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 dations ◷ 2025-04-04 06:45:34 #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英文: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简称WCS)是世界上著名的非营利性保护组织之一,成立于1895年,原名纽约动物学会,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布朗克斯动物园。WCS致力于保护野生生物和自然栖息地,目前在亚洲、非洲、美洲的64个国家开展工作。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的历史可追溯到1895年4月26日建立的纽约动物学协会(New York Zoological Society)。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的奠基人,自然学家威廉·霍纳迪(William Hornaday)挑选纽约的布朗克斯区为动物园原址,于1899年11月8日开工建园,即布朗克斯动物园。它成为WCS的总部。1902年,WCS接管了纽约水族馆,继而在曼哈顿建立炮台公园(Battery Park), 20世纪50年代中期,WCS在布鲁克林康尼岛(Coney Island)建立了一座新的水族馆。在WCS的中文网站上,该学会的愿景和使命叙述如下。WCS的愿景:崇尚和热爱生命的多样性,与野生动物持续共存,维持自然界的完整性。WCS的使命:通过了解关键问题、制定科学解决方案、采取有利于大自然和人类的保护行动,拯救野生生物和自然栖息地。该学会称,到2016年,他们将保护一批标志性的濒危物种和全球仅存的60个最好的荒野栖息地,作为承载全球25%的内陆和海洋野生生物的避难所。同时将进一步建立战略同盟,共同应对全球自然保护领域的四大挑战,即:自然资源开发;保护、持续发展和民生问题;野生动物健康以及气候变化。1996年,WCS在上海建立了中国项目办公室,2005年,中国项目的总部转移到北京。到2009年底,WCS中国项目一共有4个办公室,分别是北京办公室、拉萨办公室、珲春办公室和广州办公室。WCS于2008年启动了中国首个针对野生生物保护与执法的“中国边境野生生物卫士奖”,旨在激励打击盗猎、控制野生生物跨国界非法贸易,为中国野生生物保护做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WCS目前在中国开展了十余个项目,如在西部青藏高原开展有蹄类保护,在东北地区开展跨国界东北虎保护,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参与扬子鳄和斑鳖的保护,在华南地区开展减少野生生物消费和贸易以及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项目。WCS首席科学家乔治·夏勒博士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期在四川和羌塘开展大熊猫与高原有蹄类的保护工作,也曾在中国进行过雪豹调查。WCS在中国保护的主要物种包括:
相关
- 符号本条目提供按元素序号排列的元素列表。
- 威尼斯威尼斯(威尼斯语:Venezsia;意大利语:Venezia;弗留利语:Vignesie;拉丁语:Venetia;英文:Venice)是意大利东北部著名的旅游与工业城市,也是威尼托地区的首府。威尼斯城由被运河分隔并由桥梁
- 子宫脱垂子宫脱垂是女性生殖器脱垂的一种。正常情况下,子宫由肌肉和韧带在上牵扯固定。而当韧带的拉力变弱,子宫下滑,不能保持在正常位置,则子宫脱垂便发生了。固定子宫的韧带包括圆韧带
- 毛地黄毛地黄(学名:Digitalis purpurea;foxglove、common foxglove、purple foxglove、lady's glove)为玄参科毛地黄属下的一个种,广泛分布于温带欧洲。也见于北美和其他温带部分地区。
- 新拉丁文新拉丁语(拉丁语:Lingua Latina temporis humanistici、英语:New Latin 或 Neo-Latin)指在文艺复兴时期之后,20世纪前(约1375年至1900年之间)这段时间在学者间与科学文献上使用的拉
- 美国内战(4年3周6日) (最后一枚炮弹于1865年6月22日发射)联邦胜利亚伯拉罕·林肯埃德温·M·斯坦顿尤利西斯·S·格兰特 威廉·T·舍曼 大卫·法拉格特 乔治·B·麦克莱伦 亨利·韦
- 阿赫迈底亚阿赫迈底亚(阿拉伯语:أحمدية;乌尔都语:احمدیہ),是一个发源于英属印度的伊斯兰教运动,由米尔扎·古拉姆·艾哈迈德(1835–1908)于1887年在旁遮普创立。米尔扎·古拉姆
- 象征天皇制象征天皇制(日语:象徴天皇制),是指在日本国宪法规定之下,天皇作为日本国家以及国民总合象征的制度。日本国宪法规定,天皇乃日本国之象征,亦为日本国民统合之象征,其地位是基于主权所
- methimazole甲巯咪唑(methimazole、thiamazole),是抗甲状腺药(英语:antithyroid agent),属于硫代酰胺类药物。甲巯咪唑的主要副作用和丙硫氧嘧啶类似,包括有粒细胞缺乏症(英语:agranulocytosis)及
- 和风帝冠式建筑帝冠样式(日语:帝冠様式/ていかんようしき Teikan yōshiki */?),又称帝冠式(日语:帝冠式/ていかんしき Teikanshiki */?),是日本在昭和初期(主要为1930年代)所流行以现代的钢筋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