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终身教育
✍ dations ◷ 2025-05-17 11:17:25 #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即是“一辈子的教导培育”。终身是指“一生、一辈子或度过一生”。教育是指“教导培育、施教者对受教者的教导培育”。所以终身教育可以解释为“一种一生一辈子的教育”。其主要精神为“是一种活到老、学到老开放性的社会教育”,每个人在学的时间有限,若只依赖学校教育将并法提供或更新的知识需求,为了适应生涯发展所需 ,针对自己的需求经由再学习的一种。终身教育就是指教育的过程应持续一生,与个人一生相始终。换言之,教育系自个人呱呱落地开始,到生命结束为止,没有完成的一天,是个人终生的历程。这种终身教育的观念,与过去教育仅限于儿童、青少年或青年时期,视为他们的专利品,而一旦完成后可以终生受用,在理念上有很大的不同。
成教学者胡梦鲸(1997,:113)整理其定义为:梭伦(Solon):人活的愈久,学习的愈多(公元前六世纪);荷马(Homer):派代亚(paideia)观念,将社会形塑成一个能够达成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目的的教育母体思想,教育必须超越学校教育阶段,贯穿人生的全程。苏格拉底(Socrates):教育真正的本质在使人们经由一生的时间,达成真实的生活目的。柏拉图(Plato):教育是由出生到临终的一个历程,个人唯有终身不断的学习,才有可能成为健全的公民。亚里斯多德(Aristotle):所有人都渴望知识,经由教育与终身不断地学习,达到智慧的德行,才能享受美好的人生。1919报告书: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分水岭,由英国重建部成人教育委员会于一九一九年提出,反映对于普遍和终身教育的迫切需求,强调每一个人的尊严与价值,及个体发展的承诺。杜威(Dewey):教育即生活,在生活中人类不断地成长和发展,吸收新的经验,获得持续不断的成长;教育即成长与成熟,应该永远是一个现在的历程;教育即是经验不断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学习可以、也应该贯穿人的一生。林德曼(Lindeman):成人教育主张生活的全部就是学习,因此教育是没有终点的;成人教育的课程是建立在学习者的兴趣与需求上,经验是成人学习者活的教科书。其他如:叶克斯李、华勒斯、齐派翠克、皮尔斯、强森、麦克约翰、布莱森、李文史东、杰克思、西革尔等对于终身教育的重要论点如下:教育是终生的历程,教育历程没有终点;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教育不能与生活脱节;教育不应局限在学校或青少年阶段,入学前的幼儿与离校后的成人也需要接受教育;教育是全民、终生、普遍的需求,教育为所有人的权利,不应为少数人服务;在终身教育中,学习者是主体,学习者的兴趣应受到重视;学校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动机和能力,为终生学习作准备;终身教育中,应学会运用非正规、非正式的学习与教学方法,以弥补正规教育的不足;成人需要继续教育,以不断学习新知,调适社会生活。自1960年代开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欧洲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欧洲议会的数次重要会议及报告书提出以后,终身教育逐渐形成新的典范,被广泛推广至世界各国,成为若干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指标原理。重要代表人物与著作如下:早在1980年代社会教育法中即明订“以实施全民教育及终身教育为宗旨”;政府并于1998年为中华民国终身学习年,教育部发表“迈向学习社会”白皮书、研订教育改革行动方案及“推展终身教育、建立学习社会”中程计划,并于2002年公布“终身学习法”,陆续逾法。复加上少子化影响,成年人口逐年增加,更突显教育市场得扩大、终身学习人口的增加,以及终身教育制定的重要性。许多人都有困惑,“Lifelong education”应该写作“终身教育”或是“终生教育”。而其解释分别如下。综上所述,所以,“终身教育”和“终生教育”都是有在用的名词,只是强调的重点不一样,“终身教育”强调每一个人在其人生的不同阶段都能有适合的教育;而“终生教育”则强调教育乃终生过程。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理念相近,只是观点不同。终身教育是从教育者的观点出发,强调一生的教育与活动的持续与整体规划。而终身学习是从学习者的角度着眼,强调个人学习活动在一生持续的发生和做有意义的安排。其中,学习一词涵盖面较广,包括有组织、无组织,有意的与无意的学习活动,所以终身学习较终身教育容易被民众接受。终身学习像把伞,伞中间的骨干是终身教育,辐射出许多不同的支干,如正规、非正规、非正式、回流、永续合作性教育以及开放学习等,每一支骨干都能对终身学习有所贡献;而终身教育系为促进终身学习的一组组织的、行政的、方法学上的以及过程性的措施。
相关
- 转化转型(英语:transformation),又译转化,即细胞通过摄取外源遗传物质(DNA或RNA)而发生遗传学改变的过程。在转化过程中,转化的DNA片段称为转化因子。受体菌只有处在感受态时才能够摄
- 糖生物学糖生物学(英语:Glycobiology),在最狭义的意义上,糖生物学是对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糖类(糖链或聚糖)的结构,生物合成和生物学的研究。糖或糖类是所有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医学,生物
- 储能技术储能技术主要是指电能的储存。储存的能量可以用做应急能源,也可以用于在电网负荷低的时候储能,在电网高负荷的时候输出能量,用于削峰填谷,减轻电网波动。能量有多种形式,包括辐射
- 磷酸果糖激酶1结构 / ECOD磷酸果糖激酶1(Phosphofructokinase-1;PFK-1;EC 2.7.1.11)是一种糖解作用里一种重要的酶,是一种由4个次单位组成的异位(allosteric)酵素,可受多种活化剂与抑制剂调控。在
- 路易·安托万·布干维尔路易斯·安东尼·布干维尔(法语:Louis Antoine de Bougainville,1729年11月12日-1811年8月31日)是一位法国海军上将、探险家,与詹姆斯·库克处于同一时代。他参与了对抗英国的法国
- 弗里斯兰语弗里斯兰语(Frysk、Frasch、Fresk或Friisk),又译弗里西语、弗里西亚语、弗里斯语,是荷兰及德国内靠近北海南部处一族人所使用的语言,使用人数大约在40万左右。弗里斯兰语属于日耳
- 威尔逊詹姆斯·哈罗德·威尔逊,里沃的威尔逊男爵,KG,OBE,FRS,PC(James Harold Wilson, Baron Wilson of Rievaulx,1916年3月11日-1995年5月24日),英国政治家,两任首相。他曾分别在1964年、196
- 罗民兴罗民兴(1963年6月-),浙江湖州人,主要从事量子场论和粒子物理理论的研究。1983年取得浙江大学物理系学士学位,1990年取得美国宾州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1994年开始在浙江大学物理系
- 可塑剂塑化剂(英语:Plasticizer),或称增塑剂、可塑剂,是一种增加材料的柔软性或使材料液化的添加剂。其添加对象包含了塑胶(塑胶添加剂)、混凝土、干壁材料、水泥、胶粘剂与石膏等等。同
- 左心耳血栓心房(拉丁语:Atrium)旧称䆝,是构成心脏腔室的一种。心脏分心房与心室,分别负责接收 左心房则可根据胚胎来源被分为左心耳和左心房窦。和原始静脉窦右角发展而来的腔静脉窦。在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