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语

✍ dations ◷ 2025-04-08 02:19:27 #高句丽语
高句丽语指在高句丽(约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使用的语言。高句丽灭亡之后衰亡,作为一种语言已不存在。由于资料不充分,语言学上的分类尚不明。根据中国资料的记载,与扶余、沃沮、东濊、百济(统治阶层)的语言属于同系,在中国东北部至朝鲜半岛形成扶余语族。此语言系列被认为与肃慎(在今东北地区)的语言有相当大的差异。由于朝鲜半岛南部居民先于北方人民从大陆迁徙而来,高句丽语与三韩的语言在用字上也有所相同。中国史籍记载对高句丽与三韩及倭的语言相似相异与否没有明确的表述。只是记载说高句丽、扶余、沃沮、濊貊的语言相似,而沃沮与挹娄语言相异。朝鲜语就是在新罗语基础上发展而来。作为一个早已消亡并且材料极其稀少的语言,高句丽语的研究十分困难:第一,很难进行通时研究,高句丽作为存在了七百余年的国家,其语言必定产生了大量的变化,然而由于材料的缺乏,对其的研究必须把高句丽语作为一个共时的整体进行研究;第二,由于早已消亡,不存在有明确记录的后代,无法在内部进行比照再构;第三,由于被认为同系的扶余、沃沮、东濊、百济等语言亦在没有记录的情况下消亡,因此也无法进行比较考察。有不少人尝试把高句丽语、百济语及现时的日本语系诸语连系在一起(Beckwith 2004):在这种假设的前提下,大和族很可能是从扶余国而来,而扶余人的语言随着地域的分隔,慢慢演变成为高句丽语、百济语及古代的日语。具体的语言资料有《三国志・东夷列传》的高句丽条目、《后汉书・东夷列传》的高句丽条目与《日本书纪》等所记录的零散高句丽语,而最重要的是由《三国史记》(1145年完成)《高句丽地理志・第三十七卷》与《新罗地理志・第三十五卷》所纪录的高句丽地名中导出的高句丽语辞汇。至今已重构约有八十余词语,与周边言语的比较研究显示在辞汇上与高句丽语相似性最高的是古代日本语,其次是中世朝鲜语,而地理上较接近的通古斯语族差异相对较大。高句丽语中已判定的四个数词与日语存在音韵上的相似,为日语起源的研究也提供了参考。美国印地安那大学的白桂思(Christopher I. Beckwith)认为现时的日语仍然可以看到昔日的扶余语的痕迹,而这一段日语及扶余语系的连结最早于1907年为两位日本学者所留意。他尝试透过约140个含有高句丽词语的地方面来重新构建高句丽语的发音。他发现:高句丽语在文法构词方面与日语相似,例如:属格 -no及修饰语 -si。他提出古代日本人(倭)和高句丽人的共同源地可能是在面向渤海的中国辽西地区;之后这个人群的一支向东越海到达日本,而过了几百年后另一支则向东北迁徙,形成了高句丽人。只有这样才可能解释高句丽语和古代日本语的联系。白桂思教授的专著《高句丽语:日语在亚洲大陆的姐妹语言》认为高句丽语、古日语与阿尔泰语系差别极大,对于学术界一贯将二者划为阿尔泰语系的观点予以否定。作者在书的最后还探讨了高句丽语、古日语与朝鲜语(韩语)的联系。据俄国籍的韩国问题专家Andrei Lankov介绍,白桂思教授的观点已经被国际上大多数的语言学家所接受。不过,白桂思的这一的观点,遭到了很多的质疑。一些学者认为白桂思对古高句丽语言的处理和分析方法等被认为是错误的。《三国史记》中记载的高句丽地名大多为高句丽占领的原百济与濊的领地,之后更变为新罗的版图,故亦有看法认为重构的辞汇可能事实上属于百济语和濊语的范畴。此外,由于资料所限,重构辞汇中有相当部分仅有孤证或少数证据支持,故其精确度值得怀疑。有的研究者认为不甚可信,从而强调新罗、高句丽、百济三者语言间的亲缘关系(金东昭)。下表显示部分高句丽语辞汇与扶余语族与通古斯语族的比较,其他若干相关语言亦包含其中。だか dakakariおや oya

相关

  • 反磁性抗磁性(Diamagnetism,亦作反磁性)是一些类别的物质,当处在外加磁场中,会对磁场产生的微弱斥力的一种磁性现象。抗磁性的成因,是当物质处在外加磁场中,外加磁场使得物质电子轨道(更精
  • 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又名修格连氏综合征,或者舍格伦综合征。该病的英文名称为Sjögren's syndrome(发音为/ˈʃoʊɡrənz/,又称为Mikulicz disease及Sicca syndrome,是一种长期的自身免
  •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或变方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简称ANOVA)为数据分析中常见的统计模型,主要为探讨连续型(Continuous)资料型态之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与类别型资料型态之自变量(Ind
  • 线粒体外膜线粒体外膜(英语:out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缩写为“OMM”)是位于线粒体最外围的一层全封闭的单位膜,是该细胞器的界膜。线粒体外膜厚度约为6-7nm,较线粒体内膜平整光滑。线粒
  • 凯恩斯主义凯恩斯经济学(英语:Keynesian economics),或凯恩斯主义(英语:Keynesianism),凯恩斯理论(英语:Keynesian theory),是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 北欧两项北欧两项(英文:Nordic Combined)是一项源于北欧的滑雪嘉年华活动,它是由越野滑雪和跳台滑雪所组成的冬季运动项目之一,一直是北欧的传统强项,直至俄罗斯索契冬季奥运中,单是挪威已
  •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英语: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是作家兼活动家简·雅各布斯1961年出版的一本书。该书对20世纪50年代的城市规划政策进行了批评,认
  • 民主和平论Portal:政治民主和平论,简称民主和平,是一种国际关系、政治学、和哲学的理论。该理论认为,所有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更正确的说,所有自由民主制国家)不会或极少与另一个民主国家发
  • 眼 (佛教)眼(梵语:Cakṣus,巴利语:cakkhu),字面意义为眼睛之意,在佛教理论中,眼可以分成五种层次: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又称五眼。在三转十二行相中,由四谛可生眼、智、明、觉四智。《
  • 短暂失去组阁权非自民·非共产连立政权,也称非自民七党一会连立政权,是指日本在1993年众议院选举之后,除了自由民主党和日本共产党之外的七个政党和一个会派组成的八党联合政府。联合政府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