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慕尼黑
✍ dations ◷ 2024-11-05 18:46:26 #慕尼黑
慕尼黑(德语:München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ysanthi Unicode","GentiumAlt","Bitstream Vera","Bitstream Cyberbit","Hiragino Kaku Gothic Pro","Lucida Grande",sans-serif;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mw-parser-output .IPA a:link,.mw-parser-output .IPA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 聆听或德语发音:;巴伐利亚语:Minga 聆听)是德国巴伐利亚自由州的州府。若以人口计,它以约150万居民成为巴伐利亚的最大城市,也是德国第三大城市(仅次于柏林和汉堡)、德语区第四大城市(仅次于柏林、维也纳和汉堡)以及欧盟第十二大城市。共有逾290万人口居住在慕尼黑城市规划区(德语:Planungsregion München)内,而在慕尼黑大都市区内则拥有约600万居民(2015年)。作为联邦州首府,慕尼黑是一个县级市及巴伐利亚大都市(德语:Liste der Metropolen, Regional-, Ober- und Mittelzentren in Bayern),它也是同名县及其县政府(德语:Landratsamt München)、上巴伐利亚行政区及其区政府(德语:Regierung von Oberbayern)的行政中心。慕尼黑是其中一个全球城市,被视为文化、政治、科学和传媒的中心。这座大都会是欧洲经济最成功和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也是德国最先进的城市之一。它是众多康采恩的所在地,包括四家DAX指数成分公司(安联、宝马、慕尼黑再保险、西门子)以及另外两家位于城郊的公司(英飞凌和微尔卡(德语:Wirecard))。它还设有巴伐利亚唯一的证券交易所。在顾问公司美世咨询评出的2018年城市生活质量排名中,慕尼黑在231个世界主要城市里名列第三。据《Monocle》杂志称,这是2018年的全球最宜居城市。然而在另一方面,其生活质量正日益受到聚集效应——例如交通拥堵和污染、以及高企的房价和租金的限制,所以人均居住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慕尼黑还被视为德国最安全的城市,其犯罪率为德国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最低。慕尼黑于1158年首次被载入文献。这座城市于1255年成为巴伐利亚公爵的领地(德语:Herzogtum Oberbayern),并自1314年起担任王家(德语:Römisch-deutscher König)、自1328年至1347年间作为皇家的宫城(德语:Residenzstadt)。至1506年,慕尼黑成为巴伐利亚的唯一首都。这里是众多国家和国际机构、重点大学和学院(德语:Hochschulen in Bayern)以及重要博物馆(德语:Liste der Museen in München)和剧院(德语:Liste der Theater in München)的所在地。通过大量值得一看的建筑——包括受保护的文物古迹(德语:Liste der Baudenkmäler in München)和建筑群(德语:Liste der denkmalgeschützten Ensembles in München)、国际体育赛事、展览会和代表大会、以及闻名全球的慕尼黑啤酒节,慕尼黑也是极具吸引力的国际旅游胜地。慕尼黑的市名München通常被解释为“修道士之地”,这源自1158年6月14日,在由德皇腓特烈一世颁布的《奥格斯堡差异录(德语:Augsburger Schied)》中首次提及这座城市时,所表述的forum apud Munichen称谓。在这里,Munichen一词可以追溯至古高地德语munih或中古高地德语mün(e)ch的第三格复数形式,而这正是Mönch(修道士)一词的前身。在城市建立之前,这里应该有一个修道士的分支。大多数人主张他们曾定居于伯多禄小山上,但这尚未得到考古发现的证实。在另一种假设中,同名的修道士分支(舍夫特拉恩修道院)是位于如今圣弥额尔教堂的位置。此前与泰根湖修道院(德语:Kloster Tegernsee)关联的观点则有一段时间遭到驳斥。目前仍无法确定慕尼黑在成立时是否存在修道士定居点,又或者Munichen是否已经代表固定的地名——从而追溯至更早不复存在的修道士定居点。甚至有人怀疑,Munichen一词根本根本不是指代修道士的定居点。历史上,慕尼黑也曾使用拉丁语的称谓:Monacum,形容词monacensis;以及Monachia或Monachium。慕尼黑在其它语言中有着不同的称谓:这座城市在英语和法语中称为Munich(各自发音不同)、西班牙语称为Múnich、葡萄牙语为Munique、意大利语为Monaco di Baviera(di Baviera用于区分同语言中的摩纳哥称谓)、捷克语的Mnichov以及波兰语的Monachium等。慕尼黑位于石灰岩山脉(德语:Kalkalpen)和多瑙河之间的阿尔卑斯山北麓(德语:Alpenvorland),地处一个经过阿尔卑斯山的剥蚀填积了数百万年的沉陷盆地上。在第三纪,那里主要是从阿尔卑斯山的河流沉积而来的沙堆和卵石堆。至随后的大冰期间,末次冰河时代于大约一万年前结束,在阿尔卑斯地区形成了大片冰川流和融水流,在阿尔卑斯北麓则留下了冰碛丘陵和砾石平原(德语:冰水沉积平原)。55千米宽的慕尼黑砾石平原(德语:Münchner Schotterebene)始于伊萨尔河前滩冰川的终碛,是一个斜面的平原,其南端霍尔茨基兴至北端莫斯堡之间的高度差为300米,地表形态主要由维尔姆河冰川期的砾石组成。平原的南部则由河流——尤其是伊萨尔河进行切割。在慕尼黑南面的砾石土壤上,会见到诸如佩拉赫森林(德语:Perlacher Forst)和福斯滕里德公园(德语:Forstenrieder Park)这样繁盛的森林,这是因为当地的地下水位相对较低。而在城市北面的另一侧,由于地下水位接近地表,有着大面积的矿质泥炭沼泽,例如西北部的达豪沼泽(德语:Dachauer Moos)以及东北部的埃尔丁沼泽。慕尼黑的平均海拔高度为519米。全市的最高点地处市分区索恩(德语:Solln)的最南端市界附近。它位于瓦恩山(德语:Warnberg)(海拔约579米)农庄以南约600米的福斯滕里德公园(德语:Forstenrieder Park)的两座足球场上,海拔高度达580.5米。全市的最低点则地处市分区费尔德莫兴的最北端市界,位于施瓦茨赫兹尔(德语:Schwarzhölzl)自然保护区东侧的上施莱斯海姆赛艇水道(德语:Regattastrecke Oberschleißheim),海拔高度约为480米。这使得城区范围内的高度差约为100米。伊萨尔河从从西南向东北流经市区的长度为13.7千米,它与止于森德灵的伊萨尔磨坊运河(德语:Isar-Werkkanal)相平行。辟有德意志博物馆的博物馆岛及其下游毗邻的普拉特岛(德语:Praterinsel)均位于伊萨尔河面上。伊萨尔河在南部的市分区内深切入砾石平原,两侧为陡峭的壁缘。更低的市分区塔尔基兴便位于那里,它由伊萨尔左侧的断层崖(德语:Geländestufe)隔开。断层崖在森德灵和特蕾西娅草坪的西侧更为明显。在伊萨尔河右岸,动物园和市分区坳均位于断层崖之下,至内城附近才再次接近河面,然后至市分区上弗灵(德语:Oberföhring)后逐渐消除高度差。其它的水流还包括有从施塔恩贝格湖流出并纵贯慕尼黑西部的维尔姆河(德语:Würm (Amper))、从佩拉赫东南部进入市区并在佩拉赫北部继续从地下流出的哈兴溪(德语:Hachinger Bach),以及伊萨尔河的一些市内支流,例如冰溪(德语:Eisbach (Isar))和坳磨坊水道(德语:Auer Mühlbach)。慕尼黑市区的主要湖泊包括有英国公园内的小黑塞洛赫湖(德语:Kleinhesseloher See),宁芬堡宫公园(德语:Schlosspark Nymphenburg)内的巴登堡湖(德语:Badenburger See)和塔堡湖(德语:Pagodenburger See),奥林匹克湖(德语:Olympiasee),纳迪湖(德语:Nadisee),施瓦宾湖(德语:Schwabinger See),北部三湖台(德语:Dreiseenplatte)内的百灵滩湖、法萨内利湖和费尔德莫兴湖,以及西部朗维德湖台(德语:Langwieder Seenplatte)内的朗维德湖和卢斯湖。南部在伊萨尔河左岸附近设有欣特布吕尔湖(德语:Hinterbrühler See),东部于近期也开辟了里姆湖(德语:Riemer See)。慕尼黑的总面积为310.7191平方千米。其中的44.1%为建筑物及其相关的开放用地,17.2%为交通用地,15.5为农业用地,15.5为休闲用地,4.1%为森林用地,1.3%为水域,以及另外2.2%为其它用地(2007年1月数据)。城市边界全长118.9千米。市区范围内的最大跨度从北至南为20.7千米、从东至西为26.9千米(2007年12月数据)。与其它大城市一样,慕尼黑是通过合并周边一些原本独立的小型城市和市镇而不断发展壮大。在慕尼黑,这种合并是在1853年至1942年间分几个阶段进行的。1854年以前的少数城市范围扩张并非通过合并来实现,而是通过城区的实际扩建而牺牲通常无人居住的周边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未再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合并,然而仍有三次城区的扩张而牺牲了尚未撤销的临近市镇(1954年、1962年和1967年)。相反,有一个1942年才合并的部分至1951年又再次从城市范围内划分出去。城市范围内并未划分有具市镇法律效力的分区(德语:Ortsteil),而是仅设市辖区。它们的数量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多的41个,然后在1992年和1996年的重组中减少为如今的25个。然而在日常使用中,慕尼黑人更多的会参照历史性的分区和社区。为了统计目的,25个市辖区又划分为105个市辖分区。在系统分类学层面,这些区分区则包含475个市辖社区;后者被由最低级别的街区组成。街区是空间连贯的土地区域,四周由街道、道路、铁路线、水道或其它特定的地形线组成边界,并且不会被隔断。街区不设名称,并且只有近半数(475个中的237个)的市辖社区拥有名称。至2011年1月1日,市辖分区和市辖社区完成了重组。以下是与慕尼黑市接壤的城市、市镇或非建制地区(从北部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排序):慕尼黑位于潮湿的海洋性气候与干燥的大陆性气候之间的过渡地带,盛行温带凉爽性气候(德语:Kühlgemäßigtes Klima)(介乎Cfb/Dfb)。冬天相对寒冷,但气温低于-20摄氏度的情况并不常见。其它决定气候的重要因素是来自阿尔卑斯山,这是中欧和多瑙河的区域性天气分界线(德语:Wetterscheide)。在此情况下,天气相对多变。从阿尔卑斯山脊吹来的干暖性焚风每年平均会出现十天,由此从市区可以清晰的眺望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脉。更为常见的是所谓的“焚风效应”,它使得焚风的影响以较弱的形式出现。有史以来的最高温度是由德国气象部(德语:Deutscher Wetterdienst)于1983年7月27日在慕尼黑城市气象站正式测得的37.5摄氏度。最低气温纪录为-31.6摄氏度,于1929年2月12日在植物园(德语:Botanischer Garten München-Nymphenburg)测得。1961-1990年基准周期的年平均气温介乎于里姆记录的7.8℃至内城记录的9.1℃之间;而在1981-2010年的气候周期,市气象站记录的数值已上升至9.7℃。由于慕尼黑地处整个巴伐利亚州乃至全德雷暴最多的上巴伐利亚地区,因此经常遭遇恶劣天气。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于1984年7月12日的冰雹天气(德语:Hagelsturm von München),共造成30亿马克的经济损失。此外,由于靠近阿尔卑斯山,慕尼黑是德国最多雪的大城市。天气统计数据的分析表明,城市南部是阳光最为充足的地区。在北部,雾天的出现机会则相对频繁。而西半部的降雨量则较城市东部更少。这基本上也是城市内部高度差异的效果,由此所产生的相应微气候是得益于伊萨尔河将城市的东西部分离。慕尼黑拥有许多自然及风景保护区,遍布整个城市并与之毗邻。此外还有生态地质区奥宾洛赫(德语:Aubinger Lohe)(第162R001号)。慕尼黑共有四处自然保护区(德语:Naturschutzgebiet (Deutschland))。慕尼黑共有20处风景保护区(德语:Landschaftsschutzgebiet),例如:慕尼黑的有害二氧化氮(NO2)含量已严重超出了法定允许造成空气污染的40μg/m³限值。二氧化氮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机动车辆,尤其是柴油车辆。巴伐利亚行政法院(德语:Bayerischer Verwaltungsgerichtshof)于2012年10月立法要求巴伐利亚自由州修订清洁空气计划,因此从2011年至2017年,污染已从85μg/m³降至78μg/m³,但数值仍然维持在高水平。2017年,慕尼黑首度成为德国二氧化氮污染最严重的的城市。至2018年,慕尼黑仍然是全德二氧化氮污染第三高的城市。慕尼黑的矮盖螺(德语:Zwergdeckelschnecken)是世界上唯一的同类标本。它是在1980年代由动物学家汉斯·D·伯特斯所发现。所谓的城市鸽因社会活动造成的污染而离开。近些年来,州府慕尼黑正致力于通过全面协商公共关系理念以及建造鸽舍,来促进与鸽群的和解。在慕尼黑登记的犬只数量正不断增加,至2017年12月31日已达到36347只,其中的35948只需要缴纳宠物税。慕尼黑的人口数量于1852年突破100000关口,从而成为大城市。此后,随着人口增长和原本独立的定居点的合并,导致居民数量急剧增加,因此1883年已有250000人居住在慕尼黑。至1901年,人口翻了一倍,达到约500000人。这使得慕尼黑成为仅次于柏林和汉堡的德意志国第三大城市。1933年,人口增至84万,并于1957年超过100万。人口的第一个高峰期出现在奥运年,于1972年12月31日录得1338924人。然后,人口发展开始出现波动,并于1998年达到最低点的1188897人,但自2000年左右起重新建立了稳定的上升趋势。2015年5月,根据城市的自身估算,将首次突破150万大关。随后,一位出生于5月8日的婴儿被确定为第150万个慕尼黑人。2016年9月30日,据城市自身估算,慕尼黑的常住居民达到1537987人。按照此趋势,预计慕尼黑的人口在未来几十年内将增至160万。慕尼黑平均每平方千米约有4700位居民,是德国所有市镇中人口密度最高的一个。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共有约2727100人居住在慕尼黑城市规划区(德语:Planungsregion München)内,而慕尼黑大都市区(即上巴伐利亚全境以及下巴伐利亚和施瓦本的部分地区)内的人口总数则达到5203738人。慕尼黑是少数人口出生率高于死亡率的德国城市之一。近年来,新生儿的增长数量非常强劲。在2009年,出生在慕尼黑的孩童数达到自1969年以来的最高点。此外,还有大量来自本国及外国的移民。2013年,在慕尼黑地政局新登记的移民数量达到125346人。在2016年,共有18107名新生儿在慕尼黑出世。这比前一年增加了近1000人,创造了新纪录。在1988年至2018年之间,慕尼黑的城市人口从1211617人增加259891人达到1471508人,增幅为21.5%。2015年5月,在慕尼黑登记的外国人(无德国公民权(德语:Deutsche Staatsangehörigkeit)的登记人口)比例为26.8%。该比例于2014年5月为25.8%,2012年为24.6%。在慕尼黑登记最多的外国人群体(截至2018年12月31日)分别来自克罗地亚(38137人)、土耳其(37876人)、意大利(27821人)、希腊(26560人)、奥地利(21046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19626人)、波兰(19101人)、罗马尼亚(17980人)和塞尔维亚(14115人)。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具有移民背景(德语:Migrationshintergrund)(持德国公民权并同时出身于外国的登记居民)的人口比例为34.3(柏林为28%和汉堡为31%),这是比例最高的德国大城市之一。根据市场研究机构捷孚凯于2017年发布的购买力研究表明,慕尼黑大区的居民拥有全德最强的人均购买力。总体而言,全体慕尼黑人每年共可花费437.08亿欧元。因此,慕尼黑甚至领先于汉堡,尽管后者的人口数量还多出近340000人。在德国的地方政权(德语:Gebietskörperschaft (Deutschland))中,仅人口比慕尼黑多出200万人的柏林拥有更强的整体购买力。慕尼黑方言属于中部巴伐利亚语的一种,并正受到从德国其它地区大量涌入的居民(标准德语)威胁而面临消失。正如巴伐利亚文化部(德语:Bayerisches Staatsministerium für Unterricht und Kultus)于2001年1月在州议会所宣称的那样,20岁以下的当地年轻人已对州府方言感到陌生。在方言中,慕尼黑被称为Minga;但这种形式在市内方言中并不常见,它已被标准德语的对应词汇所取代,并且实际上只在周边地区使用。慕尼黑自1817年以来一直是天主教慕尼黑-弗赖辛总教区的所在地,后者是作为1803年弗赖辛采邑主教世俗化后的继任教区而成立。最古老的新教教堂包括圣马太堂(德语:St. Matthäus (München))和圣马可堂(德语:St. Markus (München))。慕尼黑有一个犹太社区,约有9700名成员,其中大多数是今天的东欧血统(乌克兰和俄罗斯);以及一个小规模的犹太教自由派社区(德语:Jüdische liberale Gemeinde)。在2011年,慕尼黑人口比例中的3.6%为正教会成员,另有4.4%属于巴伐利亚承认的其它(除大型官教外的)公法宗教团体。1976年,圣母之佑和圣安德列教堂(德语:Maria Schutz und St. Andreas)在市分区下吉兴落成,这是成立于1959年的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德国及斯堪地纳维亚宗座代牧区的主教座堂。慕尼黑的东仪天主教地位可以追溯至二战期间被带到巴伐利亚进行强迫劳动的大量乌克兰人,他们在那里最初是作为难民,后来则有部分永久定居。1945年6月,乌克兰国外正教会(德语:Ukrainische Orthodoxe Kirchen im Ausland)的圣母玛利亚之佑教堂成立。由于教会最初的信众超过了5000人,第二座专用的圣裴特若与圣保禄教堂(德语:Ukrainisch Orthodoxe St. Petrus und Paulus Kirche in München-Ludwigsfeld)于1968年在市分区路德维希斯费尔德(德语:Ludwigsfeld (München))落成,至今仍然存在。位于施瓦宾-弗莱曼区内的翁格雷尔街131号是希腊教会和诸圣教会的传道中心。2010年5月12日至16日,第二届普世合一教会大会(德语:Ökumenischer Kirchentag 2010)在慕尼黑举行。据估计,居住在慕尼黑的穆斯林约有100000至120000人,相当于人口比例的7-8%。2005年,在“森德灵清真寺之争(德语:Moschee Sendling)”的口号下,在森德灵新建清真寺项目的争议闻名全德。在伊玛目本亚明·伊德里兹(德语:Benjamin Idriz)的领导下,应当建造一座原本名为“慕尼黑欧洲伊斯兰中心”(Zentrum für Islam in Europa – München,简称Ziem)的大型清真寺,并包含有一个文化中心和伊玛目培训中心。该项目如今是以“慕尼黑伊斯兰论坛”(Münchner Forum für Islam,MFI)的名义运作。耶和华见证人在慕尼黑划分为59个社区,设有16座王国会馆和会馆中心(德语:Königreichssaal)。此外,位于莫萨赫区内里斯街上的耶和华见证人会馆还会定期召开跨区域的会议。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在市内设有九座教堂和处所。位于诺伊豪森-宁芬堡区内提香街上教堂同样也是自由教会的巴伐利亚总部。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在慕尼黑设有两个教区和四个教所。德国曼达派(德语:Mandäer)协会设立于慕尼黑,主要负责建立一个运作良好的曼达派社区。在吉兴(德语:Giesing)区内、位于瓦亨海姆街上的黑天神庙已经存在了数十年,现已发展成为居住在慕尼黑的大约15000名印度教徒的重要朝拜场所。那里还会举行冥想及一些印度教节日的活动,例如屠妖节的排灯。慕尼黑市的第一位主保圣人是公元3世纪的叙利亚-埃及隐士圣奥努弗柳斯(德语:Onophrios der Große),据称其头盖形式的圣髑是由狮子亨利(1129-1195)从对温德人(德语:Wenden)的十字军东征中带到慕尼黑的。自1580年起,曾于1066年至1106年担任迈森主教的圣本诺(德语:Benno von Meißen),在天主教会中被奉为巴伐利亚与慕尼黑市的主保圣人。截至2017年底,慕尼黑人口中的31.8%为天主教徒、11.4%为新教徒(包括新教自由教徒(德语:Bund Evangelisch-Freikirchlicher Gemeinden))、0.3%为犹太教徒,其余的56.5%则属于其它教派和宗教或是无宗教信仰。而在2014年底,人口比例中的33.9%为天主教徒、12.3%为新教徒(包括新教自由教徒)、0.3%为犹太教徒,53.5%属于其它教派或无宗教信仰。因此,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的的人数在观察期内下降,而非教派的比例则在增加。尽管非教派群体的比例明显大于天主教徒,但慕尼黑仍是将圣母升天日(8月15日)定为法定假期的巴伐利亚城市和市镇之一。慕尼黑是在1158年,由巴伐利亚和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颁布的《奥格斯堡差异录(德语:Augsburger Schied)》中,以“forum apud Munichen”的名字被首次提及,当时是作为盐路(德语:Salzstraße)跨越伊萨尔河的一条通道而建在如今路德维希桥(德语:Ludwigsbrücke (München))的原址上,并在通道附近开辟了一个集市。然而据《奥格斯堡差异录》所述,慕尼黑在当时尚未建城;德皇腓特烈一世仅是对这个既有的定居点授予了集市、铸币和关税自主权。但由此所带来的受益有三分之一会落入弗赖辛主教之手。至于自1158年起以“慕尼黑”命名的这个定居点是何时成立、以及成立时的名称为何,如今已不可考。当狮子亨利于1180年被德皇放逐后,巴伐利亚和慕尼黑分别落入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和弗赖辛主教之手。1240年,慕尼黑也为维特尔斯巴赫所占有,并在1255年的首次土地划分(德语:Bayerische Landesteilung)中便成为公爵的宫城。自1314年起,巴伐利亚公爵路易四世出任德意志国王、并自1328年起成为神圣罗马皇帝,而慕尼黑作为他的宫城,则通过新增的第二道城廓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当时,慕尼黑采用了老帝国的主色调——黑色和金色,作为城市颜色(德语:Stadtfarben)。自14世纪末以来,慕尼黑曾多次发生市民反对公爵的暴动,后者遂将他们的政府所在地从老城堡搬迁至市郊的王宫。由于受到胡斯派的威胁,城防设施于1429年通过增设一道外围城廓而得到加强。1442年,犹太公民被驱逐出城。由此至18世纪下半叶以前,再无犹太人在慕尼黑定居。(参见:慕尼黑犹太人历史(德语:Geschichte der Juden in München))。1468年,新的玛利亚教堂——圣母主教座堂奠基,其建造历时仅二十年。在经历了后哥特式的新文化鼎盛时期后,随着阿布雷希特四世(德语:Albrecht IV. (Bayern))(1465-1508年)重新统一了公爵权,慕尼黑于1506年成为整个上巴伐利亚和下巴伐利亚的首都。在接下来的时期,市民的影响力持续下降,于是由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决定了城市此后的发展。在威廉四世(1508-1550年)和阿布雷希特五世(德语:Albrecht V. (Bayern))(1550-1579年)统治期间,慕尼黑成为文艺复兴和反宗教改革的中心。威廉五世(德语:Wilhelm V. (Bayern))(1579-1597年)于1589年创立了宫廷啤酒厂,并为耶稣会建造了圣弥额尔堂和耶稣会学院(德语:Alte Akademie)。最早期的城市景物画(德语:Veduta)“Civitates orbis terrarum”是由格奥尔格·布劳恩(德语:Georg Braun)和弗朗斯·霍根贝格(德语:Frans Hogenberg)于1572年绘制。在大约1570年,雅各布·桑特纳(德语:Jakob Sandtner)便能够用菩提树木制成城市模型,它与当时四个下辖市(施特劳宾、兰茨胡特、因戈尔施塔特和布格豪森)的城市模型一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沙盘。在公爵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德语:Maximilian I. (Bayern))(1597-1651年)治下,巴伐利亚夺得了上普法尔茨的统治权,慕尼黑于1628年成为整个老巴伐利亚(德语:Altbayern)的选帝侯宫城(德语:Residenzstadt),但在三十年战争期间却自1632年起被迫遭到瑞典军队的占领。慕尼黑不得不支付高额赎金和抵押品,以避免城市遭到破坏。而此后不久爆发的瘟疫则造成了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当1648年战争结束后,这座城市迅速恢复,并在选帝侯费迪南德·玛利亚(德语:Ferdinand Maria (Bayern))(1651-1679年)的治下,以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的面貌示人。为此,宁芬堡宫、戴蒂尼会教堂以及全市首座歌剧院(德语:Opernhaus am Salvatorplatz)应运而生。然而,战争带来的影响便是选帝侯的专制统治。自1704年起,慕尼黑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期间曾被哈布斯堡王朝(德语:Kaiserliche Administration in Bayern)占领了数年,因为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埃马努埃尔(德语:Maximilian II. Emanuel (Bayern))(1679-1726年)是与法国结盟。当地市民和农民在森德灵杀戮圣诞夜(德语:Sendlinger Mordweihnacht)发起的暴动遭到血腥镇压。随着选帝侯结束流放回国,法国的巴洛克晚期风格受到宫中青睐,巴伐利亚的洛可可风格因此得以发展起来。在选帝侯卡尔·阿布雷希特(1726-1745年)加冕神圣罗马皇帝后,这座城市于1742年再遭哈布斯堡军队占领了两年。随后的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三世·约瑟夫(德语:Maximilian III. Joseph)(1745-1777年)摈弃了前任的强权政策并致力于内部改革,因此巴伐利亚科学院(德语:Bayer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得以于1759年在慕尼黑成立。1789年,依照选帝侯卡尔·特奥多尔的指令,英国公园得以在伊萨尔河漫滩畔建立;此后不久,中世纪的城防设施也得到拆除。在卡尔·特奥多尔(1777-1799年)治下,慕尼黑也成为了旧帝国第三大国家综合体——普法尔茨-巴伐利亚(德语:Kurpfalz-Bayern)的宫城。虽然慕尼黑早在1328年便已成为皇家宫城,但直至450年后才崛起为大城市。慕尼黑于18世纪末迎来高速发展,在此之前,它便已于1750年赶上奥格斯堡并超过了纽伦堡。而当拿破仑于1806年将巴伐利亚升格为巴伐利亚王国后,慕尼黑成为国土面积扩大了两倍的国家首都,发展得到进一步加速。自此,新教徒也可以取得慕尼黑公民权。在1700年,慕尼黑仅有24000名居民,但在此后每三十年便翻一番,因此至1871年已有170000人居住在慕尼黑,至1933年则达到840000人。在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约瑟夫(1799-1825年)治下,国家剧院落成,这座城市也开始进行计划周密的扩张。至1818年,慕尼黑获得了可拥有两位市长和两位议长的自治权。在国王路德维希一世(1825-1848年)统治时期,慕尼黑成为了一个著名的艺术之都。新古典主义者莱奥·冯·克伦策(德语:Leo von Klenze)和弗里德里希·冯·格特纳(德语:Friedrich von Gärtner)设计了路德维希街,而慕尼黑王宫则被延伸至国王广场。路德维希一世的儿子马克西米利安二世(1848-1864年)尤其注重人文科学的水平提升,并因此而聚拢了一个作家圈子(“鳄鱼诗社(德语:Die Krokodile)”)。他与其父亲一样都是业主出身。全新的、借鉴了英国哥特式艺术的“马克西米利安风格(德语:Maximilianstil)”被应用在马克西米利安街旁的建筑中,那里至今仍是欧洲大陆最高档和最昂贵的购物街之一。在路德维希二世国王(1864-1886年)治下,城市的音乐活动得到发展,并随着理查德·瓦格纳的多次造访而达到新的鼎盛时期。在19世纪,当慕尼黑一再受到瘟疫困扰时,马克斯·冯·佩腾科费尔(德语:Max von Pettenkofer)设立了污水处理系统(德语:Münchner Kanalisation)。因此至19世纪末,慕尼黑就被认为是欧洲最干净的城市之一。在摄政王柳特波德(1886-1912年)主政时期,慕尼黑经历了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发展。摄政王街和摄政王剧院便是在此期间建造。施瓦宾在世纪之交也经历了蓬勃发展,作为一个艺术家街区,曾得到许多当代著名作家和画家的造访。1896年,慕尼黑的文化杂志《新艺术(德语:Jugend (Zeitschrift))》首次出版,其得名于新艺术运动;同年,阿尔伯特·朗根(德语:Albert Langen)也发行了政治讽刺杂志《Simplicissimus(德语:Simplicissimus)》的创刊号。1911年,艺术家团体青骑士成立。在小说《上帝之剑(德语:Gladius Dei)》中,作家托马斯·曼为此时代创造了“慕尼黑闪耀着光芒”的语录。1916年,慕尼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了法国方面的三次空袭,轰炸并未造成重大损失。但另一方面,供应形势的恶化却对人口构成重大问题,导致罢工和逮捕频发,并出现了日益高涨的革命情绪。战争结束后,慕尼黑于1919年爆发了革命骚乱。尽管1918年的十一月革命是和平进行的,并最终以废除君主制而结束,但由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团体发起的慕尼黑苏维埃共和国却于1919年春天遭到国防军和自由军团的暴力镇压。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慕尼黑日渐发展成为国家社会主义者活动的中心,例如成立了希特勒突击队(德语:Stoßtrupp Adolf Hitler)。1923年,啤酒馆政变在统帅堂事败。然而,慕尼黑始终是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纳粹党)的所在地——除了1923年11月至1925年2月,当时该党在全国范围内被取缔。在1933年纳粹党掌权后,城市应进行广泛重建;负责此项工作的建筑师是赫尔曼·吉斯勒(德语:Hermann Giesler)。虽然将慕尼黑转变为元首之城(德语:Führerstadt)的夸张计划从未实现,但由于众多浮夸的建设项目,纳粹还是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明显的建筑印记。1935年,希特勒授予慕尼黑在纳粹时期的城市荣誉称号(德语:Stadt-Ehrentitel der NS-Zeit):运动首都(德语:Hauptstadt der Bewegung)。1938年,《慕尼黑协定》在慕尼黑签署,确定了将苏台德地区并入德意志国的归属。1937年12月1日,纳粹优生组织生命之泉入驻位于当时弗灵大道(1955年起:托马斯·曼大道)和波兴格街转角处的托马斯·曼宅邸。该建筑一直被用作党卫队各组织的总部直至1939年12月31日。如同所有德国大城市一样,慕尼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了盟军空袭的沉重打击(慕尼黑空袭(德语:Luftangriffe auf München))。至战争结束时,历史悠久的老城有九成面积被毁,而全市则有五成被毁。据估算,空袭共造成约6000人死亡和约15000人受伤。在盟军占领慕尼黑的前两天,一个由军人和平民共建、名为巴伐利亚自由行动(德语:Freiheitsaktion Bayern)的抵抗组织,开始通过当地广播反对纳粹统治。自由行动的起义在当日便遭到党卫队的镇压。1945年4月30日,美国陆军在未受到太多阻力的情况下占领慕尼黑。而在德国其它地方,战争则一直持续至5月初,并最终于5月8日以德意志国防军无条件投降的方式结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历史城市景观的重建,慕尼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发展成一个高科技之地,众多来自服务行业的企业相继入驻,例如媒体、保险公司和银行。在战后几十年,慕尼黑也从两德分裂(德语:Deutsche Teilung)间接受益,因为大量企业从苏联占领区、东德或柏林迁往南部,其中最著名的是西门子。旅游业在这座城市也逐渐升温,这里有许多重要的博物馆(例如老、新和现代艺术陈列馆以及德意志博物馆)和名胜古迹。在冷战期间,自由欧洲电台也设于慕尼黑。1962年,市内发生了施瓦宾骚乱(德语:Schwabinger Krawalle),这是1960年代欧洲青年运动的第一个前奏。1972年,慕尼黑成功举办第十二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却因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劫持及杀害以色列运动员而蒙羞。事件共造成全部11名人质、1名警员和5名恐怖分子身亡。因此,德国专门成立了第九国境守备队。为了承办奥运会,上草地(德语:Oberwiesenfeld)区域经过重新设计,成为奥林匹亚公园,并就公共短途交通进行了地铁和快铁接驳的大规模改造,其中一些还延伸至周边地区。在此期间,内城也有部分区域被改造为行人专用区。自二战结束以来,钟溪社区(德语:Glockenbachviertel)已日渐发展成为同性恋运动的中心,宁那·华纳·法斯宾德和弗雷迪·莫库里等众多艺术家均曾在此居住。1988年,由汉斯·维尔纳·亨策创立的慕尼黑双年展(德语:Münchener Biennale)正式启动。距市区约30千米的全新慕尼黑“弗朗茨·约瑟夫·施特劳斯”机场于1992年5月开业,同时关闭了旧的慕尼黑-里姆机场。在这块场地上,其后兴建了配备有里姆公园(德语:Riemer Park)的里姆展览城(德语:Messestadt Riem),公园是作为2005年联邦园艺展(德语:Bundesgartenschau 2005)的一部分而开放。2002年,现代艺术陈列馆在慕尼黑艺术区开幕,随后,布兰德霍斯特博物馆(德语:Museum Brandhorst)的新建工程,以及州立埃及文化博物馆(德语:Staatliches Museum Ägyptischer Kunst)、慕尼黑犹太博物馆、慕尼黑街头及当代艺术博物馆(德语:Museum of Urban and Contemporary Art)以及伦巴赫美术馆的扩建工程也相继完成。从2000年至2011年,从大黑塞洛赫桥至德意志博物馆之间8千米的河道景观在“伊萨尔河的新生活”的口号下,进行了努力亲近大自然的改造。2002年,战车草坪(德语:Panzerwiese)及相邻的哈特尔森林(德语:Hartelholz)被指定为自然保护区和动植物栖息地。特别是在千禧年之后,慕尼黑还建造了许多摩天大楼(德语:Liste der Hochhäuser in München),例如146米高的上城大厦(德语:Hochhaus Uptown München)和亮点大厦双子塔、2008年落成的SV大厦(德语:SV-Hochhaus)或天际线大厦(德语:Skyline Tower)。自2004年公投以来——由于参与的大多数选民反对建造高度超过100米的建构筑物,巴伐利亚首府被禁止再兴建高度大于圣母教堂双塔(约99米)的摩天大楼。2017年,宝马集团开始在慕尼黑北部扩建其研发及创新中心(FIZ)(德语:BMW Group Forschungs- und Innovationszentrum)。预计至2050年,研发中心将扩大一倍,然后提供41000个工作岗位。传统上在地方行政中占主导地位的中间偏左政党,在慕尼黑的州级行政和联邦行政中的所占份额却较小,这在巴伐利亚州是很罕见的。传统上在其它州份处于弱势的基社盟、自选协(德语:Bundesverband Freie Wähler Deutschland)和另选党,在伊萨尔河畔却比社民党、绿党、自民党和左翼党更强。慕尼黑是几个联州法院和联邦行政机关的所在地(见下文),例如联邦财政法院(德语:Bundesfinanzhof)、联邦专利法院(德语:Bundespatentgericht (Deutschland))、南部军事法庭(德语:Truppendienstgericht Süd)以及德国专利及商标局(德语:Deutsches Patent- und Markenamt)。慕尼黑也是欧洲专利局(英语:European Patent Office)的总部所在地。欧洲专利局(英语:European Patent Office)设于慕尼黑的总部大楼位于双桥街的德国专利及商标局(德语:Deutsches Patent- und Markenamt)处所弗莱舍小宫,联邦财政法院(德语:Bundesfinanzhof)的所在地南部军事法庭(德语:Truppendienstgericht Süd)总部在巴伐利亚的联邦议院选区中,有四个属于慕尼黑,分别为慕尼黑东(德语:Bundestagswahlkreis München-Ost)、慕尼黑北(德语:Bundestagswahlkreis München-Nord)、慕尼黑南(德语:Bundestagswahlkreis München-Süd)和慕尼黑中西(德语:Bundestagswahlkreis München-West/Mitte)。在巴伐利亚,社民党(德语:BayernSPD)仅有能够获得的直接任命(德语:Direktmandat)便是来自2002年和2005年选举中的慕尼黑北选区。但在2009年,约翰内斯·辛格哈默(德语:Johannes Singhammer)能够为基社盟赢回议席。在2017年联邦议院选举中,慕尼黑的全部四个直接任命都交给了基社盟。而在2019年欧洲议会选举中,绿党在慕尼黑获得的选票甚至领先于所有其他政党。作为州首府,慕尼黑是巴伐利亚州议会、巴伐利亚州政府(德语:Bayerische Staatsregierung)以及众多巴伐利亚州行政机构(德语:Landesbehörde)的所在地。作为州中级行政机构(德语:Landesmittelbehörde),上巴伐利亚政府(德语:Regierung von Oberbayern)也设于慕尼黑,并如同巴伐利亚一样从慕尼黑实施管理。在巴伐利亚州议会选举中,慕尼黑当前由九个选区代理。在地方层面,慕尼黑也是巴伐利亚最大行政区——上巴伐利亚行政区的治所,它作为第三级行政地,是由县(第二级)和镇(第一级)的地方政府(德语:Gebietskörperschaft (Deutschland))所组成。由于慕尼黑县是从慕尼黑实施管理,因此尽管这座城市本身是独立的县级市,但慕尼黑县政府(德语:Landratsamt München)也设于此。县政府既是地方自治行政机构,也是州下级行政机构。马克西米利安纪念馆,巴伐利亚州议会的所在地州长办公厅(德语:Bayerische Staatskanzlei),巴伐利亚州政府(德语:Bayerische Staatsregierung)的所在地上巴伐利亚政府大楼(德语:Regierung von Oberbayern (Gebäude))圣母之佑广场旁的慕尼黑县政府(德语:Landratsamt München)治所慕尼黑市长每六年通过直接选举产生,并兼任市政府(德语:Stadtverwaltung München)的负责人。自2014年5月起,迪特·赖特尔(社民党)出任慕尼黑市长,并就此接替此前曾担任市长长达20年的克里斯蒂安·乌德(德语:Christian Ude)。现任第二市长为曼努埃尔·普雷茨尔(德语:Manuel Pretzl)(基社盟),第三市长为克里斯蒂娜·施特罗布尔(德语:Christine Strobl (Politikerin))(社民党)。慕尼黑市议会议席分配:(社会民主党的席位包含市长席位)慕尼黑市议会由80个议席和市长组成,每六年通过选举产生。从1996年至2004年,慕尼黑市议会是由社民党、绿党和粉红阵线所组成的联盟所领导,2014年则由一个大联合政府所取代。旧市政厅,如今是市政府(德语:Stadtverwaltung München)的代表性建筑新市政厅,慕尼黑市议会(德语:Münchner Stadtrat)的所在地市政大厦(德语:Städtisches Hochhaus (München)),城市规划和建筑法规局的所在地技术市政厅(德语:Technisches Rathaus (München)),市政府科技技术部门的所在地慕尼黑市政府(德语:Stadtverwaltung München)是慕尼黑市的地方自治机构。它是德国最大的城市管理机构(因为柏林和汉堡作为城市州,其州级和市级的管理职能并未分离)。它划分有多个职能部门。慕尼黑市辖区行使巴伐利亚州府慕尼黑市内行政区划的管理权。各市辖区内的公民通过直接选举选出各自区委会的志愿者代表。根据市议会于2002年11月27日作出的决议,州府慕尼黑使用一大一小两个样式的纹章。对于官方及公务用途,则仅使用小纹章。它与1957年由市议会确定的纹章基本一致。纹章描述(德语:Blasonierung):“在银白色的盾形背景下, 一位修道士身批黑色镶金边的僧衣(德语:Kutte),其誓约书及鞋子为红色,脸庞及手臂为肉色。”这是一个隐喻纹章(德语:Redendes Wappen),因为纹章内的修道士便是指代慕尼黑之名。这位修道士在首个已知的慕尼黑市徽中便已出现,最初是在1268年作为一个带兜帽的头部形象,自1304年起则是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纹章内的修道士形象逐渐演变为慕尼黑之子(德语:Münchner Kindl)。所谓的大纹章则已不再用作官方流通,而是仅作代表性展示。纹章描述:开放式的砖色城门位于银白色背景中。门楼的屋顶为黄黑条带状。屋顶之间是一只指向右方、升高的戴冠狮子。门前站着一位身穿黑色镶金边长袍的僧侣,他有肉色的脸庞,棕色的头发,红色的尖头鞋,左手拿着红色的誓言书,右手伸出三指宣誓。自巴伐利亚的路易皇帝时代以来,慕尼黑的城市颜色一直使用老帝国的颜色:黑色和金色。慕尼黑市旗以纵向条纹体现了这两种颜色。与巴伐利亚州旗一样,它也有一个带菱格的版本。有时候,在市旗的中部会加入小纹章。横向旗菱格横向旗竖向旗公章慕尼黑与以下城市缔结了友好关系:玛利亚广场被视为慕尼黑的核心,它由新、旧两座市政厅所环绕,坐落于老城的中心。距此仅几步之遥的圣伯多禄堂是老城最古老的教堂,也是可溯源的首个罗马式建筑。如今那里已进行了哥特式重建,内部则已巴洛克化。自圣雅各伯堂于1955年被拆除之后,慕尼黑内城已不再有罗马式建筑,但原先属于近郊的一些核心罗马式教堂则被保留了下来,例如弗略特马宁的圣十字堂(德语:Heilig-Kreuz-Kirche (Fröttmaning))及其湿壁画、约翰内斯基兴的圣若翰洗者堂(德语:St. Johann Baptist (Johanneskirchen))、莫萨赫的圣玛尔定堂(德语:Alte Pfarrkirche St. Martin (Moosach))以及英戈沙金的圣尼古拉堂(德语:St. Nikolaus (Englschalking))。值得注意的还有位于福斯滕里德圣十字堂(德语:Heilig Kreuz (Forstenried))内的罕见罗马式十架苦像。相比之下,在圣伯多禄教堂周边的许多建筑物自哥特时期开始都得到保留。它们主要采用来自附近采石场的砖石结构,其它建筑材料则很少使用;即便是在别处非常丰富的哥特式装饰工程也几乎完全缺失。哥特式的伊萨尔门、森德灵门、卡尔门和生牛市场旁的狮塔(德语:Löwenturm)均源自前城防设施。哥特时期最为重要的世俗建筑则包括有旧宫廷、旧市政厅及其舞厅、拆肉房(德语:Zerwirkgewölbe),以及如今已成为慕尼黑城市博物馆(德语:Münchner Stadtmuseum)一部分的军械库。玛利亚广场附近晚期哥特式的圣母主教座堂,及其两座具有典型文艺复兴风格圆顶的独特塔楼,是慕尼黑的标志性建筑。在1468年奠基后,这个欧洲其中一座最雄伟的砖砌教堂便已基本完工。另一座哥特式的厅堂式教堂(德语:Hallenkirche)是位于谷物市场旁的圣神教堂,它在巴洛克时期进行了重新设计。同属于晚期哥特式风格的圣母主教座堂和圣伯多禄堂陵园、以及救主堂和诸圣堂,也依然留存至今。而原哥特式的奥斯定会教堂如今则被辟为德国狩猎及渔业博物馆(德语:Deutsches Jagd- und Fischereimuseum)。各市分区内还保留了若干哥特式教堂,它们之中也有一些在巴洛克时期得到了改造,例如拉默斯多夫的圣玛利亚朝圣教堂(德语:St. Maria (Ramersdorf))或博根豪森的圣乔治堂(德语:St. Georg (Bogenhausen))。布鲁滕堡宫的宫廷礼拜堂以及皮平的圣沃尔夫冈堂(德语:St. Wolfgang (Pipping))则保留了原有的哥特式风格,如今被认为是慕尼黑晚期哥特式建筑的典范。而格林瓦尔德堡(德语:Burg Grünwald)则是在慕尼黑近郊仍然留存的唯一一座中世纪城堡。如果说慕尼黑在中世纪晚期的建筑仍然主要以资产阶级艺术为特征,那么随着1504年巴伐利亚统一,宫廷开始越来越多地决定着这座城市的建筑发展。文艺复兴时期尤为重要的建筑是由耶稣会在反宗教改革的年代建立的,例如玛利亚广场和斯塔修斯间十字社区内的圣弥额尔教堂——这是阿尔卑斯山以北最大的文艺复兴式教堂,以及与之毗邻的旧学院(德语:Alte Akademie)。在庭院方面,则有旧铸币厂的内院以及王宫的部分区域。王宫的古物厅(德语:Antiquarium (München))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陈列馆建筑,也是阿尔卑斯山以北最大的文艺复兴式厅堂。而王宫内的洞庭(Grottenhof)及其洞厅(Grottenhalle)则是德国矫饰主义的主要作品。马克斯堡(德语:Maxburg (München))作为文艺复兴式的城宫(德语:Stadtpalais),仅有塔楼保留了下来。作为维特尔斯巴赫王朝宫邸的旧施莱斯海姆宫和劳夫措恩宫(德语:Schloss Laufzorn)是在文艺复兴晚期兴建,它们都受到了当时意大利别墅建筑的影响。在文艺复兴时期重建的葡萄酒仓(德语:Weinstadl)是慕尼黑现存最古老的市民住宅之一。艾勒庭院(德语:Eilleshof)于1560年建成,是最后幸存的老慕尼黑廊庭之一。而座落于普拉茨尔(德语:Platzl (München))旁、1589年落成的宫廷啤酒屋则是于19世纪经历了新文艺复兴式的重建。至17世纪初,慕尼黑王宫开始通过所谓的“马克西米利安式府邸”而进行了恢宏的扩建。内城现存最古老的巴洛克式教堂是现已世俗化的加尔默罗会教堂,它仍然由传统的当地石匠行会(德语:Bauhütte)建造。自1663年兴建的戴蒂尼会教堂(圣嘉耶当堂)开始,则是将意大利的巴洛克样式移植至慕尼黑,这数十年间占据主导地位的代表性人物一直是恩里科·楚卡利(德语:Enrico Zuccalli)和乔瓦尼·安东尼奥·维斯卡迪(德语:Giovanni Antonio Viscardi),直至师从法国的建筑师约瑟夫·埃夫纳(德语:Joseph Effner)和老弗朗索瓦·德·居维利埃出任宫廷营造师。慕尼黑还有大量其它巴洛克时期的教堂,因此诸如市民会馆教堂、圣三一教堂和修女院教堂,连同几个贵族宫殿——特别是波尔恰宫(德语:Palais Porcia (München))、旧和新普莱辛宫(德语:Palais Neuhaus-Preysing)以及现用作天主教总主教官邸的霍尔恩施泰因宫,都位于市中心。而王宫绿廊的优雅外观也是由居维利埃所设计。该时期罕有的市民住宅的一个例子是古内茨尔海纳宅邸(德语:Gunetzrhainerhaus),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重建的方式复原。在森德灵门附近设有阿萨姆教堂,其内部采用华丽的晚期巴洛克式装潢,并配有阿萨姆宅邸(德语:Asamhaus)。阿萨姆小宫(德语:Asam-Schlössl)则是巴洛克艺术家科斯马斯·达米安·阿萨姆(德语:Cosmas Damian Asam)建于慕尼黑市分区塔尔基兴的居所。南德巴洛克风格的主要作品是宁芬堡宫及其位于城市西部的城堡公园(德语:Schlosspark Nymphenburg)、北部的卢斯特海姆宫和雄伟的新施莱斯海姆宫。同期在施瓦宾兴建的叙雷讷宫(德语:Schloss Suresnes)和西南部的菲尔斯滕里德宫(德语:Schloss Fürstenried)在规模上则要小得多。自1727年起兴建的圣安娜修道院教堂是巴伐利亚的首座洛可可式教堂。内城之外最重要的洛可可教堂为莱姆畔山的圣弥额尔堂(德语:St. Michael (Berg am Laim)),它同样出自营造师约翰·米夏埃尔·费舍尔(德语:Johann Michael Fischer (Baumeister))之手。洛可可的珍品还包括有宁芬堡宫公园(德语:Schlosspark Nymphenburg)内的阿马莉堡(德语:Amalienburg (Nymphenburg))和王宫内的居维利埃剧院。新景观建筑群(德语:Neues Landschaftsgebäude)和在战争中受损的圣伊丽莎白堂(德语:St. Elisabeth (München))则展现了从洛可可晚期至新古典主义的过渡风格。由卡尔·冯·费舍尔(德语:Karl von Fischer)设计、自1811年起在王宫附近兴建的国家剧院是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一个重要作品。从王宫出发,还有四条恢宏的巴伐利亚王家林荫道通往城市。
特别是路德维希一世国王在身为王储期间便已介入了这些规划。通过其御用建筑师莱奥·冯·克伦策(德语:Leo von Klenze)和弗里德里希·冯·格特纳(德语:Friedrich von Gärtner),路德维希一世建造了大量的新古典主义宏伟建筑。向西往宁芬堡方向是从布林纳街引出,它在二战期间遭到破坏,因此沿街星状的卡罗利妮广场(德语:Karolinenplatz)及其方尖碑、多立克柱式的普罗皮来门和爱奥尼柱式的古代雕塑展览馆所在的国王广场都被打断。在科林斯柱式的古典珍品陈列馆后方则是本笃会圣玻尼法修道院。此外,阿尔梅达宫(德语:Palais Almeida)以及维特尔斯巴赫广场(德语:Wittelsbacherplatz (München))上的其它一些宫殿建筑也从新古典主义早期的发展中幸存了下来。向北往施瓦宾方向,在统帅堂至凯旋门之间建造的王家大道为路德维希街。它是巴伐利亚国立图书馆、圣路易堂和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德语:Hauptgebäude der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的所在地。大约同一时期,多立克柱式的名人堂和巴伐利亚雕像也在特蕾西娅草坪旁落成。王宫则根据克伦策的设计进行了开发扩建,包括有佛罗伦萨式的国王建筑、宴会厅建筑和诸圣宫廷教堂(德语:Allerheiligen-Hofkirche),使其成为欧洲最大的城市宫殿之一。王宫的南面,即歌剧院前方,自19世纪中叶起设计了一条用作阅兵通道的马克西米利安街。它从老城往东跨越伊萨尔河,一直通往马克西米利安纪念馆,即巴伐利亚州议会的所在地。包括后期以新艺术风格重建的慕尼黑舞台剧院、上巴伐利亚政府大楼(德语:Regierung von Oberbayern (Gebäude))以及五大洲博物馆都位于此街上。如今,马克西米利安街已发展成为一条奢华的购物街。最后是在王宫的北侧,从王宫花园畔、新古典主义早期风格的卡尔亲王宫开始,有一条通往东部的摄政王街,这里也是国家博物馆和沙克美术馆的所在地。街道沿海德豪森呈山岳形态的伊萨尔河右岸伸展,至河阶处会见到和平天使像(德语:Friedensdenkmal)。在海德豪森一侧还设有施图克别墅和摄政王剧院。玻璃和钢铁构造在19世纪中叶的兴盛期被视为技术杰作,因此谷物市场和粮食市场(德语:Schrannenhalle (München))部分保留了这一结构,而玻璃宫(德语:Glaspalast (München))则于1931年被焚毁;仅余装饰性的喷泉(德语:Glaspalast-Brunnen)得到幸存,现位于海德豪森的魏森堡广场(德语:Weißenburger Platz)中央。自19世纪末以来,兴起了许多历史主义风格(德语:Historismus)的恢宏建筑,例如玛利亚广场旁的新市政厅(新哥特式)、斯塔修斯旁的司法宫及毗邻的新司法大楼(德语:Neues Justizgebäude (München))、王宫花园畔的军队博物馆(德语:Bayerische Staatskanzlei)(均为新巴洛克式)以及凯旋门附近的美术学院(新文艺复兴式)。从位于坳的圣母进教之佑堂(德语:Mariahilfkirche (München))开始,在伊萨尔河东岸建有三座大型的新哥特式教堂,包括位于海德豪森的施洗约翰堂(德语:Neue Pfarrkirche St. Johann Baptist (Haidhausen))和位于吉兴的圣十字堂(德语:Heilig-Kreuz-Kirche (Giesing)),其后在特蕾西娅草坪旁又建起第四座宏大的新哥特式圣保禄堂(德语:St. Paul (München))。这些教堂与圣伯多禄堂一样,尖顶均超过90米,是仅次于圣母主教座堂的市内最高建筑。另一方面,在伊萨尔河西岸,城市景观是受罗马式风格的教堂所影响,后者包括有位于莱赫尔的圣路加堂和圣亚纳堂(德语:St. Anna im Lehel)、位于伊萨尔近郊的圣马克西米利安堂(德语:St. Maximilian (München))和圣安多尼堂(德语:St. Anton (München)),以及更靠西、位于马克斯近郊的圣本诺堂(德语:St. Benno (München))。城市景观同样还受到两座大型新巴洛克式教堂——马克斯近郊的圣若瑟堂(德语:St. Joseph (München))和森德灵的圣玛加利大厅(德语:Neue Pfarrkirche St. Margaret),以及慕尼黑唯一的一座大型新文艺复兴式教堂——施瓦宾的圣乌尔苏拉堂(德语:St. Ursula (München))所影响。施瓦宾的救世主堂(德语:Erlöserkirche (München))则是在其后采用了本土的建筑艺术而非模仿某种风格,并融入了新艺术运动的元素。施瓦宾尤其建有大量新艺术运动风格的住宅。同样以新艺术风格建造的穆勒公众游泳馆(德语:Müllersches Volksbad)于1901年在坳开业,距离自1909年始建的德意志博物馆和文化中心嘉斯台(德语:Gasteig)不远,是慕尼黑最古老的的公共室内游泳池。慕尼黑约有1200眼泉井,其中约700眼为市政所持有。较为著名的喷泉包括伦巴赫广场(德语:Lenbachplatz)上的维特尔斯巴赫喷泉(德语:Wittelsbacher Brunnen (Lenbachplatz))和博物馆岛上的莱茵之父喷泉(德语:Vater-Rhein-Brunnen),两者均出自雕刻家阿道夫·冯·希尔德布兰德(德语:Adolf von Hildebrand)之手。自20世纪初以来,慕尼黑的建筑风格开始深受特奥多·费舍尔(德语:Theodor Fischer)、格尔曼·贝斯特尔迈尔(德语:German Bestelmeyer)和奥托·奥兰多·库尔茨(德语:Otho Orlando Kurz)等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的影响,他们在这座城市留下了大量的建筑作品。博斯台(德语:Borstei)是莫萨赫区内的一个文物保护住宅区,建于1924年至1929年间。诺伊豪森居民区(德语:Siedlung Neuhausen)则始建于1928年。邮政建筑学校(德语:Postbauschule)是1920年至1934年间新建筑运动(德语:Neues Bauen)的重要体现,这所学校的发起人是罗伯特·珀费尔莱因(德语:Robert Poeverlein)和罗伯特·福霍尔泽(德语:Robert Vorhoelzer),尤其是后者还主导了位于泰根湖广场(德语:Postamt an der Tegernseer Landstraße)、哈拉斯(德语:Harras (München))、歌德广场(德语:Postamt und Wohngebäude am Goetheplatz)以及邮政宫(德语:Arnulfstraße 62)上的同名邮局的建设。在纳粹主义时期(德语:Zeit des Nationalsozialismus)落成的建筑中,位于摄政王街上的艺术之家和前空军指挥部(德语:Bayerisches Staatsministerium für Wirtschaft, Landesentwicklung und Energie)以及位于国王广场东缘的元首行馆都幸存了下来。另一方面,一些重要建筑,例如圣马太堂(德语:St. Matthäus (München))、犹太主会堂(德语:Alte Hauptsynagoge München)以及马克斯公爵宫(德语:Herzog-Max-Palais)都在此期间中断或是像埃尔维拉摄影室(德语:Atelier Elvira)那样被拆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经过66次空袭,慕尼黑的大部分建筑遭到严重破坏甚至被摧毁。只有2.5%的建筑完好无损,几乎一半的外廓尺寸都被毁坏。尤其受影响的是车站地区、老城和施瓦宾。许多历史建筑都在战争结束后重建,按原有的蓝图修复或部分按老城的风格新建,如今已成为慕尼黑城市景观的一部分。然而,仍有一些在建筑学上非常重要的建筑,例如皮奥萨斯克德侬宫(德语:Palais Piosasque de Non);以及在历史学上极具意义的建筑,如维特尔斯巴赫宫(德语:Wittelsbacher Palais);甚至曾经共同构成城市形象的建筑,如交通部(德语:Verkehrsministerium (München))的大型穹顶,都已不复存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数十年间,还创造了一些现代建筑的个别例子,其中一些已被拆除,例如由卢克哈特(德语:Wassili Luckhardt)兄弟设计,拆于1989年的壮观的州养老金管理局大楼。未来主义风格的施瓦比隆(德语:Schwabylon)甚至仅存在了六年,至1979年拆除。这一风格较为重要的作品还包括有由特奥·帕布斯特(德语:Theo Pabst)设计的斯塔修斯考夫霍夫购物廊(德语:Galeria Kaufhof)——这是战后慕尼黑新建的首个百货商店;由他与塞普·鲁夫(德语:Sep Ruf)合作的司法大楼新马克斯堡(德语:Maxburg (München)),以及由古斯塔夫·克森格尔(德语:Gustav Gsaenger)重新设计的圣马太堂。慕尼黑现代建筑最重要的例子来自体育设施,尤其是奥林匹克公园。然而自1990年代起,慕尼黑迎来第二次繁荣时期(德语:Gründerzeit),产生了日益考究的建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宗教建筑为耶稣圣心堂(德语:Herz-Jesu-Kirche (München))。从1920年代开始,慕尼黑相对较少的高楼除了市政大厦(德语:Städtisches Hochhaus (München))之外还有地处内城外围的慕尼黑中央大厦(德语:Central Tower München)。即便是在2004年的市民公投中,未来摩天大楼的高度仍然被限制为100米以内。在建筑艺术上最值得一提的是奥林匹克公园旁的宝马四缸大厦,还有与其毗邻、于2007年10月开幕的未来主义建筑宝马世界,以及位于阿拉贝拉公园(德语:Arabellapark)内的裕宝大厦(德语:HVB Tower)和施瓦宾北部的亮点大厦。全市最高的摩天大楼为146米高的慕尼黑上城大厦(德语:Hochhaus Uptown München);而全市最高的建构筑物则为291米高的奥林匹克塔。2006年11月9日,全新的犹太中心在内城的圣雅各广场(德语:Sankt-Jakobs-Platz)开幕,它集雅各帐篷会堂、以色列犹太社区慕尼黑之家和市立犹太博物馆(2007年3月22日开幕)于一体,是欧洲最大的犹太中心。该建筑复合体是由汪戴尔·赫费尔·洛尔施建筑事务所(德语:Wandel Lorch Architekten)设计,这也是德累斯顿犹太会堂改造的设计方。慕尼黑犹太中心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由明亮的石灰华石制成的不同功能的外墙,这会让人联想起在耶路撒冷圣殿山下的哭墙。布兰德霍斯特博物馆(德语:Museum Brandhorst)的建设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这是根据绍尔布鲁赫·赫顿(德语:Sauerbruch Hutton)建筑事务所的方案而在慕尼黑艺术区建造,并于2009年开放。与之毗邻的现代艺术陈列馆则是由建筑师斯特凡·布劳恩费尔斯(德语:Stephan Braunfels)所设计,于2002年开放。慕尼黑最古老的花园设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狄阿娜神庙(德语:Dianatempel (München))及所属的王宫花园。其东北侧紧邻着的是财政花园(德语:Finanzgarten)和自1789年开始设计的英国公园,后者从市中心往城市北缘纵贯慕尼黑,其4.17平方千米的面积甚至超过了纽约的中央公园。在伊萨尔河的另一边辟有马克西米利安场(德语:Maximiliansanlagen)。老城西部的斯塔修斯旁建有老植物园(德语:Alter Botanischer Garten (München)),那里的玻璃宫于1931年被焚毁。由埃马努埃尔·赫里戈延(英语:Emanuel Herigoyen)设计的新古典主义大门仍保留着由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特别撰写的铭文。宁芬堡宫公园(德语:Schlosspark Nymphenburg)建于法国风格的宁芬堡宫西侧。在19世纪,它被改造为一个英式景观园林,仅“大花坛”(Grand Parterre)保留了原先的样式。其北部与新植物园(德语:Botanischer Garten München-Nymphenburg)相连。前选帝侯的鹿园则位于宁芬堡的东南部。城市北缘的施莱斯海姆宫公园由三座类似的巴洛克式建筑组成,它也是除海伦豪森宫(德语:Schloss Herrenhausen)和施韦青根宫之外,德国现存的最大巴洛克式花园之一。奥林匹克公园同样显赫,除了几个湖泊外,从奥林匹克山上也是远眺城市景色的绝佳场所。慕尼黑水族馆(德语:Sea Life München)也设于此。此外,还有许多其它公园和绿地,例如巴伐利亚公园、带有班贝格之家(德语:Bamberger Haus)的柳特波德公园(德语:Luitpoldpark (München))、带有东亚景观群的西公园——这里也是1983年巴伐利亚州首次举办德国联邦园艺博览会暨国际园艺博览会的场所,以及东公园(德语:Ostpark (München))。为了举办2005年德国联邦园艺博览会,则在里姆展览城(德语:Messestadt Riem)区内开辟了里姆公园(德语:Riemer Park),从而成为慕尼黑东部的另一处大型公园。在冬季,某些公园可以通过专门修葺的小径开展越野滑雪运动。伊萨尔河漫滩是沿着山间河流伸展的狭长公园景观,为迎接2005年德国联邦园艺博览会还进行了局部生态复原(德语:Renaturierung)。通过各条不同的绿道,人们可以在城市范围内的伊萨尔河畔畅行或骑行而不被中断。从德意志博物馆至弗劳赫岛之间的伊萨尔河漫滩是进行烧烤、洗浴和从事温和天然主义运动的热门场所。海拉布伦动物园位于弗劳赫南部。得益于上述公园,公共绿地和休闲场所在建筑密集的慕尼黑城内所占的比例约为11.7%。市内所有绿化空间所占的比例则为49.9%,因此在德国的79座大型城市中仅排名第74。事实上,慕尼黑还是德国密闭空间比例最高的城市,有大约47%的城市面积是由水泥或沥青所构成。特殊的绿化空间包括有位于森德灵门附近、设有大量名人墓碑的废弃旧南部陵园(德语:Alter Südfriedhof (München)),以及位于马克斯近郊、同样被废弃的旧北部陵园(德语:Alter Nordfriedhof (München))。慕尼黑现有的墓地同样构成了城市绿肺,其中西部(德语:Westfriedhof (München))、北部(德语:Nordfriedhof (München))和东部陵园(德语:Ostfriedhof (München))都设有由汉斯·格雷塞尔(德语:Hans Grässel)设计的华丽的灵堂。慕尼黑最大的墓地是森林陵园(德语:Waldfriedhof (München)),而博根豪森陵园(德语:Bogenhausener Friedhof)也是一座具有许多名人墓碑的墓地。佩拉赫森林陵园(德语:Friedhof am Perlacher Forst)则安葬有朔尔兄妹。慕尼黑以其古老和古典艺术的收藏闻名于世,并在州立、市立以及私人博物馆如画廊中展出。诸如旧美术馆、新美术馆、现代美术馆以及于2014年进行大规模扩建的伦巴赫之家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画廊之一。这些藏品与古代雕塑馆、州立古典珍品陈列馆和布兰德霍斯特博物馆(德语:Museum Brandhorst)一同,组成了慕尼黑艺术区。区内还设有新建的州立埃及艺术博物馆(德语:Staatliches Museum Ägyptischer Kunst)以及位于卡塔琳娜·冯·博拉街上的州立平面艺术陈列馆(德语:Staatliche Graphische Sammlung München)。除艺术区外,另一处博物馆聚集地是莱赫尔,那里云
相关
- 胆囊癌胆癌是发生在胆部的恶性肿瘤,常见的有胆管癌、胆囊癌和肝外胆管癌三种。胆癌并不常见,通常会发生在六至七十岁人士身上。原发性胆管癌较少见,性别以男性为多。中上腹及右上腹疼
- 胃小凹胃小凹(英语:gastric pits)是位于胃区表面的微小凹陷,也是胃腺的出口。胃小凹在幽门中的深度比在其他胃的部位中来的深。人类拥有数百万个胃小凹分布在胃的上皮组织中。胃液是由
- 未解读文字未解读文字(undeciphered writing systems)是指人类还未能解读的文字。其中有些文字声称已经被解读,但没有被独立的研究者所确认。有些文字系统,虽然有象征意义,但可能不是文字。
- 日本语系日琉语系,或者称作日本-琉球语系,是学者提出的一个语系,包含日语和琉球语两大分支。日琉语系这个概念由美国的日本学者Leon Serafim提出。日琉语系的所有语言的祖语都是原始日本
- UnicodeUnicode(中文:万国码、国际码、统一码、单一码)是计算机科学领域里的一项业界标准。它对世界上大部分的文字系统进行了整理、编码,使得电脑可以用更为简单的方式来呈现和处理文
- 俯冲带隐没带(英语:subduction zone),也称“俯冲带”、“消减带”、“隐没带”,指地球的岩石圈中对流的沉降流(downwelling)所在的地区。隐没带存在于聚合板块边缘(convergent plate bound
- 巴洛克时代巴洛克艺术(意大利语:Barocco,英语:Baroque,法语:Baroque)是欧洲17世纪时的一种艺术风格,运用夸张的运动性和清晰可辨的细节在雕塑、绘画、建筑、文学、舞蹈和音乐等领域来营造戏剧
- 威利斯·兰姆威利斯·兰姆(英语:Willis Lamb, Junior,1913年7月12日-2008年5月15日),美国物理学家,生于洛杉矶,1955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威利斯·兰姆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并在洛杉矶高
- 视杆细胞视杆细胞(拉丁语: radius; 德语:Stäbchen;英语:rod cell),是视网膜上与视锥细胞相称的一种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中心周围,且较视锥细胞对光更敏感,几乎主要全部用于夜视力,并作为外围
- 伊克尔·卡西利亚斯伊格尔·卡西利亚斯·费尔南德斯(西班牙语:Iker Casillas Fernández ,(西班牙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