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西洋洋中脊
✍ dations ◷ 2025-09-29 11:30:49 #大西洋洋中脊
大西洋洋中脊(又称大西洋洋中脊;英文:Mid-Atlantic Ridge)是一个大部分地区位于海底的山脉,横跨大西洋及北冰洋。大西洋洋中脊由北纬87度(距离北极333公里)伸延至南纬54度的布韦岛。大西洋中脊的最高点突出海面,形成海岛。大西洋洋中脊为全球洋中脊系统的一部分,其形成方式亦被认为与其他洋中脊相同,即在分离板块边缘把板块分开。北大西洋有北美洲板块及欧亚大陆板块互相分离,在南大西洋则有南美洲板块及非洲板块互相分离。由于它们的分离作用仍然持续,所以大西洋洋中脊在每年都以5至10厘米的速度向东西方向成长。在大西洋洋中脊伸延至南端的布韦岛后,大西洋洋中脊转向向东,穿越克罗泽群岛至西南印度洋脊。向西则连接斯科舍山脊。大西洋洋中脊以赤度附近的罗曼什海沟为界,分为北大西洋洋中脊及南大西洋洋中脊。罗曼什海沟为一狭窄的海沟,亦是大西洋其中一处最深的地方,有7758米深。邻近南大西洋洋中脊附近的南桑威奇群岛并不属于洋中脊的一部分。在南桑威奇群岛附近有着大西洋最深的海沟——南桑威奇海沟。下列岛屿依北至南,与其最高峰及位置:北半球(北大西洋洋中脊):南半球(南大西洋洋中脊):大西洋洋中脊的山脉位于分离板块的边缘。因为岩浆由地幔上升,在分离板块边缘的板块便被分开。岩浆的热力令裂缝两边的地壳膨胀,所以便形成山脉。大西洋洋中脊在中大西洋高地的最上方,而中大西洋高地则沿着全大西洋在持续膨胀。膨胀的成因是软流圈的向上对流力把海洋地壳及岩石圈。大西洋洋中脊的分离板块边缘最初由三叠纪开始形成,当时一连串的三向联结构造的地堑在盘古大陆产生而形成山脊。普遍来说三个地堑中的两个形成分离板块边缘,不能形成的地堑被称为拗拉谷,而大西洋洋中脊的拗拉谷渐渐成为很多美洲及非洲的大河谷(包括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日尔河)。山脊约在海面下2,500米,山脊两侧则更深5,000米。2007年,海洋学家们探索被形容为大型及前所未见的"地壳的伤痕"的地方,在那处地球的地幔岩石露出地面。而那地方正位于特内里费岛及巴巴多斯附近的山脊。
相关
- 蠕虫病蠕虫病,也称为蠕虫感染,是人和其他动物一部分身体被寄生蠕虫感染导致的一种巨噬细胞疾病。这些寄生虫种类很多,大致分为绦虫、吸虫和线虫。它们通常生活在宿主的胃肠道中,但也可
- 螺旋动物螺旋动物(学名:Spiralia),又称螺旋卵裂动物,是原口动物的一大分支,包括多种型态的动物门类,如软体动物、环节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等。其动物在发育的早期过程中以经典的“螺旋式”卵
- 生物合成蛋白质生物合成是指在生物细胞内制造新的蛋白质,它是通过蛋白酶解或蛋白质导向(英语:Protein targeting)细胞蛋白的损耗被平衡。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也称为翻译,它是基因表达的最后
- 留职停薪根据雇主的命令,停权或停职是离开工作场所的有薪或无薪时间,以便进行工作场所调查。对于学校,为暂时性禁止某位学生上课。当需要将员工从工作地点撤职以避免妨碍调查时,也可以使
- 哈密顿哈密顿力学是哈密顿于1833年建立的经典力学的重新表述,它由拉格朗日力学演变而来。拉格朗日力学是经典力学的另一表述,由拉格朗日于1788年建立。哈密顿力学与拉格朗日力学不同
- 宾路易师母宾路易师母(Mrs.Jessie Penn-Lewis,1861年2月28日-1927年)是一位英国基督教作家,内里生命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生宣扬主观十字架的经历和属灵争战。她和伊凡·罗伯斯(Evan Roberts ,1
- 无机酸无机酸是一类酸性无机化合物。最常见的无机酸有盐酸、硫酸、硝酸等。 无机酸溶于水中时会释出氢离子和共轭碱离子。多数无机酸不溶于有机溶剂。无机酸还可以分成含氧酸和无
- 科里根梅里德·科里根·麦奎尔(Mairead Corrigan Maguire ,1944年1月27日-)是一名北爱尔兰社会活动家。她与贝蒂·威廉斯一起创立了和平人社团组织,该组织致力于和平解决北爱尔兰问题。
- 更格卢鼠更格卢鼠属(学名:Dipodomys),哺乳纲啮齿目异鼠科的一属,而与本属同科的动物尚有小更格卢鼠属(Microdipodops)等之数种哺乳动物。更格卢鼠属原产于北美洲西部。其得名乃因以两只后足
- 约瑟夫·玛罗德·威廉·透纳约瑟夫·玛罗德·威廉·特纳(英语: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年4月23日-1851年12月19日),简称J·M·W·特纳(J. M. W. Turner)或威廉·特纳(William Turner),又译透纳,英国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