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马共叛乱
✍ dations ◷ 2025-10-20 01:45:10 #马共叛乱
马来西亚 泰国马来亚共产党马来西亚共产党(1983年-1987年)
马来亚共产党(马列)(1970年-1983年)
马来亚共产党革命派(1974年-1983年)马来亚共产党叛乱(英语:Communist Insurgency War),简称马共叛乱,又称第二次马来亚紧急状态,是于1968年到1989年在马来西亚境内以及马泰边界发生的马来亚共产党叛乱事件。马来亚共产党在1960年的马来亚紧急状态被马来西亚武装部队(当时称“马来亚武装部队”)打败并退到马泰边界后,号召各成员重新集结并极力对抗马来西亚政府。这场战争也导致马来西亚境内与越南境内的马来人以及华人之间的种族关系恶化并处于紧张状态。:16-17马来亚共产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间接提供援助,直到1974年6月马来西亚与中华民国断交,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才停止。1970年,马来亚共产党对根据地进行了几次“肃反”,处决了不少人,导致部分党员非常不满,进而导致马来亚共产党分裂出马来亚共产党(马列)和马来亚共产党革命派,原有的马来亚共产党依旧存在并继续参战。马来西亚政府因曾与英国一同经历过第一次马来亚紧急状态,因此在应付叛乱者已有经验,马来西亚政府在国会通过并引入新的政策来打击马来亚共产党,这包括成立安全和发展法令(KESBAN),推广邻里守望计划以及RELA计划。:19-201989年12月,在国际冷战结束之际以及缺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支援的情况下,马来亚共产党宣布解散,最终在泰国南部与马来西亚政府以及泰国政府签署《1989年合艾条约(英语:Peace Agreement of Hat Yai 1989)》。在《合艾条约》里,马来西亚政府不再要求马共人员投降,而马来亚共产党则会停止所有军事行动和平解散,所有成员将放下武器并对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宣誓效忠,马来西亚政府则对其保证日后不再追究马来亚共产党的法律责任。马共解散之际,共有约1188名活跃党员,当中部分选择回到马来西亚的故乡定居,另一部分则选择留在泰国边境的和平村内。对于回国的前马共党员,马来西亚政府向每人发放了马币八千元的补偿金,其中三千元在他们回国时发放,另五千元则在三年后发放。依照条约,陈平原本有权回到马来西亚定居,但在2005年,阿都拉巴达威政府拒绝让他入境之后,高等法院及上诉庭也在相继在2005及2008年驳回其上诉。在聆审期间,上诉庭要求他出示做为马来西亚公民的书面文件,但陈平通过代表律师表示这无法做到,原因是他的身份证件早在1948年紧急状态时就被官方所销毁。至2013年去世,陈平都未能达成其回国心愿。在这次叛乱期间,马来西亚也正进行其他军事行动以及受到其他威胁,如:北加里曼丹共产党武装起义(1962年—1990年)以及国内的种族血腥冲突五一三事件(1969年)。此外马来西亚也在该段时间举行全国选举(1969年5月11日)。
相关
- 扫墓扫墓,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闽南人称扫墓(sàu-bōng)、挂纸(kuì-tsuá)、探墓厝(thàm-bōng-tshù),如有携带三牲等供品,才称作“培墓”(puē-bōng)。客家人则呼为挂纸(koa-chṳ́)、福
- 化学品化学物质,又称化学物种,是有着固定化学成分和特定性质的一类物质。它们不能通过物理手段分成更小的组分。化学物质可以是以元素形态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离子或者合金。
- 月月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七十四个(四划的则为第十四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月部归于四划部首。月部通常是从上、下、左、右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
- 鞑靼鞑靼是明朝对北元灭亡后,由也速迭儿开始,达延汗统一的东部蒙古的泛称,也称蒙古本部,与西部蒙古瓦剌对立,分为察哈尔、土默特、科尔沁(含喀喇沁)、鄂尔多斯、阿速等部。鞑靼是明朝所
- 车载具指载运工具,也称交通工具,是指使用于人或货物运输的设备。本身不产生位移的传送带或非人造的某些水面漂浮物都不能称为“载具”。为上述目的以人的意志为驱使的动物和人本
- 玛米·艾森豪威尔玛米·热纳瓦·杜德·艾森豪威尔(英语:Mamie Geneva Doud Eisenhower,1896年11月14日-1979年11月1日)是美国第34任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的妻子,在1953年至1961年丈夫任职总统期
- 太师太师,中国古代职官。又名太宰,掌邦治,为六卿之首。殷纣之时,箕子太师。周武王时,太公为太师。《大戴礼记》说:“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周成王时,周公旦始居之。周公与
- 成均馆大学成均馆大学(韩语:성균관대학교/成均館大學校、英语:Sungkyunkwan University,简称成大及SKKU),韩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大学,其历史可以追溯至于1398年成立的朝鲜王朝最高学府成均馆。第
- 北京大学校长北京大学(简称北大)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其历任校长别表如下:
- 濮存昕濮存昕(1953年7月31日-),北京人,祖籍江苏溧水,中国话剧和电影演员,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重庆大学客座教授,重庆大学电影学院硕士生导师,临汾红丝带学校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