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书(1792年-1880年),谱名文森,庠名兰,字丛木,号玉堂,一号春谷,湖北省蕲春县檀林镇桐山村陆基塆人。前清文林郎,蕲州名儒。
少从岁贡生陈半菴先生游,究心经之学。然耻于流俗及口耳剽窃之作,至清道光初年,才以州试第一应王学宪院试入州庠,后屡试优等,然入秋闱十余次讫不遇。自此气不馁而志益坚,习《六经》,熟《汉史》,于《十三经》与《涑水通鉴》及《周官》、《尔雅》,尤是精力所萃。时家资裕厚,书籍足备,且性聪达,故所闻于庭训者,皆博览强记,致根柢日厚,所为制艺文,穿穴经义,湛深理要而气味古朴,不屑于铺张雕琢。又喜作诗古文辞,随意抒写,稿定辄弃去,惜不自珍。亦工书法,其敏捷擅绝一时,诸经皆有手抄本,因咸同年间兵燹,连其所著文稿俱失,时存者有楷抄《尔雅》一部、草书抄制艺并杂体文各一部,此外,有朱圈《前汉书》、《后汉书》共八卷,单圈断句,连圈揭要,轻重浓淡,均净无比,极属珍贵,惜其均佚。陈宝书穷极搜览,博尽能记,所阅诸编,至老不忘。青壮时所抄制艺文稿数百篇失,及龄逾八旬,年臻耄耋,犹一一默写成帙,无脱伪字句,且日手一编,咿晤不辍,吟咏自娱。其子陈瑞林在撰写《审斋公谱传》中提及:“族中熟记书卷者,推家大人,六经不遗一字”。这种强记率类,非天资亮拔倜傥不可为,其笃学事略载入《蕲州志》(清光绪八年刻印本)。
陈宝书身躯伟岸,蚕眉胆准,仪容骏奕,性率真而卓然,嗜学问而尊师,及老见师陈半菴先生,仍严惮如受经时,邑中传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