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神庙(印尼语:Pura Luhur Tanah Lot)位于印尼巴厘岛中西部海岸,为巴厘岛最重要的海岸庙宇之一。海神庙原文Tanah Lot在巴厘语意指“海中的陆地”。
海神庙位于塔巴南,距登巴萨约20公里,盖在一个经海水冲刷而形成的离岸大岩石上,在海水涨潮时,与其连接的通道会被淹没,无法通行,必须等待退潮才能进入庙宇参观。海神庙是巴厘岛七座滨临海岸庙宇的其中之一,每一座都在彼此视力可达范围之内,形成一个西南岸的庙宇群。
海神庙据说是由15世纪时,一位来自爪哇岛的印度教僧侣,名叫Danghyang Nirartha所建立。他在南部游览时,因看到这边有块岩石发出耀眼的光芒而决定在此休息。Nirartha认为此地是个可祭拜海神的圣地,之后吩咐渔夫在岩石上盖起这座庙。往后的几世纪,海神庙成了巴厘神话的一部分, 据说在建造庙宇的时候,遇到了大风浪的侵袭,在岌岌可危之时,Nirartha便解开身上系的腰带丢入海中,这个腰带就变化成一条大海蛇保护庙宇不受侵袭。此外据说海神庙底座的海蚀洞里会出现颜色黑白相间的海蛇守护此庙宇,防止恶灵和入侵者的骚扰。
海神庙是巴厘岛著名的旅游景点,高度的商业化,欲参观的旅客需支付参观费。到达海神庙前,游客需走过一条充斥着巴厘岛式礼品店的道路。附近也设有餐厅,供游客休憩。海神庙以其夕阳西下的美景最为知名。
坐标:8°38′24″S 115°06′00″E / 8.640°S 115.100°E / -8.640; 1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