境逐渐缩小,北朝后期以后辖境仅限于今江苏省徐州市一带。

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设立十三刺史部。其中,徐州刺史部地处今江苏省长江以北和山东省西南部地区。但此时的徐州刺史部只是监察区,非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

东汉中平五年(188年)后,州成为正式的一级行政区域。徐州治彭城郡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领二郡三国:东海郡、琅邪国、彭城国、广陵郡、下邳国。建安三年(198年)前后,分琅邪、东海、下邳等郡国置城阳郡、利城郡、昌虑郡、东莞郡、东安郡、东城郡。后省并昌虑、东安、东城三郡。至汉末,徐州领六郡二国:彭城国、广陵郡、下邳郡、东海国、琅邪郡、城阳郡、利城郡、东莞郡。

曹魏时,并利城郡入东海国,并东莞郡入琅邪国。至魏末,徐州领三郡三国:彭城国、广陵郡、下邳郡、东海国、琅邪国、城阳郡。

西晋泰始元年(265年),分琅邪国置东莞国,割城阳郡属青州。咸宁三年(277年),并东莞国入琅邪国。太康元年(280年),分下邳国置临淮郡。太康十年(289年),分琅邪国、青州之城阳郡复置东莞郡,属徐州。至此,徐州领三郡四国:彭城国、广陵国、下邳国、临淮郡、东海郡、琅邪国、东莞郡。

元康元年(291年),分东海郡置兰陵国,分东莞郡置东安国。永宁元年(301年),分临淮郡置淮陵国。永兴元年(304年),分临淮郡置堂邑郡。至此,徐州领三郡八国:彭城国、广陵国、下邳国、临淮郡、淮陵国、堂邑郡、东海国、兰陵国、琅邪国、东莞郡、东安国。

东晋时期,徐州北部诸郡屡陷屡复,治所也频繁迁徙,或治广陵郡广陵县(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西),或治下邳郡下邳县(今江苏省邳州市南),或寄治扬州晋陵郡丹徒县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永昌元年(322年),琅邪国陷于后赵。太宁二年(324年),彭城、下邳、东海、兰陵、东莞、东安六郡国陷于后赵。咸和元年(326年),临淮、淮陵二郡陷于后赵。至此,徐州仅余广陵、堂邑二郡。

永和七年(351年),收复彭城、下邳、临淮、淮陵、东海、兰陵六郡国。永和十二年(356年),收复琅邪国。咸安二年(372年),琅邪国陷于前秦。太元四年(379年),彭城、下邳、淮陵、东海、兰陵五郡国陷于前秦。太元九年(384年),收复徐州全境,并以前秦南兖州(领梁、谯、沛三郡)并入徐州。太元十九年(394年),琅邪国陷于后燕。隆安二年(398年),收复琅邪国。隆安三年(399年),琅邪、东莞、东安三郡国陷于南燕。元兴二年(403年),梁国陷于后秦。义熙五年(409年),再次收复徐州北部诸郡国(梁国除外)。

义熙七年(411年),以淮水为界将徐州一分为二,淮南为徐州(治广陵),淮北为北徐州(治彭城)。北徐州领九郡三国:彭城国、下邳郡、东海郡、谯国、沛郡、兰陵郡、琅邪国、东莞郡、东安郡、淮阳郡、阳平郡(侨郡)、济阴郡(侨郡)。义熙十二年(416年),收复梁国。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改徐州为南徐州,北徐州为徐州。景平元年(423年),梁、谯二郡陷于北魏。孝建元年(454年),置北济阴郡。大明元年(457年),割下邳郡使侨置的济阴郡成实土郡。至此,徐州领十二郡:彭城郡、下邳郡、东海郡、沛郡、兰陵郡、琅邪郡、东莞郡、东安郡、淮阳郡、阳平郡、济阴郡、北济阴郡。泰始二年(466年),彭城、沛、阳平三郡陷于北魏。泰始三年(467年),下邳、东海、淮阳、济阴四郡陷于北魏,割东莞、东安二郡置东徐州。泰始四年(468年),徐州全境陷于北魏。

后赵四年(322年)至八年(326年),先后占领东晋徐州九郡,仍治彭城。后改兰陵郡为武兴郡。至此,徐州领九郡:彭城郡、下邳郡、临淮郡、淮陵郡、东海郡、武兴郡、琅邪郡、东莞郡、东安郡。冉魏永兴二年(351年),琅邪、东莞、东安三郡陷于段龛,其余六郡陷于东晋。

前燕元玺五年(356年),占领段龛所据徐州之东莞、东安二郡,改属青州。前秦建元八年(372年),占领东晋徐州之琅邪国,改属青州。建元十五年(379年),占领东晋徐州五郡,以彭城、东海、兰陵三郡仍置徐州(治彭城),以下邳、淮陵二郡置扬州。建元二十年(384年),徐州陷于东晋。

北魏天安元年(466年),占领南朝宋徐州之彭城、沛、阳平三郡,仍治彭城,改阳平郡为南阳平郡。皇兴元年(467年),又占领下邳、东海、淮阳、济阴四郡,改济阴郡为南济阴郡。二年(468年),占领徐州全境,分彭城郡置建昌郡,割豫州梁、谯二郡属徐州。至此,徐州领十三郡:彭城郡、建昌郡、下邳郡、东海郡、沛郡、兰陵郡、琅邪郡、淮阳郡、南阳平郡、南济阴郡、北济阴郡、梁郡、谯郡。后分淮阳郡置宿豫郡,分阳平郡置临潼郡。

孝文帝时,割宿豫郡置南徐州。太和十五年(491年),并建昌郡入彭城郡。太和十八年(494年),割梁、谯二郡属南兖州。正光五年(524年),淮阳郡陷于南梁。孝昌元年(525年),割下邳、东海二郡置东徐州。孝昌三年(527年),分彭城郡置蕃郡;临潼、阳平、南济阴三郡陷于南梁,分别改属潼州、西豫州、睢州,遂侨置南阳平郡(治沛南界,后寄治彭城)。永安二年(529年),割琅邪郡置北徐州。至此,徐州领六郡:彭城郡、南阳平郡、蕃郡、沛郡、兰陵郡、北济阴郡。

东魏初,省兰陵郡。后割南兖州之砀郡属徐州。武定五年(547年),复置兰陵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并蕃、砀二郡入彭城郡,改北济阴郡为永昌郡。北周时,并南阳平、沛二郡入彭城郡。至此,徐州领三郡:彭城郡、兰陵郡、永昌郡。

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徐州三郡领县直属于州,故永昌郡所领成武县改属曹州;废睢州为符离县,属徐州。至此,徐州领八县:彭城、沛、承高、龙城、丰、蕃、承、符离。

开皇六年(586年),并龙城县入承高县,改为龙城县。开皇十六年(596年),改蕃县为滕县,分沛县置留县,分承县置鄫城县、兰陵县,割鄫城、承、兰陵三县置鄫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龙城县为临沛县。大业二年(606年),废鄫州为承县,属徐州;废仁州,其所领蕲县、穀阳县(临淮县并入)改属徐州;废戴州,其所领方与县改属徐州。至此,徐州领十一县:彭城、临沛、丰、沛、留、滕、承、符离、蕲、穀阳、方与。

大业三年(607年),改徐州为彭城郡,临沛县为萧县,承县为兰陵县。后废沛、留二县。

许天寿元年(618年),得隋之彭城郡。郑开明元年(619年),占领彭城郡,改为徐州,分符离县置诸阳县。至此,徐州领十县:彭城、萧、丰、滕、兰陵、符离、诸阳、蕲、穀阳、方与。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占领徐州,置总管府,分丰县复置沛县,分蕲县置龙亢县,割蕲县属北谯州,割龙亢、穀阳二县属仁州,割兰陵县属鄫州,割方与县属金州。武德七年(624年),改总管府为都督府。贞观元年(627年),并诸阳县入符离县。贞观十七年(643年),罢徐州都督府,徐州直隶于河南道;废北谯州,其所领蕲、穀阳二县改属徐州。显庆元年(656年),并穀阳县入蕲县。至此,徐州领七县:彭城、萧、丰、沛、滕、符离、蕲。天宝元年(742年),改徐州为彭城郡。天宝十五载(756年)后,彭城郡(徐州)隶于河南节度使、武宁军节度使等使。乾元元年(758年),复彭城郡为徐州。

燕顺天三年(761年),占领徐州,改为彭城郡。

唐朝宝应元年(762年),复彭城郡为徐州,割泗州宿预县(改为宿迁县)属徐州。元和四年(809年),割符离、蕲二县置宿州,割泗州下邳县属徐州。元和十四年(819年),割兖州鱼台县属徐州。元和十五年(820年),鱼台县还属兖州。长庆元年(821年),废宿州,其所领符离、蕲二县改属徐州。大和七年(833年),割符离、蕲二县属宿州。至此,徐州领七县:彭城、萧、丰、沛、滕、宿迁、下邳。

北宋开宝元年(968年),置京东路,徐州属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分彭城县置利国监。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割下邳、宿迁二县置淮阳军。熙宁七年(1074年),分京东路为两路,徐州属京东东路。元丰元年(1078年),徐州改属京东西路。元丰六年(1083年),置宝丰监。元丰八年(1085年),废宝丰监。至此,徐州领五县一监:彭城、萧、丰、沛、滕、利国监。

金朝天会七年(1129年),占领徐州。天会八年(1130年),赐徐州予刘齐。后割滕、沛二县置滕阳军。天会十五年(1137年),废齐,占领徐州,隶山东西路。贞祐三年(1215年),徐州改隶南京路。元光二年(1223年),分彭城县置永固县。至此,徐州领四县:彭城、萧、丰、永固。开兴二年(1233年),徐州降于大蒙古国,不久又降于南宋。

大蒙古国窝阔台汗六年(1234年),占领徐州。蒙哥汗二年(1252年),割丰县属济州。至元二年(1265年),废彭城、萧、永固三县入州。至元八年(1271年),徐州隶归德府。至元十二年(1275年),分徐州复置萧县(故萧、永固二县辖境),为州之属县。至正八年(1348年),升徐州为徐州路。至正十三年(1353年),降徐州路为武安州,复属归德府。

龙凤十二年(丙午岁,1366年),朱元璋占领武安州,复名徐州。吴元年(1367年),割济宁路沛县、丰县、砀山县属徐州。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降归德府为开封府归德州,徐州改属开封府,割济宁府鱼台县属徐州。洪武二年(1369年),鱼台县还属济宁府。洪武四年(1371年),徐州改属临濠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升徐州为直隶州,直隶于京师。至此,徐州领四县:萧、沛、丰、砀山。

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占领徐州,属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置江苏省,徐州属之。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徐州为徐州府。

相关

  • 上消化道内视镜上消化道内视镜((o)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panendoscopy、Stomach/upper (GI) endoscopy、gastroscopy、(食道)胃(十二指肠内视)镜),一种医用内窥镜,用于观察上消化道至十
  • 卡马西平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简称CBZ),商品名得理多(Tegretol)是一种治疗癫痫病和神经性疼痛(英语:neuropathic pain)的药物。同样能治疗癫痫病的还有苯妥英及丙戊酸等等,但对失神性发作(英
  •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是解决固体废物污染与控制问题的环境工程学科。固体废物处理是指将固体废物变成适于运输、利用、贮存或最终处置的过程。其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
  • 皮肤试验皮肤试验,简称皮试,是一种医疗手段,用来测试患者对某种药物是否产生过敏性,通常取微量的药物使用注射器作用于患者皮肤,是借助抗原、抗体在皮肤内或皮肤上的反应进行免疫学检测的
  • 农杆菌农杆菌属(学名:Agrobacterium),又称土壤杆菌属,是革兰氏阴性菌的一个属,常通过水平基因转移导致植物根瘤的产生,该属以向植物导入DNA的能力而闻名,因此农杆菌属也是用于改良植物的重
  • WHO (2009)登革热(法語:La fièvre de la dengue ; 英語:dengue fever),也称为骨痛热症、断骨热、天狗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由蚊媒热带病(英语:tropical disease)。患者大约会在感染后3
  • 沃克·施隆多夫Cannes Film Festival沃尔克·施隆多夫(Volker Schlöndorff,1939年3月31日-)是一位德国导演,也是德国新浪潮的成员之一,并曾经赢得金棕榈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 艾德嘉·德加埃德加·伊莱尔·日耳曼·德加(法语:Edgar Hilaire Germain de Gas,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
  • 瘦子“瘦子”(正式名称为马克2号)原子弹是一种拟议的枪式钚原子弹,在美国进行曼哈顿计划时研制。当人们发现钚增殖反应堆的自发裂变率过高,不能应用于枪式原子弹时,它便被取消而中途
  • 竹荪属长裙竹荪(学名:Phallus indusiatus),俗称竹荪,又名竹笙、竹参(ㄕㄣ)、面纱菌、网纱菌、竹姑娘等,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菌裙和菌柄在中国为高级的素食材料。竹荪原来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