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

✍ dations ◷ 2025-11-08 01:23:42 #消毒剂
消毒(Disinfection)是利用化学品或其他方法消灭大部分微生物,使常见的致病细菌数目减少到安全的水平。然而,与杀菌(Sterilization)相比,部分细菌孢子、滤过性病毒、结核杆菌及真菌等都可能没有消灭。消毒剂通常用于日常生活所接触的事物,如地板、餐具,在医疗上则只可用于一些体外的工具(如探热针)。消毒的方式一般可使用酒精、甲醛、氨水、漂白水、碘液等常用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乃至清洗,甚至简单的沸水浸洗和蒸煮,也有使用紫外光照射进行消毒等。消毒方法对外科手术而言十分重要,可大幅减低外科手术的死亡率,但消毒方法在取得医学界广泛认同、推广的过程当中,却遇上前所未有的困难。尽管十九世纪被人称为“科学大发现”的世纪,但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医学界对传染病学依然毫无认识,许多医生都没有意识到消毒的必要性,而当时一个外科医生为病人进行手术期间,穿上满是血污的手术衣,竟然不是被视为不卫生,反而让人觉得该医生拥有丰富的外科手术经验。匈牙利裔产科医生伊格纳兹.塞麦尔维斯(Dr. Ignaz Semmelweis)一般被视为推行消毒方法的先驱,他在维也纳总医院工作期间,要求医生在接生前必须用漂白粉仔细洗手,最后效果显著,医院内产褥热的个案急剧减少。不过当时“自然发生说”在医学界十分盛行,认为有机物的腐坏是自然发生,污水能生蚊虫,垃圾能生虫蚁,粪便能生蛆蝇;中国古代也有“腐草生萤”的说法,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的许多权威哲学家和科学家都深信不疑,当时医学界仍未广泛接受传染病是由微生物导致的理论。另一方面,塞麦尔维斯是个文笔不佳,不善言词、不喜与人交际的人,甚至连匈牙利母语都说得不流利,也未积极地把观察结果发表于医学期刊,亦缺乏一套标准程序的实验手段,以证明自己的消毒理论。因此医学界仍是依然故我,不愿接受塞麦尔维斯手术前“洗手”的建议。真正将消毒方法发扬光大的,是英国外科医生约瑟夫·李斯特(Joseph Lister, 1st Baron Lister)。当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在1864年4月7日,透过鹅颈烧瓶实验(swan neck duct experiment)证实生物只能由繁殖而来,不能自然发生时,为李斯特的设想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因此在公元1865年,李斯特在格拉斯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Glasgow)作为医学外科教授的时候,他首先提出缺乏消毒是外科手术后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当年8月12日,他为一位断腿病人实施手术,选用石炭酸作为消毒剂,并实行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包括:医生应穿白大褂、手术器具要高温处理、手术前医生和护士必须洗手、病人的伤口要在消毒后绑上绷带等等,这位病人很快痊愈。公元1867年,他又将消毒手段应用到输血和输液中,降低了病人患上败血症的机会。(亚洲最大其一题目)公元1867年,李斯特在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Lancet)上正式公布了自己创造的外科消毒法,不过英国医学界对李斯特消毒法的态度同样冷淡,甚至有不少医生撰文对他进行批驳和攻击。公元1877年,李斯特返回伦敦,担任伦敦国王学院医院外科教授,又受到修女们的激烈围攻。修女们的观念是,人的生死是由上帝主宰。李斯特和他大力推广的消毒方法,其实是违反上帝旨意,离经叛道的“恶魔”。这些保守落后的观念,使消毒方法这一创举长期未能大幅推广。直到19世纪90年代,欧洲的外科医生们还常称:“快关门,别让李斯特的微生物进来!”李斯特对此不作答辩,并继续改进自己的方法。在德国,“李斯特外科消毒法”在《柳叶刀》上公布后不久,就被几位外科医生试用。公元1868年,当巴蒂尔本(Adolf von Bardelben,1819年至1895年)医生主持柏林医院外科工作的时候,他曾因化脓和感染引致的死亡率太高,产生过关闭外科病房的念头。当他得知李斯特外科消毒法后,就派助手舒尔茨(Wilhelm Schultze)到伦敦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回国后,在柏林医学会会议上向德国外科学界的知名人士作了详细的介绍,称颂李斯特消毒法,促使消毒方法在德国推广。公元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由于德军对李斯特消毒法仍然缺乏经验,大部分战地医院缺乏石炭酸,创伤死亡率仍高达25%,截肢死亡率达一半;但也有一二个战地医院严格施行李斯特消毒法,刨伤和截肢死亡率都大大低于其它战地医院。李斯特外科消毒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公元1886年,德国伯格曼(Ernt von Bergmann,1836年至1907年)首先采用了热蒸汽消毒手术器械和敷料。另一方面,美国的哈斯特(W.S.Halsted,1852年至1922年)于公元1890年发明了橡皮外科手套,从而消除了外科手术中最重要的感染源头。原先李斯特使用的石炭酸对人体有刺激、腐蚀的作用,而且毒性颇大,并不是理想的消毒剂,因此也被75%酒精取代,这一系列改进最终形成现代消毒法。外科手术从此成为了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关

  • 免疫抑制药物免疫抑制剂(英语:Immunosuppressive drug)是对免疫系统有免疫抑制效用的物质,分为外原的免疫抑制药,一类压制人体免疫反应的相关药物,用于器官移植与各种自体免疫疾病。和内原的免
  • 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即结核分枝杆菌(学名: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专性需氧微生物,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柯霍在柏林宣告它是结核病的病原体。他凭着此发现获得了1905年诺贝尔生
  • 心电图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y、ECG 或者 EKG)是一种经胸腔的以时间为单位记录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并通过皮肤上的电极捕捉并记录下来的诊疗技术。这是一种无创性的记录方式。Elect
  • 异养异营生物(英语:heterotroph)指不能直接以无机物或有机物,必须摄取现成的养分来维持生存机能的生物。异营生物包括捕食、寄生和腐生三种。 异营性动物细胞需要的物质为水和矿物质
  • 双链DNA反转录病毒双链去氧核糖核酸逆转录病毒(ds-DNA RT)是巴尔的摩病毒分类系统中的第七类病毒(Group VII)。这类病毒一般不被认为是DNA病毒(该分类中的Group I&II),而被认为是逆转录病毒(该分类的G
  • 失能调整生命年失能调整生命年(英语: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缩写:DALY)是衡量整体疾病负担(英语:Disease burden)的一种方法。最初是由世界卫生组织所开发,现在则渐渐地在公共卫生和健康影
  • 美国胸腔协会美国胸腔学会(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缩写: ATS),成立于1905年,是美国一个独立注册的、国际性、 以呼吸医学和重症监护医学医学为主的教育与科学组织。大约有18000学会成
  • 多重器官衰竭多重器官衰竭(英语:Multiple organ failure)或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英语: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多系统器官衰竭(英语:Multiple-system organ failure)、多
  • 肥大肥大(英语:Hypertrophy)是由于细胞个体的增大,导致的器官或者组织体积变大的情况。肥大和增生(英语:hyperplasia)不同,增生指的是细胞本身大小不变,但是数量增多的现象。虽然肥大、增
  • 上消化道内视镜上消化道内视镜((o)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panendoscopy、Stomach/upper (GI) endoscopy、gastroscopy、(食道)胃(十二指肠内视)镜),一种医用内窥镜,用于观察上消化道至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