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洋中脊

✍ dations ◷ 2025-04-24 21:35:08 #大西洋洋中脊
大西洋洋中脊(又称大西洋洋中脊;英文:Mid-Atlantic Ridge)是一个大部分地区位于海底的山脉,横跨大西洋及北冰洋。大西洋洋中脊由北纬87度(距离北极333公里)伸延至南纬54度的布韦岛。大西洋中脊的最高点突出海面,形成海岛。大西洋洋中脊为全球洋中脊系统的一部分,其形成方式亦被认为与其他洋中脊相同,即在分离板块边缘把板块分开。北大西洋有北美洲板块及欧亚大陆板块互相分离,在南大西洋则有南美洲板块及非洲板块互相分离。由于它们的分离作用仍然持续,所以大西洋洋中脊在每年都以5至10厘米的速度向东西方向成长。在大西洋洋中脊伸延至南端的布韦岛后,大西洋洋中脊转向向东,穿越克罗泽群岛至西南印度洋脊。向西则连接斯科舍山脊。大西洋洋中脊以赤度附近的罗曼什海沟为界,分为北大西洋洋中脊及南大西洋洋中脊。罗曼什海沟为一狭窄的海沟,亦是大西洋其中一处最深的地方,有7758米深。邻近南大西洋洋中脊附近的南桑威奇群岛并不属于洋中脊的一部分。在南桑威奇群岛附近有着大西洋最深的海沟——南桑威奇海沟。下列岛屿依北至南,与其最高峰及位置:北半球(北大西洋洋中脊):南半球(南大西洋洋中脊):大西洋洋中脊的山脉位于分离板块的边缘。因为岩浆由地幔上升,在分离板块边缘的板块便被分开。岩浆的热力令裂缝两边的地壳膨胀,所以便形成山脉。大西洋洋中脊在中大西洋高地的最上方,而中大西洋高地则沿着全大西洋在持续膨胀。膨胀的成因是软流圈的向上对流力把海洋地壳及岩石圈。大西洋洋中脊的分离板块边缘最初由三叠纪开始形成,当时一连串的三向联结构造的地堑在盘古大陆产生而形成山脊。普遍来说三个地堑中的两个形成分离板块边缘,不能形成的地堑被称为拗拉谷,而大西洋洋中脊的拗拉谷渐渐成为很多美洲及非洲的大河谷(包括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日尔河)。山脊约在海面下2,500米,山脊两侧则更深5,000米。2007年,海洋学家们探索被形容为大型及前所未见的"地壳的伤痕"的地方,在那处地球的地幔岩石露出地面。而那地方正位于特内里费岛及巴巴多斯附近的山脊。

相关

  • 间质性肺病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又称为弥漫性肺病 Diffuse Parenchymal Lung Disease(DPLD))是一群主要侵犯肺泡上皮细胞,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以及肺内血管及淋巴
  • 分类一个位于宿主细胞之外的独立、功能完全的病毒颗粒一些病毒拥有的包裹病毒体的脂肪泡一段DNA或RNA。如果把核苷酸比作字的话,那么基因就是由核苷酸写成的句子。基因会指导病毒
  • 快中子中子温度,亦称中子能量,指的是自由中子的动能,单位通常是电子伏特。由于中子经过不同温度的减速剂会有不同的速度分布,一般可以使用温度来衡量中子的动能。中子的能量分布基本上
  • 沃尔顿·李拉海克拉伦斯·沃尔顿·“沃尔特”·李拉海(英语:Clarence Walton "Walt" Lillehei,1918年10月23日-1999年7月5日),美国外科医生,心内直视手术的先驱开创者之一,被称作“心内直视手术之
  • 航空工程航空工程(Aeronautical Engineering),包括飞行器的生产、制造、使用、管理与维修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 EC编号EC编号或EC号是酶学委员会(英语:Enzyme Commission)为酶所制作的一套编号分类法,是以每种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为分类基础。这套分类法亦同时会为各种酶给予一个建议的名称,所以亦
  • 宣统退位《宣统帝退位诏书》是由清朝最后一位君主、同时也是中国自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以来的最后一位被承认的皇帝宣统帝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宣统三年十二月廿五)所颁布的退位诏书,标
  • 荷兰议会执政联盟(38)在野党(37)联合政府(76)在野党(74)国会(荷兰语:Staten-Generaal)是荷兰王国的两院制立法机构,包括一院(Eerste Kamer)(上议院,即参议院)和二院(Tweede Kamer)(下议院,即众议院)。国会
  • 芦笙舞芦笙舞又被称为踩芦笙、踩歌堂,是一种中国民间传统舞蹈。表演男子一边吹芦笙,一边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的灵活舞动表演舞蹈。虽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时称为“苗族芦笙舞”
  • 硝酸钡硝酸钡是钡的硝酸盐,分子式为Ba(NO3)2。硝酸钡室温下为白色固体,可溶于水。和其他可溶的钡化合物一样,硝酸钡有毒,使用时必须注意。硝酸钡可通过两种方法生产:与所有可溶钡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