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

✍ dations ◷ 2025-09-06 08:01:37 #白内障
白内障(拉丁语:cataract)是因为眼睛水晶体混浊而造成视力缺损的疾病,可能侵犯单眼或双眼。症状包含彩度降低、视线模糊、光源产生光晕、无法适应亮光,以及黑暗环境下视觉障碍。白内障可能导致驾驶困难、阅读障碍,以及识人能力减低。视觉减退也会导致跌倒和忧郁的风险。该病为全球半数眼盲及33%视力受损病例的原因。白内障最常见的原因为老化,其他原因则包含创伤、辐射线暴露、先天性(英语:childhood cataract)、眼睛手术后的并发症,或是其他原因。风险因子包含糖尿病、吸烟、阳光暴露过久,以及酒精。造成白内障的原因为,沉积在水晶体的蛋白质团块或黄棕色色素导致水晶体的透明度减低,进而使视网膜能感测到的光线下降。诊断方式为视力测试。预防方法包含配戴太阳眼镜及禁烟。症状初期可能可以借由配戴眼镜改善。若效果不佳,唯一有效的疗法为白内障手术,移除混浊的水晶体并换上人工水晶体,不过只有白内障影响到日常生活时才需要进行手术,一般而言,手术会提升生活品质。白内障手术在许多国家仍无法实施,尤其是女性、乡村居民,以及文盲等患者,特别少进行手术。约全球约2000万人因白内障而眼盲,该病占美国盲眼人口病因的5%,在非洲及南美则接近六成。在发展中国家,儿童因白内障导致眼盲的发生率约为每十万人中10-40人,发达国家则为每十万人1-4人。白内障的比例会随年龄提高,在美国80岁以上的老人有半数以上罹患此病。白内障是种眼睛晶状体发生混浊的疾病,在中医学又称“圆翳内障”。白内障可致盲,其流行情况因地而异。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白内障的发病率逐渐提高。晶状体的混浊位置可以在皮质、核、前囊或者后囊等处。晶状体的混浊不一定影响视力。出现在视轴上的混浊对视力的影响较大,例如后囊下的混浊,由于其处于眼球这个光学系统的节点处,所以即使是较小的混浊也对视力有较大的影响。典型的白内障的临床表现是视力渐进下降,由于晶状体的密度变化,还可能伴有近视度数加深,单眼复视(单眼看东西时出现多个物像)等症状。一般不伴有眼红眼痛。目前虽然有许多药物,但尚无药物可以使白内障的进程逆转。所以真正可以使患者视力恢复的治疗仍是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为了去除已经混浊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以提高患者的视力。以前由于手术技术的限制,皮质型白内障的手术需要到成熟期才可以进行,此时患者基本上已经没有视力。目前白内障手术的技术已经突破此限制,其适应症大大放宽。由于水晶体的化学成分改变而导致混浊,其中以老化所造成的老年性白内障最为常见。依不同类型的白内障造成原因如下:症状主要症状为无痛无痒的进行性视力减退,会觉得有一层毛玻璃挡在眼前。其他症状包括,复视、畏光、眩光、色彩失去鲜明度,和经常需要更换眼镜等症状。水晶体也可能吸收水分而增厚,导致近视者度数加深,而老花眼者阅读书报反而不需戴眼镜,以为得到眼睛的“第二春”。当视力再也无法以更换眼镜度数来改善时,就到了必须积极治疗的时候。医学文献表明,佩戴防紫外线光的墨镜有可能减慢白内障的发展。手术摘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当白内障严重到影响个人的工作及日常生活,便是考虑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时候了,不论视力是多少。目前的白内障手术可概括分为两类,分别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囊外白内障摘除手术。囊外白内障摘除手术为较旧式的白内障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则属现代化的二代白内障手术。现代化的二代白内障手术分两步骤,第一步骤透过超音波晶体乳化术,以超音波把水晶体乳化后吸走,因为此步骤会留后囊。第二步骤,当后囊也出现混浊时在门诊直接做雅铬激光。二代白内障手术,是打开前囊保留后囊,来进行晶体乳化术,保留后囊可以使晶体乳化容易进行,也能够安全的放入人工水晶体。现在还有散光治疗型人工水晶体,能借由去除散光来加强改善患者术后视力,防蓝光人工水晶体则加强防护电脑产品对黄斑部的损耗。至于某些市售的白内障药水,这类眼药以心理治疗的层面较大,没有证据证明有效。一般而言,软性可折叠式的人工水晶体在白内障手术植入眼内一段时间后,镜片内容易产生细小的香槟液泡(Glistening)的现象,影响视力品质。 建议手术前与您的医师讨论手术的风险以及慎选适合或不会产生 香槟液泡(Glistening)的人工水晶体。手术后按时点药与回诊检查。其他: 内斜视/外斜视 · 上斜眼 · 隐斜视 (内隐斜、外隐斜) · 布朗氏综合征 · 狄恩尼氏综合征 双眼运动: 共轭凝视麻痹 · 凝视不足 · 核间性眼肌麻痹 · 一个半综合征恐光症

相关

  • 皮质类固醇皮质类固醇(英语:Corticosteroids)是由肾上腺皮质制造和分泌的类固醇激素,也可经由人工合成。它的药理作用复杂,且广泛涉及生理系统作用,如压力反应、免疫反应,以及发炎、糖类代谢
  • 心包填塞心包填塞(Cardiac tamponade)是指心包(包围心脏的双层膜囊)累积大量液体(英语:Pericardial effusion),并且压迫心脏的情形。其症状可能非常快速,也可能是渐进出现。心包填塞的一般症
  • 超声检查超声波(英语:Ultrasound),是指任何声波或振动,其频率超过人类耳朵可以听到的最高阈值20kHz(千赫)。超声波由于其高频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情报等众多领域。某些动物,如犬
  • 热袍菌门热袍菌门(Thermotogae),又译作栖热袍菌门,是一类嗜热或者超嗜热细菌,其细胞外面有一层“袍”一样的膜包裹,可以利用碳水化合物。不同的种类可适应不同的盐浓度和氧含量。重要的
  • 趋性趋性(英语:taxis,或称为趋向性)是一生物(或细胞)天生的行为反应,指其对一指向性刺激(由特定方向给的刺激),而会有趋进(正趋性)或远离(负趋性)刺激源的动作。趋性和向性不同,生物的
  • 孔道蛋白结构 / ECOD2fgrA:21-351 2fgqX:20-351 1pho :27-351 1iivA:27-378 1osmA:27-363 1opfD:28-362 1mpf :28-362 2omf :28-362 1gfm :28-362 1hxuA:28-362
  • 三酸甘油酯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 triacylglycerol, TAG, or triacylglyceride),亦作三酸甘油酯,常称为油脂,为动物性油脂与植物性油脂的主要成分,一种由一个甘油分子和三个脂肪酸分子
  • 盖-吕萨克定律盖-呂薩克定律(英语:Gay-Lussac's law)是指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相互之间按照简单体积比例进行反应,并且生成的任一气体产物也与反应气体的体积成简单整数比。此一化学定律由法国化
  • 生物分类总表这个列表以NCBI Taxonomy上的分类为基础。包含嗜盐菌、一些超嗜热菌、嗜酸菌等。包含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等。包含绿藻、轮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 痳疯病麻风病(英语:Leprosy),又作麻疯、癞病、疠风,医学领域称为汉生病或韩森氏病(英语:Hansen's Disease),是由麻风杆菌与弥漫型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经由飞沫传染但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