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梅文鼎
✍ dations ◷ 2025-04-04 13:54:41 #梅文鼎
梅文鼎(1633年-1721年),字定九,号勿庵,安徽宣城人。清初天文学家、数学家、历算学家,被誉为“历算第一名家”。梅文鼎一生博览群书,著述80余种。早年,梅文鼎随其父梅士昌读《周易》,在父亲的影响下,喜爱观测天象。梅文鼎在十五岁时曾补为博士弟子员。他二十岁时结婚,接着祖父与父亲相继去世,为了守孝与家庭生计,此后,他再也没有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二十七岁时,他与弟弟梅文鼐师从道士倪观湖开始学习数学、历法,终身潜心学术。明末清初,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对梅文鼎产生了巨大影响。李光地不但亲自与梅文鼎等人交流学术,而且命其弟李鼎征、其子李钟伦随梅文鼎学习数学。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李光地向康熙帝推荐其著作《历学疑问》,康熙帝读后大为折服,次年南巡,特召至龙舟中长谈,两人一连三天谈论历算。康熙帝亲书“绩学参微”四个大字,表彰他在天文、数学方面的深厚造诣。又赐梅文鼎的长孙梅瑴成进士出身,入值南书房。梅瑴成更在康熙五十四年赐进士出身。梅文鼎逝世之后,后人将其历法、数学著述汇为《梅氏丛书辑要》。诗文杂著则以《绩学堂文钞》、《绩学堂诗钞》。梅文鼎在天文、数学、历法等方面的造诣都很深。梅文鼎主张“地圆说”,张雍敬到梅文鼎处反复辩论,“惟西人地圆如球之说则不合,与梅氏兄弟及汪乔年辈往复辩难,不下三四万言。”梅文鼎非常注重天象观测,创造了不少兼收中西方特色的天文仪器,包括“揆日器”、“测望仪”、“仰观仪”、“月道仪”、“浑天新仪”等等,天文学著作有40多种,纠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他在这些方面的贡献,对当时和后世融会贯通中西方天文学具有很大作用。梅文鼎最重要的贡献是在数学方面,他论述多元一次方程、“求周径密率捷法”、“求弦矢捷法”等公式,写了20多种数学著作。将中西方的数学进行了融会贯通,他的著作如《平三角举要》、《弧三角举要》、《环中黍尺》,对清朝数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梅文鼎系统考究古今中外历法,辨证元代授时历和明代大统历的差异,校正其中的错误数据,详述重点难处,为后代学者研究授时历与大统历,提供了参考方向。江永在天文学继承了梅文鼎的观点,承认“地圆说”的合理性。但另一方面,他不同意梅文鼎等人支持“西学中源说”的立场。
相关
- 夜惊夜惊(night terror、sleep terror,北方话称撒呓挣、夜惊症),在睡眠中突然尖叫、哭喊,意识呈朦胧状态,发作后约一至两分钟,又复入睡,隔天则不知何事。常见于儿童,其中男童又略多于女童
- ScD自然科学博士(Doctor of Science、Sc.D., D.Sc., S.D.、Dr.Sc)是一种学位及荣誉学位,一般是指在大学自然科学相关科系的研究所博士班毕业后可获得之学位,但亦有纯粹因自然科学上
- 脊椎侧弯脊椎侧弯(scoliosis)是指人的脊椎有侧向的弯曲,其形状可能是S形或是C形。有些人的脊椎侧弯情形稳定不会变化,有些则会随时间日渐加增。轻微的脊椎侧弯不会有其他症状,而严重的脊
- 突触传递突触(法语、英语、德语: Synapse)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肌细胞、腺体之间通信的特异性接头。神经元与肌肉细胞之间的突触亦称为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 junction)。中枢神
- Au金(原子量:196.966569(4))的同位素,只有一个是稳定的。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
- 莱茵邦联莱茵邦联又称莱茵联盟(德语:Rheinbund;法语:Confédération du Rhin), 是1806年至1813年间于德意志地区的政治实体,法国所领导的藩属国,拿破仑并自命为护国主。最初成员有16个前神
- 日震日震这个名词原来是由地震衍生出来的,日震的研究方向包含了太阳的温度、密度、运动、磁场等等的太阳内部的结构状况,日震是利用观测太阳表面的震波来了解太阳内部的结构。每个
- 大溪陵寝坐标:24°50′54.09″N 121°17′10.14″E / 24.8483583°N 121.2861500°E / 24.8483583; 121.2861500大溪陵寝,为奉厝中华民国第6、7任总统蒋经国遗体灵榇之处,位于台湾桃园
- 陈慰峰陈慰峰(1935年11月22日-2009年1月26日),上海人,免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胸腺内T细胞分化的研究。陈慰峰于1953年考入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1958年毕业后
- π螺旋π螺旋(π-helix),蛋白质二级结构之一,它在膜蛋白中尤其多见。π螺旋也称4.416螺旋,多为右手螺旋,其结构与α螺旋类似,只是π螺旋是由肽链骨架上n位氨基酸残基的 -C=O与n+5位残基的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