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攀蛇
✍ dations ◷ 2025-08-10 21:00:32 #太攀蛇
太攀蛇(学名:Oxyuranus scutellatus),又名 普通太攀蛇 或 海岸太攀蛇,是一种大型的太攀蛇属成员,亦为澳大利亚体型最长的毒蛇和澳大利亚最大的毒蛇。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及北部沿岸一带,另也出没于新几内亚的岛屿。根据数个毒理学报告的实验白鼠 LD50 皮下注射数据,此物种的毒性在陆栖毒蛇中位列第三(仅次于最毒的陆栖蛇内陆太攀蛇和第二毒的陆栖蛇东部拟眼镜蛇)。这种太攀蛇的蛇咬也造成过100%的临床致死率。其辖下共有两个已确认亚种。海岸太攀蛇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毒蛇。它们的成熟期一般在体型为1.2米(3.9英尺)长的时候,成体平均亦可长达1.5至2.0米(4.9至6.6英尺),体重在3千克(6.6英磅)左右。而有记录最大的个体长3.3米(11英尺),重6.5千克(14英磅)。此蛇拥有修长的头部及身体。头长而窄,前额向前稍微弯曲,形状犹如棺材;身体细长但结实,整体呈流线型。它们全身背部颜色一致,通常为墨绿、棕、红褐或米色;面部及身体两侧颜色偏浅;腹部一般为乳白或浅黄色,并夹杂着橘或粉色的斑点。这种太攀蛇有较大的瞳孔及呈棕或淡褐色的眼睛。它们的身体形态及行为习性等各方面,都非常类似于非洲的黑曼巴蛇。一些学家也将它们形容为“澳大拉西亚的黑曼巴”。这种毒蛇一般有21-23块身体中段的背部鳞片、220-250块腹部鳞片及45-80块尾部鳞片。此太攀蛇只分布于澳大利亚及新几内亚岛屿,后者包括印度尼西亚的数个州分及巴布亚新几内亚。虽其别名里有“海岸”两字,但它们同时也在距离最近的海滩远达数百公里的地区出没。从澳大利亚西北地区穿越约克角半岛,到昆士兰东部及新南威尔士北部均有它们的踪迹。而此物种的第二个亚种巴布亚太攀蛇,则多集中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平均只有20 °C(68 °F)或以下的地区一般并不适合它们居住。这种太攀蛇生活于多个生境。主要喜欢温暖潮湿的热带海岸地区,但干燥的硬叶林及疏林也适合其居住。在昆士兰,它们因受到老鼠的吸引而潜入并变得非常适应人类甘蔗种植场的生活环境;不过在该地区的远北方及约克角半岛的种群,则多出现于开敞的疏林地区。马缨丹灌木林亦是海岸太攀蛇最喜爱的生境之一。它们的躲藏处多为动物的弃置洞穴、中空的树干、植物堆及垃圾堆。海岸太攀蛇为日行性,在清晨最为活跃,但在炎热天时也会在晚上出洞。它们会利用在蛇类当中较为发达的视觉追踪猎物,前进时会稍微抬起头部。一旦确认猎物的位置,此蛇会静止不动直到对方走进一定距离之内,然后再发动连串迅速的攻击后任其逃走,这样是为了减低猎物在挣扎时所带来的伤害。之后蛇可以凭气味找回尸体。此太攀蛇最爱的食物包括老鼠及鸟类等温血动物。当遇到人类时,它们通常会选择迅速离开现场以避免冲突,但如果受到骚扰则会变得非常凶猛,并会发动连续快速的攻击以自保。海岸太攀蛇的毒液里主要含有剧烈的神经毒素、肌肉毒素及凝血因子。此蛇的毒牙长度可达1.3厘米,为澳大利亚毒蛇之冠。其平均注毒量为120毫克,最大记录则为400毫克。根据数个毒理学报告,其亦为全球毒性最大的蛇之一:澳大利亚毒液与毒素数据报告给予的 LD50 为0.106mg/kg(皮下注射)、0.013mg/kg(静脉注射)及0.009mg/kg(腹膜注射);而学家英格曼和奥伯斯特(1981年)所给的数据则为0.12mg/kg(皮下注射)。两者皮下注射法的数值均证明,此太攀蛇的毒性在所有陆栖毒蛇中位列第三。海岸太攀蛇毒液会造成溶血及凝血障碍,并进一步促成麻痹及心肺功能衰竭然后死亡。临床症状随着不同的个案而有所参差。被咬者在刚开始的15-60分钟内会出现腹痛、局部淋巴结软化、呕吐、持续咳嗽、大量出汗等症状,之后在说话及吞咽困难、头痛和昏迷等神经与肌肉中毒症状发作的同时,发生被咬处大量出血、咳血、吐血及低血压等血液中毒症状,有时亦会出现严重肾衰竭的情况。此蛇受骚扰时会发动连续攻击,因此病人身上往往会出现好几对牙印。被咬后的致死率以及死亡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注毒量及被咬位置等)。根据临床蛇咬个案记录,最快的死亡时间为30分钟,此蛇亦曾造成过100%的致死率(因为其每次攻击都会注入足以致命的毒液分量)。
相关
- 栉水母门栉水母(Ctenophores),又名海胡桃,是一类两胚层动物,属辐射对称动物,现被划分为栉水母动物门(学名:Ctenophora),又名有栉动物门、栉板动物门。原和刺丝胞动物一起分在腔肠动物门,作为无
- 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英语:Light-emitting diode,缩写为LED)是一种能发光的半导体电子元件,透过三价与五价元素所组成的复合光源。此种电子元件早在1962年出现,早期只能够发出低光度的红光,
- 莫尔比昂省莫尔比昂省(法语:Morbihan,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
- 龙华寺龙华寺可以指下列庙宇:
- 畏光感光性亦称光敏感度或光敏性(英语:Photosensitivity),是指一个物体在接收光子(多数时候为可见光)时的作用量。在医药学领域,该属于被用作指代皮肤对于光的不正常反应,通常又分为光照
- 诺特定理诺特定理是理论物理的中心结果之一,它表达了连续对称性和守恒定律的一一对应。例如,物理定律不随着时间而改变,这表示它们有关于时间的某种对称性。举例来说,若现实中重力的强度
- 阿特拉斯山脉阿特拉斯山脉(英语:Atlas Mountains;阿拉伯语:جبال أطلس),或译亚特拉斯山脉,是地中海与撒哈拉沙漠之间的山脉,位于非洲西北部,长2,400公里,横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
- TA克隆TA克隆(TA cloning)是一种免用限制酶的亚克隆手段,其操作不仅比传统的亚克隆简单,而且耗时也较短。TA克隆的关键在于载体和目的基因末端的腺嘌呤(A)和胸腺嘧啶(T)的互补配对。载体和
- 诺埃尔·科沃德诺埃尔·科沃德爵士(Sir Noël Coward,1899年12月16日-1973年3月26日), 英国演员、剧作家、流行音乐作曲家。因影片《与祖国同在》(In Which We Serve)获得1943年奥斯卡荣誉奖。
- 嵯峨天皇嵯峨天皇(日语:嵯峨天皇/さがてんのう Saga Tennō;786年9月7日-842年7月15日),日本第52代天皇(在位809年5月18日-823年4月16日)。讳神野(日语:神野/かみの Kamino)。擅长书法、诗文,被